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小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使血液标本合格和检验准确,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急诊472例患儿,进行不同部位采血,在采血的过程中比较几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每种采血方法各有利弊。结论: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
  【关键词】小儿;静脉采血;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5-0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472例采血患儿,选择不同部位采血;男350例;女122例;年龄15天~11岁,其中15天~5个月35例;5个月~4岁346例;4岁以上91例
  1.2方法
  1.2.1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1个月~5岁的小儿 方法:将小儿置于仰卧位或侧卧位,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用5#或6.5#头皮针与5mL注射器相连接,尽量选择能摸到凹陷的静脉,选择患儿额部、颞部、耳后等处静脉与静脉输液同样方法进针,即针尖与头皮呈5。角平行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1mm~2mm,缓慢回抽注射器。采血过程中应妥善固定患儿,防止头皮针因患儿挣扎脱出血管。
  1.2.2颈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五个月~3周岁的小儿和头皮静脉不明显的小儿。此法是我院门诊采血中心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方法:患儿仰躺在工作台上,头朝向工作人员,并使患儿的头超过工作台边缘,轻轻下垂,瞩家属固定小儿四肢,助手用双手捧住患儿头颈并偏向一侧,此时多数患儿都会哭泣,使得颈静脉怒张,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与中指轻压颈静脉,使血管充盈和固定,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柄,与皮肤呈45°角向颈部静脉近心方向斜进针头约0.3—0.5cm后,此时平行进针刺入血管,缓慢回抽注射器,采血至所需血量,采血后瞩其家属按压穿刺部位10分钟,不可用力揉搓,以防血肿形成。
  1.2.3肘正中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3~14周岁的患儿 方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用压脉带在肘关节上方5cm处扎紧,嘱患儿握拳,对年幼不配合的患儿,可在肘关节下方6cm处扎1根压脉带,代替握拳,妥善固定,用5#或6.5#头皮针连接5ml注射器,与皮肤呈20°~3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缓慢回抽注射器,采出化验所需的血量。
  1.2.4 大隐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5周岁以内的患儿,也适用于新生儿。方法:患儿取坐位,下肢下垂,妥善固定,用压脉带在踝关节上方5c m处扎紧,用5#或6.5#头皮针连接5mL注射器,与皮肤呈5°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缓慢回抽注射器,采出化验所需血量。
  1.2.5股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1d一14岁,头皮静脉、颈静脉和周围静脉都不明显的小儿,是新生儿首选的采血方法。方法:协助患儿脱去裤子,取仰卧位,臀部垫高3cm一5cm左右,双大腿外展,膝关节呈90°角,妥善固定
  1.2.6 真空负压连接留置针采血法 适用于大多数患儿,特别是5岁以上,静脉条件较好的患儿,方法:选择适合的静脉,常规消毒后,使用留置针穿刺,方法同一般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将一次性采血针头一端连接肝素帽,另一端插入真空负压管,使血液自动流入试管,采出所需血量。
  1.2.7 桡动脉采血法 适用于所有患儿,此方法的关键是确定采血点,定采血点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法,另一种是目测定位法,即在患儿腕部两横纹线的中间线(为一条人为想象的平行于两横纹线的直线,它与上下两横纹间距离相等),与大鱼肌肌腱向腕部的延长线的交叉点处,确定穿刺点,与皮肤平行进针,见回血后连接注射器,抽出所需血量,延长按压时间。
  2.2.1评价方法 随机采用472例患儿分别采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采血方法,比较几种采血方法在首次穿刺成功数,采血时间,有无凝血、溶血,成功率上的对比。
  2 结果 临床实践显示颈静脉采血法成功率最高,采血时间最短,而且无一例凝血、溶血,大隐静脉与桡动脉采血法的平均采血时间最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最低,股静脉采血法的成功率为百分之八十八,也不高,其他外周静脉采血法的穿刺成功率虽高,但由于采血时间长,也有标本出现凝血的情况。
  3 讨论
  3.1颈静脉较头皮静脉、外周静脉相比管径略粗,静脉显而易见,年轻护士更容易掌握,采血过程更快捷,更顺畅,在外周静脉回弹不好时,比如患儿肠炎脱水,休克,颈静脉是很好的选择,但常因患儿躁动挣扎而损伤血管造成局部皮肤血肿形成。相比之下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对患儿损伤小,痛苦小,家长更容易接受,由于操作与静脉输液一样,因此年轻护士也很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缺点是:多数新生儿以及腹泻、高热等患儿因静脉充盈度不够,血液凝固,阻塞头皮针,无法采足化验所需血量。同样的肘正中静脉采血也会因为患儿挣扎导致血管挛缩以及静脉不充盈而无法一次性采足血量,冬季患儿脱去上衣也容易感冒。穿刺率较高的还有大隐静脉,临床上较多的用于新生儿采血,但前提是所需采血量不大的情况下。真空负压管连接留置针采血是我院急诊科用的比较多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穿刺成功率高,还能有效的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但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挤压,才能顺利采集到所需血量,所以易导致血液凝固,溶血。穿刺难度大的是股静脉采血与桡动脉采血,是难度系数较高的护理操作,年轻护士很难掌握,而且容易损伤周围组织,患儿感觉很痛苦。但在抢救危重病人以及采集血气分析是确实不二选择。
  3.2 无论采用哪一种静脉采血,都应注意一下几点:(1)操作前一定要跟家长沟通好,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周岁以上患儿做好心理护理。(2)采血时一定要妥善固定患儿,避免患儿躁动,否则容易造成采血失败,容易损伤血管,形成局部血肿。(3)最好将穿刺针头改为输液用的头皮针,因基尾部有一软管,起到缓冲作用,可减少因患兒乱动而出现刺穿静脉或针头从静脉中滑出的情况。(4)颈静脉采血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凝血功能延长的患儿,按压时间要长,不可用力揉搓。(5)采血时要细心,动作轻柔,以防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股静脉斜刺时向上刺入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患儿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出血性疾病的患儿禁用,按压时间10分钟以上。(6)冬天采血注意保暖,一是保护患儿,二是在温暖的环境中可使患儿静脉充盈扩张,有利于静脉暴露。
  3.3 几种静脉采血的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静脉条件以及采血量与标本的要求,合理的选择采血方法,而不是单一的采取某一种采血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提高检验的准确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新,安博.两种穿刺方法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河北医学.2007,13(6),737
  [2] 桂香,贺程琳.小儿头皮静脉采血分析.江西医药.2009,44(12),1265
  [3] 丁艳红,徐忠卫.小儿静脉采血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国乡村医药 2008,15(10),5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4-02  引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 Neisseria meningitides, N.meningitides)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此病起病急, 病情发展快, 病死率高, 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流脑可以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空气不流通处、2m 以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索经外侧切口微创入路应用重建锁定系统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手术的技巧、优点及疗效。 結果:术后随访9-14月,平均12月。骨折全部愈合,无不愈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2例。结论:经外侧微创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固可靠,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微创;肩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