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话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论语·颜渊》
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依文解義,会唐突孔子,会有“圣人不过如此”的直觉,一介只讲忠孝的刻板腐儒而已。事实上这句话是沉甸甸的,话里有话,话外有声,背后隐含着对齐景公入骨的批评。
齐景公是中国政治史里君主荒政却悠然享国的极端个例,在位五十八年,上吃齐国数百年基业的“老本”,下有晏婴等贤臣的辅佐。史书评价是“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傻小子有傻福”。齐景公会吃会玩会享受生活,舒坦了一辈子,却没有留下一件政德之事。“齐景公有马千驷(四千匹马,指贪图奢华),死之日,民无德称焉”(《论语·季氏》)。这位君主在位时间长,儿子多,有记载的是六位,却迟迟不立后嗣储君。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的背景是这样的:鲁国发生臣逐君的动乱,孔子随鲁昭公到齐国政治避难,“昭公师败,奔于齐…鲁乱,孔子适齐”。(《史记·孔子世家》),“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流亡齐国,住在次阳这个地方。这一年是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齐景公在位已经三十一年。孔子对症下药,用“君臣父子”八字方针阐述于国于家的政治主见,君臣是职业,君有君职,臣务臣业。父子是天德,父尽责任,子守本分。齐景公听后只是嘴上叫好,却没有听进去半个字,依旧我行我素。到了晚年,溺爱幼子“荼”,经常哄孩子玩游戏,也算父子情深,趴在地上,嘴里叼一根草绳、让荼牵牛一样走,甚至为此还磕掉一颗牙齿。弥留之际传大位给幼主,却是害了这孩子,引发诸子争位贼臣弑君的祸乱。“齐陈乞弑其君茶”,“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呼?”(《左传·哀公六年》)。
齐景公的这些行为给后世的文学家预留了写作的素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从来溺爱智逾昏,继统如何乱弟昆。莫怨强臣与强冠,分明自己凿凶门”(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这一句与上一句的背景是联系着的,“八佾舞”事件在前,鲁昭公流亡齐国在后,均发生在公元前517年,记载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平子有异志”,季氏足季平子,鲁国的执政大臣,君臣反目,刀兵互见,鲁昭公兵败被逐。佾是古代舞的规制名称,每行八人,八佾是六十四人。古代的舞是政治待遇,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用现在的话讲,季平子身为大夫,用八佾舞于庭,是严重超标。“将稀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李氏。”稀是大祭,鲁昭公祭祀先君鲁襄公。“万”是舞名,跳万舞的只有两人,众多的舞师都到季平子家里了。孔子讲此事“不可忍”,指的是季平子的儹越反心。万舞是古代祭祀传统礼仪,自商代传承下来的。《诗经·简兮》这首诗对万舞有生动丰富的描述。“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孔子说,季平子在家里用这样的舞蹈,不会有好果子吃的。这句评价是有大预感的,季平子反叛鲁昭公后,他的家臣阳虎再反叛他,上梁不正下梁歪。
《论语》这部经书,是孔门弟子的课堂笔记摘要,自身是不成体系的。探究孔子的精神境界,既要把《论语》前后贯通着读,还须下功夫参读其它著作。比如第一句是讲政治伦理的,文在《颜渊》一章,但在《季氏》一章里,孔子才把话讲透彻。“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如果齐景公没有那样的行为,鲁迅和冯梦龙也就无所议论了。封堵民众之口的上策,是天子有好做为。再比如第二句讲君臣伦理。君臣失睦是有潜伏期的,孔子在《易坤文言》中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也,由辨之不早辨也”。
参话头,是佛门里的话,指的是由一句话牵扯领悟出一堆东西,目的是找到厉害话的厉害之处。中国读书人的老话叫“经史合参”,经是常道,是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不动产。史是变数,是世道的玄机,是无常鬼。经与史参合着看,视角就立体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论语·颜渊》
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依文解義,会唐突孔子,会有“圣人不过如此”的直觉,一介只讲忠孝的刻板腐儒而已。事实上这句话是沉甸甸的,话里有话,话外有声,背后隐含着对齐景公入骨的批评。
齐景公是中国政治史里君主荒政却悠然享国的极端个例,在位五十八年,上吃齐国数百年基业的“老本”,下有晏婴等贤臣的辅佐。史书评价是“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傻小子有傻福”。齐景公会吃会玩会享受生活,舒坦了一辈子,却没有留下一件政德之事。“齐景公有马千驷(四千匹马,指贪图奢华),死之日,民无德称焉”(《论语·季氏》)。这位君主在位时间长,儿子多,有记载的是六位,却迟迟不立后嗣储君。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的背景是这样的:鲁国发生臣逐君的动乱,孔子随鲁昭公到齐国政治避难,“昭公师败,奔于齐…鲁乱,孔子适齐”。(《史记·孔子世家》),“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流亡齐国,住在次阳这个地方。这一年是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齐景公在位已经三十一年。孔子对症下药,用“君臣父子”八字方针阐述于国于家的政治主见,君臣是职业,君有君职,臣务臣业。父子是天德,父尽责任,子守本分。齐景公听后只是嘴上叫好,却没有听进去半个字,依旧我行我素。到了晚年,溺爱幼子“荼”,经常哄孩子玩游戏,也算父子情深,趴在地上,嘴里叼一根草绳、让荼牵牛一样走,甚至为此还磕掉一颗牙齿。弥留之际传大位给幼主,却是害了这孩子,引发诸子争位贼臣弑君的祸乱。“齐陈乞弑其君茶”,“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呼?”(《左传·哀公六年》)。
齐景公的这些行为给后世的文学家预留了写作的素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从来溺爱智逾昏,继统如何乱弟昆。莫怨强臣与强冠,分明自己凿凶门”(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这一句与上一句的背景是联系着的,“八佾舞”事件在前,鲁昭公流亡齐国在后,均发生在公元前517年,记载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平子有异志”,季氏足季平子,鲁国的执政大臣,君臣反目,刀兵互见,鲁昭公兵败被逐。佾是古代舞的规制名称,每行八人,八佾是六十四人。古代的舞是政治待遇,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用现在的话讲,季平子身为大夫,用八佾舞于庭,是严重超标。“将稀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李氏。”稀是大祭,鲁昭公祭祀先君鲁襄公。“万”是舞名,跳万舞的只有两人,众多的舞师都到季平子家里了。孔子讲此事“不可忍”,指的是季平子的儹越反心。万舞是古代祭祀传统礼仪,自商代传承下来的。《诗经·简兮》这首诗对万舞有生动丰富的描述。“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孔子说,季平子在家里用这样的舞蹈,不会有好果子吃的。这句评价是有大预感的,季平子反叛鲁昭公后,他的家臣阳虎再反叛他,上梁不正下梁歪。
《论语》这部经书,是孔门弟子的课堂笔记摘要,自身是不成体系的。探究孔子的精神境界,既要把《论语》前后贯通着读,还须下功夫参读其它著作。比如第一句是讲政治伦理的,文在《颜渊》一章,但在《季氏》一章里,孔子才把话讲透彻。“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如果齐景公没有那样的行为,鲁迅和冯梦龙也就无所议论了。封堵民众之口的上策,是天子有好做为。再比如第二句讲君臣伦理。君臣失睦是有潜伏期的,孔子在《易坤文言》中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也,由辨之不早辨也”。
参话头,是佛门里的话,指的是由一句话牵扯领悟出一堆东西,目的是找到厉害话的厉害之处。中国读书人的老话叫“经史合参”,经是常道,是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不动产。史是变数,是世道的玄机,是无常鬼。经与史参合着看,视角就立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