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斌:分红险保障性更为关键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红险面世至今有12年的历史,当前一枝独秀,如何看其发展前景?它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哪个更为重要?在投保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本刊编委刘彦斌。
  :在不少投保人看来,分红险是一种投资品,他们常常把其与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甚至基金、股票等的收益水平相比,觉得不划算。你认为这种观念是否存在问题?
  刘彦斌:这些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消费、储蓄、投资和保险的关系。虽然分红险热销了这么多年,但很多人的认识还不够,对于保险的本质,分红的特质往往一知半解。他们习惯于将保险产品与定期存款甚至基金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品种做比较,但实际上,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买保险就是买自己的未来,不是为了做投资。一纸保单所提供的是一种保障,是对于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消费者买这类保险存下的钱,在某个年龄以后存活下来得到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用作未来养老生活是很必要的。
  不能拿保险和储蓄和股票比,保险的优势是保值、安全,不会让资金恶化。分红险只是参与了投资,只是有效地抵御通胀,不是完全抵御通胀。消费者应该明确的是,分红险始终是一种兼具高保障和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既然它还提供保险保障和固定收益,就不能简单比收益。
  :人们通常把分红险和万能险、投连险并成为三大创新型、投资型性险种,这种划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其高投资收益水平的期望?
  刘彦斌:业内目前的准确说法应是三大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但这种新也是相对的,在国内来说才是新,从国际上来讲早不是新鲜事物了。以分红险为例,1776年,英国公平保险公司进行了首次分红实践,距今有230多年的历史。
  有些业内人士把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统称为三大投资型险种,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出于某种习惯表述,有值得商榷之处。尤其对分红险来说,其投资功能是从保障功能衍生出来的,并没有像万能险和投连险一样设置有单独的投资账户,其本质上还应以保障为主,如果对投资过度强调,就有可能在产品导向上出现偏差,引致大量错配现象的出现。当然,从长期来看,“保障功能+投资功能”的耦合可能产生全新的概念,比如理财功能或资产配置功能等,这是另一个话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相关规定,原全额计入保费的投连险和万能险,将进一步细分为投资风险和保障风险两类,其中投资风险的保费部分,须从总保费收入中剔除,而分红险不受此影响,其保费收入甚至可以全部计入总保费。这是分红险成为寿险市场当家花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从侧面印证了监管部门仍然视分红险为偏保障型产品的思想。
  把分红险划分为投资性险种显然强化了消费者对其高收益水平的期望。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根据其产品设计中投资功能的强弱,把其划分为偏投资和偏保障两类。偏投资型分红险的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多数只提供人身死亡或者全残保障,不能或极少附加各种健康险或重大疾病保障;偏保障型分红险产品与传统保险产品功能一致,侧重给消费者提供灾害保障,分红只是附带功能。
  这对消费者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侧重保障需求的人可选择一些保险期较长、保障功能较强的保障型分红险产品,而不应对短期的收益率看得过重;而收入稳定且短期内没有大笔开支计划的消费者,购买偏投资型分红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偏保障型分红险通过分红使得保额可以抵御通胀,不会因时间的推移导致购买力不如今天;而偏投资型分红险是把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在以上三大险种中做比较,分红险有何特点?
  刘彦斌:分红险突出的特点是可以使保户在获得保障的同时保证本金的安全,并享受保险公司的专业投资收益。不论利率处于加息周期,还是降息通道,不论资本市场如何变动,分红险的收益都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分红保险的投资分红险资金的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如存款、国债,企业债等,同时保持适度的权益类资产配置,较为安全稳健。投连险在投资方面最为激进,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全部由消费者承担,更适合于有长期投资理财需求的消费者。万能险相对于投连险而言,略显保守,虽然保险公司也为消费者设立了单独的投资账户,但万能险账户设有保底收益,并且随着投资的实际运作,每月公布一般情况下高于保底收益的结算利率。
  分红险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保障功能上增加分红功能,更适合注重保障需求的消费者选择。而万能和投连正好反过来,更适合追求稳健收益,兼顾保障的消费者。
  :6月11~12日,保监会在“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讨论会”上就13项保险投资新政(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并自7月下旬开始密集发布《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保险新政对分红险市场将有何影响?
  刘彦斌:从改善行业形象到拓宽保险投资,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履新后的改革步伐越迈越大,厚积薄发的项式新政终于浮出水面。保监会连续下发13项旨在“松绑”保险资金的新政,令业内对这场保险创新大潮充满期待。
  这13项新政主要包括:资产配置办法、委托投资办法、债券投资办法、股权及不动产投资调整通知、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政策、境外投资细则、融资融券办法、衍生产品办法、创新产品办法以及托管办法等。自7月下旬开始已正式密集发布其中4项。
  这表明,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市场化的保险投资变革为核心,中国保险业吹响了迈向新时代的号角,未来的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这意味着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将打破以往体内循环的封闭现状,实现与银行、证券、信托的对接。未来保险资金将有望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融资融券等业务,投资对象、投资领域和投资比例也有望不断扩展,将有助于提高分红险投资收益,并有效提升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对分红险是非常重大的利好,分红险的发展前景势必更加广阔。
  :分红险的风险在哪里?你对消费者有哪些建议和忠告?
  刘彦斌:分红险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流动性上,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在保单到期之前想用这笔钱,保险公司是不会像银行那样按实际时间支付利息,而是按照合同可能要扣除手续费。这样不仅拿不到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回报,甚至可能连本金也要遭受损失。
  分红险投保应放在整个保险篮子中综合考虑,要以自身需求为依据,综合考虑家庭需求、收入情况和投资倾向等因素。一般来说,年轻人应主要购买风险保障类产品,而35岁以上的中年人,应考虑未来需求,购买子女教育金或养老金产品,分红险就可以参与进来了。经济能力较好的家庭可以适当加一些分红类产品的配置。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