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10年正式开考以来,已经有些年头了。MHK在吸收了HSK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写作和口语的测试,其中口语教学一直是高校汉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适应考试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努力改进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本文将在MHK模式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汉语口语教学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MHK;口语教学;教学模式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暂行办法》,2011年上半年在新疆高校设立了MHK考点。根据我区的实际,开考MHK三级考试考试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在校学生。MHK是继 HSK 以后的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是一个可靠有效、权威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在新疆使用最广泛的HSK(初、中等)中,考试项目里没有包含写作和口语。缺乏写和说的考试,未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汉语水平,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这是不利于汉语教学的,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忽略了写作和口语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提高汉语的能力。MHK 的推广将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一、MHK对口语的要求
MHK 口试在笔试之外单独进行。由考评员根据口试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口头表达能力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 MHK分为四个等级,目前我校把过MHK三级甲等作为少数民族医学生预科毕业的标准。MHK(三级)口语表达的题型有三种: 朗读一段文字; 回答关于这段文字的一个封闭型问题; 回答一个开放型问题。 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论述自己的观点。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能不能综合性地进行叙述、议论和说明; 能否较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某种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能否说明某种事物的特征,分析某种现象的原因等。具体要求为:(1)对提问反应迅速;(2)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说话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3)表达清楚流畅,语句连贯,没有明显停顿;(4)表达得体,比较丰富。因此,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口语课教学现状
由于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师资水平和考试压力、课堂教学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不太令人满意。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现在的口语教学一般是在大班条件下进行的,大班人数较多,学习者在性格、动机、态度、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不是所有的交际活动都一定能使所有的参与者产生交际欲望。所以,在大班条件下组织各种交际活动,如果没有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很难保证学生有均等的开口说汉语的机会,性格活泼的学习者往往说个不停,而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开口的机会却很少,全面提高学生汉语口头交际能力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口语课上的操练许多是为了强调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形式的操练,而不是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重心是以形式为中心的口头操练,其特点是:无信息差距、无交际的目的和需要、语言材料受到控制、强调准确性;课堂上缺少以内容为中心、有信息差距、有交际的目的和需要、语言材料不受控制、强调流利性的口头练习。尽管语言准确性训练是帮助学习者达到流利目的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训练形式,但却是不充分的。如果口语课堂上的“说”仅仅停留在形式操练的水平,而忽略对意义的训练,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
三、MHK(三级)口试训练重点
根据MHK口试题型、方法等,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强化训练:
1、语音语调方面:少数民族医学生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语音知识,另外,受本民族语音的影响,有些发音不准,在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多音字、语调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常见的问题和难点,系统地简要归纳讲解相关的语音知识的基础。
2、朗读方面:考生一般出现的问题是发音不准,语速过快,别人难以听懂。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汉语语音知识,能够准确发音,在此基础上,掌握朗读要领,如把握短文基调,正确使用重音、停顿、语速、句调等,并进行强化训练。
3、回答问题方面:口试问题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读懂、记住就可以回答。口试问题二,一般为议论性的。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简要总结。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准确流畅。如果读懂了短文,考生一般能较好地回答第一题。第二题对少数民族医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常见的问题是:回答过于简单;停顿较多;不会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论据不足;缺乏条理,没有全局观念,想起什么就说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训练各类话题,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答题思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举一反三。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
1.一方面,教师应是口语教学中促进者和组织者,口语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保证口语交际顺利进行,防止学生口头活动失控;另一方面,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应分别起到观察者、督促者、顾问和评价者的作用。作为观察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口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作为督促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降低学生口头交际的焦虑感。而作为顾问和评价者,教师要通过加入学生的交际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评价训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156页)
练的质量。除了反馈学生语言形式上的问题外,还要提出学生在交际策略运用方面的改进意见。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又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评价应重视教学中的及时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做出评价。这样有促进了学生更认真地倾听、表达和应答。在评价中要侧重于鼓励性评价,不要求全责备,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改善和提高。
2.要与课外结合。课堂时间有限,又受教材进度的制约,不可能搞更多的活动,也不可能每节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当众练说的机会。相对来说,课外时间充裕、天地广阔,很有开发价值。课外训练具有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灵活性强等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和协助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如开展汉语演讲比赛、“汉语角”活动、课外时间学唱汉语歌、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邀请优秀的少数民族人士用汉语作报告等,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有益补充和深化,培养学生开口说汉语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进汉语口语的课堂教学,加强MHK口试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雷,张建华.MHK(三级)考前强化——口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3)
[2]毛燕兰. 高校一年制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3]于红梅、罗花蕊. 浅谈MHK口语测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
[4]杨伟、崔新丹.新疆大学预科生MHK成绩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12.
[5]王志银.预科汉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6]孟彩霞. MHK指导下的预科汉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 (4):88-92.
[7]鞠文雁,鲁新民.从HSK到MHK——汉语水平考试在新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 (3)
【关键词】MHK;口语教学;教学模式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暂行办法》,2011年上半年在新疆高校设立了MHK考点。根据我区的实际,开考MHK三级考试考试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在校学生。MHK是继 HSK 以后的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是一个可靠有效、权威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在新疆使用最广泛的HSK(初、中等)中,考试项目里没有包含写作和口语。缺乏写和说的考试,未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汉语水平,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这是不利于汉语教学的,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忽略了写作和口语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提高汉语的能力。MHK 的推广将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一、MHK对口语的要求
MHK 口试在笔试之外单独进行。由考评员根据口试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口头表达能力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 MHK分为四个等级,目前我校把过MHK三级甲等作为少数民族医学生预科毕业的标准。MHK(三级)口语表达的题型有三种: 朗读一段文字; 回答关于这段文字的一个封闭型问题; 回答一个开放型问题。 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论述自己的观点。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能不能综合性地进行叙述、议论和说明; 能否较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某种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能否说明某种事物的特征,分析某种现象的原因等。具体要求为:(1)对提问反应迅速;(2)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说话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3)表达清楚流畅,语句连贯,没有明显停顿;(4)表达得体,比较丰富。因此,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口语课教学现状
由于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师资水平和考试压力、课堂教学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不太令人满意。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现在的口语教学一般是在大班条件下进行的,大班人数较多,学习者在性格、动机、态度、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不是所有的交际活动都一定能使所有的参与者产生交际欲望。所以,在大班条件下组织各种交际活动,如果没有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很难保证学生有均等的开口说汉语的机会,性格活泼的学习者往往说个不停,而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开口的机会却很少,全面提高学生汉语口头交际能力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口语课上的操练许多是为了强调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形式的操练,而不是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重心是以形式为中心的口头操练,其特点是:无信息差距、无交际的目的和需要、语言材料受到控制、强调准确性;课堂上缺少以内容为中心、有信息差距、有交际的目的和需要、语言材料不受控制、强调流利性的口头练习。尽管语言准确性训练是帮助学习者达到流利目的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训练形式,但却是不充分的。如果口语课堂上的“说”仅仅停留在形式操练的水平,而忽略对意义的训练,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
三、MHK(三级)口试训练重点
根据MHK口试题型、方法等,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强化训练:
1、语音语调方面:少数民族医学生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语音知识,另外,受本民族语音的影响,有些发音不准,在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多音字、语调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常见的问题和难点,系统地简要归纳讲解相关的语音知识的基础。
2、朗读方面:考生一般出现的问题是发音不准,语速过快,别人难以听懂。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汉语语音知识,能够准确发音,在此基础上,掌握朗读要领,如把握短文基调,正确使用重音、停顿、语速、句调等,并进行强化训练。
3、回答问题方面:口试问题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读懂、记住就可以回答。口试问题二,一般为议论性的。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简要总结。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准确流畅。如果读懂了短文,考生一般能较好地回答第一题。第二题对少数民族医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常见的问题是:回答过于简单;停顿较多;不会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论据不足;缺乏条理,没有全局观念,想起什么就说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训练各类话题,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答题思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举一反三。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
1.一方面,教师应是口语教学中促进者和组织者,口语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保证口语交际顺利进行,防止学生口头活动失控;另一方面,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应分别起到观察者、督促者、顾问和评价者的作用。作为观察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口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作为督促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降低学生口头交际的焦虑感。而作为顾问和评价者,教师要通过加入学生的交际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评价训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156页)
练的质量。除了反馈学生语言形式上的问题外,还要提出学生在交际策略运用方面的改进意见。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又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评价应重视教学中的及时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做出评价。这样有促进了学生更认真地倾听、表达和应答。在评价中要侧重于鼓励性评价,不要求全责备,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改善和提高。
2.要与课外结合。课堂时间有限,又受教材进度的制约,不可能搞更多的活动,也不可能每节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当众练说的机会。相对来说,课外时间充裕、天地广阔,很有开发价值。课外训练具有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灵活性强等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和协助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如开展汉语演讲比赛、“汉语角”活动、课外时间学唱汉语歌、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邀请优秀的少数民族人士用汉语作报告等,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有益补充和深化,培养学生开口说汉语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进汉语口语的课堂教学,加强MHK口试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雷,张建华.MHK(三级)考前强化——口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3)
[2]毛燕兰. 高校一年制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3]于红梅、罗花蕊. 浅谈MHK口语测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
[4]杨伟、崔新丹.新疆大学预科生MHK成绩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12.
[5]王志银.预科汉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6]孟彩霞. MHK指导下的预科汉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 (4):88-92.
[7]鞠文雁,鲁新民.从HSK到MHK——汉语水平考试在新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