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萍 著名茶人的古玩体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馆不仅仅是品茗的地方,它还是可以从事艺术品交流的地方。把玩各种各样奇珍异宝,无疑让客人能迅速地爱上这种有品位的茶馆。当茶馆与艺术的东西浑然一体的时候,品位和格调自然而然地上升了??”刘秋萍在自己写的文章《茶馆该怎样经营》中,如此表示。
  这段话无疑是如今秋萍茶宴的标准照了。上海北外滩东大名路687号,正对着国际客运中心码头,是老厂房改造而来的——1929艺术空间。从最初开在愚园路,到梅龙镇伊势丹后面,再转战襄阳南路,如今,这家中国最早的茶宴馆,在艺术空间里存在着??


  品妙茶
  当我几番来到位于1929空间二楼的秋萍茶宴,每次都不会感觉高朋满座。这是茶馆特有的清幽。其实客人不少,都在各个房间里围席而坐,并不喧哗,而各包间外的走道上,一人高的木雕高僧像排开来,看着让人忍俊不禁。
  刘秋萍告诉我,她这儿不希望低龄小孩子来吃饭,怕打碎了店里的古玩、摆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秋萍茶宴并不是阿庆嫂的春来茶馆。春来茶馆那架势是——“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秋萍茶宴当然也有七星灶、八仙桌,但其旨在招待有缘人。
  其实,刘秋萍的茶馆生意,做了有20多年了。从愚园路的一条小弄堂里,到梅陇镇伊势丹后面,再是襄阳南路上。从开初叫做天天旺茶宴馆,到后来称为秋萍茶宴,开茶馆,让这位少时插队到云南当知青的上海女人,逐步地成了海上知名茶人。特别是2000年与上海教育电视台合作拍摄《中国茶道》,她担任总策划,带着摄制组走遍全国17个省份,其录制的节目也让人记忆深刻,多年难忘。
  “最早,我们的茶宴馆来的都是日本游客,几乎没有中国人。”刘秋萍告诉我,“几百块钱一位,吃什么也不是点单,而是由茶宴馆根据店里有的食材配菜。在上世纪90年代,这样的消费水准,对大多数中国游客来说,就太高了。”刘秋萍很坦率,她表示,日本客人给她带来了第一桶金。
  之所以当初开茶馆,当然因为刘秋萍的茶缘。这茶缘最早要追溯到她的儿童时代。小女孩常常看着有“老茶人”之称的父亲饭后品茗。那茶壶中溢出的清香,特别是父亲如痴如醉的神情,都让她产生好奇,于是忍不住要尝一尝。最初的滋味是苦涩的,然而逐渐地,她就爱上了其中味。乃至放学回来做完功课,她和父亲会在小院门口摆好茶具。两个茶杯,一把茶壶,听父亲讲些人生哲理。
  初中毕业后,刘秋萍随着知青队伍去了云南。下乡10年,刘秋萍洞悉了云南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吃茶用茶之礼俗,诸如以茶为媒、以茶做菜、以茶贺礼、以茶辟邪、以茶奠祭、以茶传书等等,其博大内涵让人受用一生。


  回到上海后,刘秋萍入职一家老字号国营餐厅,从服务员做到总经理。然而,当她想进一步增进餐厅的文化品位,特别是把“茶”的概念引入餐厅时,她失败了,原因是上级领导不同意。那么,心怀大计划的刘秋萍该怎么做呢?或者隐忍于原企业,继续顺着原来的经营思路做下去;或者离职自己去闯荡。
  刘秋萍当时的决定是辞职,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让她后悔的决定。当我如今坐在茶宴馆里品茗、用餐时,那些美好的滋味,其实要拜当年刘秋萍的这个决定所赐。
  缘起之后,便是二十多年创业之路。无论是后来在电视台做讲座,还是迎来日本NHK、韩国KBS这样的海外电视机构进行拍摄,秋萍茶宴的茶文化逐步声名鹊起。刘秋萍也担任起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茶叶学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如今,除了秋萍茶宴以外,她还开设了国茶研习院。
  谈及为何要在茶宴馆里融入艺术品,特别是古玩元素。刘秋萍表示:“茶馆是很多有钱、有闲的人聊天和‘发呆’的地方,这些人的精神需求超越了物质需求,他们希望在茶馆这片宁静的地方,舒缓压力,使自己忙碌的心清静下来。”而在刘秋萍看来,茶,是天地人合三为一之物,而中国有很多器皿,瓷器、玉、寿山石、竹根雕、木雕、紫砂都和茶一样,天地人合三为一。“茶馆不仅仅是品茗的地方,它还是可以从事艺术品交流的地方,把玩各种各样奇珍异宝,无疑让客人能迅速地爱上这种有品位的茶馆。”刘秋萍说,“常言道:东方不亮西方亮,经营有道者,会将很多知识面和历史层面上的大集成悄然地引导给客人,当碰到知音的时候,一笔生意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
  谈及国茶研习院,刘秋萍认为,茶馆要培训一批讲师,能够将茶文化讲得头头是道。“何谓专业,那就是客人走进你的店,有崇拜的感觉,有来获取知识的渴望。茶馆的员工应读好三本书:陈宗懋编著的《中国茶经》、陆廷灿的《续茶经》、吴觉农的《茶经述评》。这三本书科学客观地将中国的茶文化写得很透彻,当前茶书一大抄,误人子弟啊,尤其是刚进入茶行业的新人,还没有辨别的能力,一下子就被误导了,因此,入门要正,才能正道。”刘秋萍说,“我们的茶艺师需要有高超的茶艺、水准较高的茶文化和与客人巧妙沟通的技巧,让客人乐不思蜀。茶馆服务员要能够根据客人的各种身体状况帮客人选择相适宜的茶的品种。”
  当然,国茶研习院里满是绝版茶。特别让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三大“镇院之宝”——一块清代老茶膏、一块米字老茶砖、4吨老红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块三两重的清代老茶膏,目前价值在100万元以上,另一块有着凤凰标志的湖北赵李桥茶厂1950年出品的米字老茶砖,价值80万元,上面记录了英国人在中国用米字旗命名中国红茶的屈辱历史。还有一大宝贝就是1996年产的祁门老红茶。 2000年,趁着老茶厂转制的时机,刘秋萍将仓库里的存茶大胆地全包下来,一共8吨。当地人都认为她疯了,刘秋萍却认为,老茶厂的发酵车间历久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菌群,一旦拆除,今后再要达到这种风味恐怕也难,刘秋萍收藏的是经典的祁红老味道。如今,还剩下的4吨老红茶,已经成为刘秋萍的看家宝贝。国茶研习院里除了三大宝贝,还有60年的普洱等几十种国内罕见的绝版茶。   赏珍玩
  刘秋萍好茶。她对我说:“茶,所谓‘一片绿叶,五千年文化’。”古玩,从形态上看绝非一片绿叶那么简单,却更能体味五千年文化。如今的秋萍茶宴,主要的经营项目有——品名茶、尝菜肴、玩瓷壶、观表演。其中玩瓷壶一项,如今又结下一段新缘。


  一位80后年轻人,来自黄山,家里种茶,是秋萍茶宴的供应商。年轻人在古玩行摸爬滚打了几年,希望自己开店经营。当他来到1929艺术空间寻找合适的场地时,刘秋萍留下他。因为赏识年轻人的才学,刘秋萍决定与之合作——在秋萍茶宴偌大的空间里腾出场地,让年轻人经营。当年轻人说要到外面去征集古玩时,刘秋萍突然想到,自己的仓库里有不少宝贝。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我就买下了许多宝贝。我虽然不懂古玩,但我知道该怎么买。”刘秋萍说,“当年到各地乡下考察茶叶品种之类,发现许多地方在拆祠堂。拆祠堂时,祠堂里许多瓷器、摆件等,少说也放置了几百年,在当时却被拆迁者三钱不值两钱地打发出去。我于是每次遇到这样的事,就全部包圆了买下。”刘秋萍买东西的豪气,至今让一些人惦记着,动辄就有一干缺钱花的人拿着所谓家藏的宝贝请她买下,乃至在秋萍茶宴店外等候。但对于此类卖家,刘秋萍是极其小心的,轻易不收。


  当然,对她自己看中的宝贝,她收买的那股豪气也着实了得。比如秋萍茶宴店堂里有一老树根雕茶桌,看上去富丽堂皇。刘秋萍告诉我:“这只桌子,当初置放在一家饭店的厕所边上,我当时就觉得好奇——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放在厕所边上。于是就问老板。老板也说不上理由,于是我就花了些钱买下了。回来擦洗干净,就这么放在我的店堂里,竟然有人要花三十万买下。我喜欢的东西,当然是不卖喽。”
  言归正传。面对着多年来逐步购进却从未启封的藏品,刘秋萍让年轻人下到库房去鉴定。鉴定下来,好东西不少。


  刘秋萍告诉我:“开茶馆的经营者,首先不能急功近利,像茶一样随风潜入夜,渗透到客人心里,当客人完全信任你的时候,他会聚很多朋友在你的茶馆,自然而然茶馆的生意就会兴隆。每个人一生与五种人打交道:第一、高人,可以点化你,来茶馆的高人很多,不妨我们多取取经;第二、贵人,提携你,平时我们多加以沟通,常有好买卖做;第三、众人,众人拾柴火焰高,茶馆才兴旺;第四、挑刺的人,我们多接受别人的点评,努力进步;第五、亲人,老板员工一家亲,团结协力做经营。”
  当然,自称不太懂古玩,也是刘秋萍的一句自谦之语,有时候不能当真的。比如作为知名茶人,她怎么可能不懂紫砂?在不久前云州古玩城的一次展会上,刘秋萍就曾与著名紫砂器收藏家吴士保、陶都宜兴制壶名家王其明先生共同合作,吴士保的《紫砂器收藏和投资》和刘秋萍的《中国茶道文化》两场讲座相得益彰,外加王其明现场制壶表演,以及秋萍茶宴的茶艺师作茶艺表演,让人流连忘返。


  回顾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六位书画名家在景德镇产的陶瓷罐上作画。陶瓷罐中所装为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祁门红茶。当时看过创作过程,刘秋萍评价说:“历史上的中国人将泥巴变成了瓷,将树叶变成了茶,将蚕宝宝变成了丝绸,都成为了世界的奢侈品,如今,因为这些艺术师们的创作,把这几样融合在了一起,成了更高级的奢侈品,这些艺术家们静悄悄地、用淡定的心态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刘秋萍的艺术鉴赏理论,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创作。比如她在饮茶、品茶过程中,发现如今好的盖碗少之又少。于是延请了不下八位当代制瓷名家烧制,却少有满意的作品。一次,她遇到了有着家传盖碗制作技艺的英海珍。


  由于古制瓷技法的难度高,英海珍在器型的制作方面伤透了脑筋。历时一年多,坚持不懈,不计成本,精雕细琢。这套纯手工的仿民国款盖碗终于出了一大一小两种样品。英海珍研发出的新盖碗,在民国时期的器型上有所继承和创新,下置荷形如意扣托盘,端庄大方。托盘底部较一般盏托略深,碗身放入即便倾斜也不易脱离,重心稳固,既免了烫手之苦又赏心悦目,于细微之处彰显细腻。
  英海珍说:“如若不是刘秋萍先生的执着感染了我,过程中可能已经放弃了很多次。”有评论认为,两个女人的坚持,也正是这套新盖碗的精华与魂灵所在。坚持不懈,亦恰恰是刘秋萍成功的要诀。
其他文献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几何时,这段似曾相识的文字总能勾起我们读书时代的回忆。但如今它却再也不仅仅是被放置在课本中的诗词鉴赏了,伴随着激昂跃动的节奏,吴彤用他那略显沙哑的嗓音将这首经典古词唱了出来,铿锵有力的气势不仅赋予了传统诗词全新的生命力,更开启了他自己的跨界音乐之路。  《吴彤们》讲述生命的多面性  3月中旬,吴
期刊
每每在春节回乡潮过后,都有一批关于农村的反思与批评文章上市。漂泊在外的农村游子回到家乡团聚过节,当满满乡愁遭遇满目疮痍,难免化作一堆感伤的批评。但是面对今日农村的文化凋零、道德迷失和经济衰败,人人皆是吐槽满满而又无能为力。  而近来兴起的“艺术乡建”,似乎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挽救衰败凋零的乡村的途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改变农村与农民的尝试都不是一个简单任务。  当代的艺术乡建的“四大金刚”  常
期刊
低迷中亮相 期待刺激市场回温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火热开幕  2016年3月24日,亚洲最大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3月22日下午,本届香港巴塞尔针对VIP举办了首场预展,排队等候进场的观众摩肩接踵,到场人数之多可以窥见巴塞尔的强大气场和吸引力。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间艺廊超过3000位艺术家的作品亮相,依然坚持六个板块:画廊
期刊
“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飞往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到法国走一遍凯旋门,去悉尼歌剧院听一场振奋的演出......”谁都无法拒绝心底深处那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去感受这世上的人文奇观,去体会大自然的胸怀。只是在丰满的梦想下,现实却是那样的骨感!于是关于梦想照进现实的景观艺术文化展备受欢迎,而其与文化生活的嫁接也显得那样自然。在邯郸美的时代城,一场世界建筑旅
期刊
艺术,如果仅仅停留在空中,浮于表面,那么永远只能成为一种虚无。但若是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才会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为一本面向财富阶层、关注当代艺术的杂志,《FA 财富堂》一直希望能够将优秀的艺术引入人们的日常中,让艺术品不再只出现于高冷的美术馆,更是随处可见的生活空间内,力图为现代人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  此次,由《FA 财富堂》特别企划的“艺术
期刊
与陈幼坚的采访约在他上海的生活概念店Garden 27。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我就已经以粉丝的心态,慕名去拜访过这家店,无论是精致的产品,还是用心的陈列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得知采访地点之后,我就已经能够预感到这将会是一场十分美好的对谈。  在下午3点抵达Garden 27时,店内已然是一副忙碌的景象。陈幼坚正穿梭于店内的各个角落,时而调整艺术品的摆放角度,时而在花瓶中完成新的插花作品。据他
期刊
陈幼坚的人生似乎像是普通人一生的FF快进版,或者说普通人FF到生命结尾也未见得可以获得那么多的体会与成功。  20岁入广告行,30岁创办自己的公司,36岁开拓国际市场,40岁奠定了在设计界的地位,成为诸多国际大牌的御用品牌设计师,真正奖项拿到手软,荣誉多得数不清。以至于,在50岁的时候,他就曾说过:“我一步一步把人生很多东西实现了。”  有些人到了这个阶段,或会觉得空虚,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但对
期刊
墨梅小碗 疏影横斜暗香飘  最近一次天价珐琅彩碗亮相拍场,是去年岁末。这只碗非常特别,其上的图纹是水墨效果的梅花。极致淡雅的黑白曼妙,颠覆了人们对珐琅彩绚丽妙艳的印象。此碗素雅的美,如梅花一般,并不喧人夺目,而需要经过时间沉淀,心定气闲时才能充分体会。疏影暗香的雍正赭墨梅竹图碗,最终在香港佳士得拍出8524万港元。  英国资深行家Gerard Hawthorn说,这只珐琅彩碗是他1970年代初期在
期刊
又一年的情人节在朋友圈各种刷屏中过去,情人节见证了各种真伪高潮,感官刺激是至高无上的绝望。撕开礼物的遮羞布,而到底有多少女人在这一天里体会到生理上真正的高潮?高潮就像考古学家在长久沉默的土层里寻找到了一件文物,而发掘出的遗迹是她们自己的身体。  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伴随青春期启蒙的小黄书告诉我们,在那些故事中,女性主角侃侃而谈的男性生殖器,往往会是“小孩手臂”,或“坚硬如铁”的“一条大蟒蛇”,那些“
期刊
“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于2016年4月28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期间,发布《TEFAF 2016 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本次论坛主要分为主题演讲和四场圆桌讨论,邀请艺术文化行业领袖和精英代表参与,探讨艺术市场热点话题,注重国际性、先锋性和专业性,坚持开放性与互动性,旨在搭建国际化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  《TEFAF 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