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在改革的道路上,师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名师观摩课为我们一线教师开拓出一条捷径之路。虞大名老师更是把自身独特的魅力呈现给在场师生,从“语言、情境” 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 语言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2-02
一、在幽默的语言中,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师课堂中,大师们善用幽默的语言,并把这种幽默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堂上的幽默是一种艺术,课堂中教师适当的幽默往往较容易在师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缓和紧张气氛,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非常必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如虞大明老师在第九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观摩课执教的《珍珠鸟》的课堂中,我们极大地感受到虞老师幽默的语言艺术,从他的课堂中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教学片断:
学生找出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中心句提问题。
生1:“美好的境界”指什么?
师:这个问题提的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生1:王小红。
师:我们把这个问题命名为王小红问题。
生2:为什么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2:许小明。
师:把这个问题命名为许小明问题。
师:王小红问题和许小明问题,哪个问题提得大?
生:许小明问题。
师:要想解决许小明问题,首先得解决王小红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把王小红解决了,才能解决许小明,我们共同努力解决王小红。
学生哄堂大笑。
虞老师用名字代替学生所提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加专注地记住问题,“我们共同努力解决王小红”这句语言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学生不断发出的阵阵笑声中感受到学生思考发言,学语文的快乐。他的幽默化解了师生第一次见面的尴尬,扫除了上千位老师在台下听课的紧张气氛,拉近了师生距离,让人觉得虞老师就像是学生认识很久的朋友。
二、融入文本情境,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教学。一个适时的教学情境往往能让学生融入课文中,体会人物语言、动作、感情,感受文章的中心。不仅如此,适时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见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启发式的教学情境。以下例子还是来自虞大明老师的《珍珠鸟》。
第一种情境:对话情境
教学片断:
师: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
生:第13自然段。
师:冯骥才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请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画出冯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鸟儿的表现。
生1:冯骥才爱护珍珠鸟。
生2:人鸟相互信赖。
师:到底那个同学理解更准确,我们通过一段对话来解决问题。
屏幕中根据课文内容显示:马骥才对待珍珠鸟的句子。珍珠鸟表现的句子。
师:我是马骥才。
生:我是珍珠鸟。
师:我把你挂在窗前,那儿有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生:我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师: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你。
……
师:我只有呵护你们。
生:我才能信赖你。
师:这句话是你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虞老师并没有把自己阅读体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了一个很有趣的对话情境。通过情景对话,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出“只有人呵护鸟,鸟才能信赖人”这课文的中心。同学们融入了珍珠鸟的世界,感受到了珍珠鸟由一只怕人的鸟,在冯骥才一步一步的呵护下,变成了可以躺在冯骥才肩膀上睡觉的鸟的变化过程。这种情境对话既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了,又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趣味的熏陶,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虞老师注重学生对珍珠鸟陌生这一的实际情况,凭空想象的情境,学生无法深入感受文章的中心“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见在进行情景设置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情景模拟和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设计情境时需要结合教材,贴近生活。
第二种情境:表演情境
虞大名老师在执教的《麦哨》这篇课文中创设了另一种情境是表演情境,《麦哨》中出现两段描写吹麦哨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农村孩子吹麦哨的快乐设计了以下片断:
教学片段一:
师:谁能吹一吹麦哨
生:呜卟,呜卟,呜——
师:火车来了(幽默的语言)
生:呜卟,呜卟,呜卟,呜卟……
师:你们判断老师吹的是哪一只麦哨
出示三只麦哨
麦哨一:“呜——卟,呜——卟,……”
麥哨二:“呜卟—— ,呜卟—— ,……”
麦哨三:“呜——卟—— ,呜——卟—— ,……”
生:第二只。
师:你们怎么判断的?
生:从破折号判断。
师:选择任何一支麦哨,全班齐奏,制造出彼此起伏的声音。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选择任何一支麦哨,全班齐奏,学生吹得很尽兴,通过实践吹麦哨,教师不用多费唇舌,学生不用凭空想象,从课堂中体会到农村孩子吹麦哨的快乐。虞大名老师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不仅让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愉快,同时学生在表演中享受着快乐。这种快乐令人回味,这种快乐会迁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兴趣,我想只有让学生从内到外真正体会到学语文的快乐,才能把这种学习化为兴趣,并让这种兴趣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2011版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关键词】快乐 语言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2-02
一、在幽默的语言中,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师课堂中,大师们善用幽默的语言,并把这种幽默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堂上的幽默是一种艺术,课堂中教师适当的幽默往往较容易在师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缓和紧张气氛,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非常必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如虞大明老师在第九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观摩课执教的《珍珠鸟》的课堂中,我们极大地感受到虞老师幽默的语言艺术,从他的课堂中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教学片断:
学生找出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中心句提问题。
生1:“美好的境界”指什么?
师:这个问题提的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生1:王小红。
师:我们把这个问题命名为王小红问题。
生2:为什么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2:许小明。
师:把这个问题命名为许小明问题。
师:王小红问题和许小明问题,哪个问题提得大?
生:许小明问题。
师:要想解决许小明问题,首先得解决王小红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把王小红解决了,才能解决许小明,我们共同努力解决王小红。
学生哄堂大笑。
虞老师用名字代替学生所提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加专注地记住问题,“我们共同努力解决王小红”这句语言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学生不断发出的阵阵笑声中感受到学生思考发言,学语文的快乐。他的幽默化解了师生第一次见面的尴尬,扫除了上千位老师在台下听课的紧张气氛,拉近了师生距离,让人觉得虞老师就像是学生认识很久的朋友。
二、融入文本情境,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教学。一个适时的教学情境往往能让学生融入课文中,体会人物语言、动作、感情,感受文章的中心。不仅如此,适时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见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启发式的教学情境。以下例子还是来自虞大明老师的《珍珠鸟》。
第一种情境:对话情境
教学片断:
师: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
生:第13自然段。
师:冯骥才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请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画出冯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鸟儿的表现。
生1:冯骥才爱护珍珠鸟。
生2:人鸟相互信赖。
师:到底那个同学理解更准确,我们通过一段对话来解决问题。
屏幕中根据课文内容显示:马骥才对待珍珠鸟的句子。珍珠鸟表现的句子。
师:我是马骥才。
生:我是珍珠鸟。
师:我把你挂在窗前,那儿有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生:我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师: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你。
……
师:我只有呵护你们。
生:我才能信赖你。
师:这句话是你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虞老师并没有把自己阅读体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了一个很有趣的对话情境。通过情景对话,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出“只有人呵护鸟,鸟才能信赖人”这课文的中心。同学们融入了珍珠鸟的世界,感受到了珍珠鸟由一只怕人的鸟,在冯骥才一步一步的呵护下,变成了可以躺在冯骥才肩膀上睡觉的鸟的变化过程。这种情境对话既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了,又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趣味的熏陶,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虞老师注重学生对珍珠鸟陌生这一的实际情况,凭空想象的情境,学生无法深入感受文章的中心“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见在进行情景设置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情景模拟和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设计情境时需要结合教材,贴近生活。
第二种情境:表演情境
虞大名老师在执教的《麦哨》这篇课文中创设了另一种情境是表演情境,《麦哨》中出现两段描写吹麦哨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农村孩子吹麦哨的快乐设计了以下片断:
教学片段一:
师:谁能吹一吹麦哨
生:呜卟,呜卟,呜——
师:火车来了(幽默的语言)
生:呜卟,呜卟,呜卟,呜卟……
师:你们判断老师吹的是哪一只麦哨
出示三只麦哨
麦哨一:“呜——卟,呜——卟,……”
麥哨二:“呜卟—— ,呜卟—— ,……”
麦哨三:“呜——卟—— ,呜——卟—— ,……”
生:第二只。
师:你们怎么判断的?
生:从破折号判断。
师:选择任何一支麦哨,全班齐奏,制造出彼此起伏的声音。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选择任何一支麦哨,全班齐奏,学生吹得很尽兴,通过实践吹麦哨,教师不用多费唇舌,学生不用凭空想象,从课堂中体会到农村孩子吹麦哨的快乐。虞大名老师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不仅让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愉快,同时学生在表演中享受着快乐。这种快乐令人回味,这种快乐会迁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兴趣,我想只有让学生从内到外真正体会到学语文的快乐,才能把这种学习化为兴趣,并让这种兴趣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2011版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