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b5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这样的课堂,会不断涌现学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会不断产生始料未及的信息,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教师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综合把握课堂各种各样的信息,及时作正确的判断,采取积极、得当、有效的措施,将教学引向深入。
  一、课堂目标可以预设,更应及时完善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驾驶员在跑路的时候,会有一定的计划,但计划无法做到详尽和周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如塞车、山体塌方等。针对具体情况,驾驶员会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或改道或调整目标。同样,课堂教学也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既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又不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不是看预设目标是否达成,而是看是否即时生成了目标。
  1.预设的目标应富有弹性
  理性地讲指的是在课堂推进过程中学生所呈现的最近发展区低于或高于预设目标区域,教师随机采取应对措施,删补目标的量。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六一”到了,同学们为布置教室买了红气球23个,黄气球18个,蓝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9个。蓝气球有多少个?因为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3 18=41(个),41-9=32(个)。正当我要结束这题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先用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求蓝气球比红气球多多少个,列式为:23-9=14(个);再根据它和第二个条件求蓝气球有多少个,列式为:14 18=32(个)。”为了证实自己的方法正确,他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哇,真厉害!太了不起了!”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受他启发,又有学生想出了另一种解法,即:18-9=9(个),9 23=32(个)。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敢于超越前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我在课堂上大为赞赏:“同学们,你们这种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古人的勇气令我感动,我为你们骄傲、自豪。”预设目标就这样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洞察秋毫,及时删减目标,能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及时增补目标,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
  2.预设的目标应联系学生实际
  所谓目标的升降,指的是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随机采取应对措施,升降目标的水平。
  比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我原本想遵循备课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7,再一步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我一下愣住了,但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整教学流程。于是,我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成为“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沸点。试想,假如教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他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课堂环节可以预设,更应随机调整
  教学流程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环节前进,不考虑学情,不考虑课堂环境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所以,环节与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变化的环境,随机调整。
  1.环节次序的调整
  环节与环节可以根据学情的变化科学、合理、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应接纳学生在课堂中灵活的因素、成分,采取巧妙的应对措施,求得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2.环节数量的增补
  课堂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就要作出灵活的反应,增设教学环节。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在新课导入时,我原来预设的是让学生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出手中的圆片后,出示大屏幕的圆,能否用绕、滚的方法得到它的周长,说明绕、滚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示矛盾,那么是不是有更普遍的方法可以求圆的周长呢?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可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落入圈套”,而是在讨论怎样得到圆桌周长的时候就把计算方法说出来了。对此,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十分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对于这个公式你有没有不明白的?”随机 “变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三、方法可以预设,更应随机活化
  “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法和教法都可以预设,但不能一成不变,随着课堂的推进,更应创造教法、学法。
  1.教师教法的创造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前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而是要及时地采集、活化教法。
  2.学生学法的创新
  虽然执教前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对学情、学法作充分地预演,但很难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动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吸收,及时鼓励。
  综上所述,课堂的生成和学生思维的活化需讲究教师即时的应变来迎学情的多变,简言之,就是“以变制变”。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我们的课堂教学,把教学的焦点放在学习和学习者身上,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我们的课堂教学定能焕发勃勃生机,焕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活化思维。
其他文献
严谨的思维习惯是良好思维素质的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是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也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呢?我现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克服含混模棱的思维习惯。  很多学生在表达概念时,往往不注意数学概念的严密性,因而造成语言表达的错误。例如:“延长直线AB”、“平角是一条直线”的错误所在,揭示“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和“不在
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民族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中的“皇后”,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力
会议
会议
摘 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青眯和学生的欢迎。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探讨了加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义,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合作交流 活动 参与    合作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而且是实验科学。人们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猜想、调整等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结论。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常以此来考查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形式如实验操作形式,连续几年的河北中考,都出现了实验操作题。因此,我对数学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对其学习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和工具,而更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探索、数学应用与数学创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有效地教学策略对达成教学目标有积极的作用。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主要是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者三个因素。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采取以下四条教学策略,即明确目标,设置情景;自主探究,主动体验;释疑点拨,合作探究;变式练习,归纳整理。其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引
人们常说:“事不辨不明,理不说不清。”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促进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探究能力等方面良好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有效教学手段进行知识传授,信息互换、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和发展性。讨论式教学方式作为开展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学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