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的50年一遇的特大冰灾虽然已经过去,但人们仍心有余悸。这次灾害警示我们:面对多变的自然灾害和突发社会事件,重新审视并完善应急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一、要有超前的预警能力。预警是指已经或将要形成某种严重事件时,通过快速传播系统,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预先警告,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灾难的发生与蔓延,做到防患于未然。美国沿海飓风不断,但所受损失几乎降到了最低,恢复得也很快,这与他们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不无关系。与此相比,我国这次冰灾来临之前虽有一定的气象分析,但相关部门都没有估计到灾害的严重程度,使抗灾救灾工作相对滞后;也没有提前应急预告,以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映衬出我国灾害预警能力建设的薄弱。
二、要有匹配的物资保障。这次冰灾突如其来,我国大多数地方大型抗冰除冰机械准备不足,主要靠人工抗灾,效率低下。为了供电畅通,电力工人攀铁塔电杆敲冰除冰;为了道路畅通,调集军队、民兵手持铁锹破冰除冰。这些最原始的方法虽也管用,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部分地方因交通、电力中断,生活物资供应不上,出现牲畜冻死饿死、群众“有谷无米”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物资丰裕是有目共暏的,但应对应急保障的公共储备明显不足。“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条件,何况光靠“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应急物资变化多样,单靠政府储备显然不够,要建立政府储备、社会代储、民间征用相结合、体系完善的储备机制。
三、要有统一的指挥调度。这次冰灾发生在春节前夕,有些领导因冰雪阻隔异地到岗到位不及时,冰灾加重时仓促出击,各部门配合不够默契,应急链条缺乏联动反应。如何明确细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如何调动各种力量合力抗灾,如何疏散分流滞留在机场、车站、路上的人员,如何调剂分配水、电、通信的供应,如何保障救灾物资和鲜活农副产品的流通和运输,如何保障煤炭、柴油、液化气能源的供给,如何保障应急链条的联动等,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减少盲目性,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核心作用,健全抗灾救灾应急机制,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四、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办不好的事。这次抗灾前期之所以能够成功化解,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灾中去不无关系。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是应急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又能降低抗灾救灾成本。
五、要有智慧的思维方式。有的部门从安全起见,一味求稳,采取被动应付式策略,一开始当道路积雪,便封闭高速公路、停开公交车。哪知一封,路上的积雪就越积越厚,冰就越冻越坚,交通肯定瘫痪。大禹治水,其意在“疏”。其他都是一个道理。京珠高速湖南段堵塞数小时后,及时赶往的湖南省委领导同志指示分流,立见成效,是“疏”的成功范例。一“封”一“疏”,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效果就大不一样。智慧的思维大脑要靠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积累。因此,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领导机关,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要有超前的预警能力。预警是指已经或将要形成某种严重事件时,通过快速传播系统,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预先警告,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灾难的发生与蔓延,做到防患于未然。美国沿海飓风不断,但所受损失几乎降到了最低,恢复得也很快,这与他们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不无关系。与此相比,我国这次冰灾来临之前虽有一定的气象分析,但相关部门都没有估计到灾害的严重程度,使抗灾救灾工作相对滞后;也没有提前应急预告,以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映衬出我国灾害预警能力建设的薄弱。
二、要有匹配的物资保障。这次冰灾突如其来,我国大多数地方大型抗冰除冰机械准备不足,主要靠人工抗灾,效率低下。为了供电畅通,电力工人攀铁塔电杆敲冰除冰;为了道路畅通,调集军队、民兵手持铁锹破冰除冰。这些最原始的方法虽也管用,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部分地方因交通、电力中断,生活物资供应不上,出现牲畜冻死饿死、群众“有谷无米”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物资丰裕是有目共暏的,但应对应急保障的公共储备明显不足。“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条件,何况光靠“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应急物资变化多样,单靠政府储备显然不够,要建立政府储备、社会代储、民间征用相结合、体系完善的储备机制。
三、要有统一的指挥调度。这次冰灾发生在春节前夕,有些领导因冰雪阻隔异地到岗到位不及时,冰灾加重时仓促出击,各部门配合不够默契,应急链条缺乏联动反应。如何明确细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如何调动各种力量合力抗灾,如何疏散分流滞留在机场、车站、路上的人员,如何调剂分配水、电、通信的供应,如何保障救灾物资和鲜活农副产品的流通和运输,如何保障煤炭、柴油、液化气能源的供给,如何保障应急链条的联动等,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减少盲目性,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核心作用,健全抗灾救灾应急机制,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四、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办不好的事。这次抗灾前期之所以能够成功化解,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灾中去不无关系。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是应急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又能降低抗灾救灾成本。
五、要有智慧的思维方式。有的部门从安全起见,一味求稳,采取被动应付式策略,一开始当道路积雪,便封闭高速公路、停开公交车。哪知一封,路上的积雪就越积越厚,冰就越冻越坚,交通肯定瘫痪。大禹治水,其意在“疏”。其他都是一个道理。京珠高速湖南段堵塞数小时后,及时赶往的湖南省委领导同志指示分流,立见成效,是“疏”的成功范例。一“封”一“疏”,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效果就大不一样。智慧的思维大脑要靠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积累。因此,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领导机关,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