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宗法 自成一家*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萧云从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其画学思想,一方面视师古为正道,遍学前人,体备众法,尤其是前人作品中显现的“境取幽深,情况高哲”的美学境界,成为他画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他的笔墨也未被古人所囿,借前人笔法力持自己的所思所行。萧云从的这种画学思考,直接导致其形成“不专宗法”的师古观念和“自成一家、清快可喜”的创新画格。
  关键词:萧云从;画学思想;师古;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164-007
  中国文人画,逮明清易祚时,画学致思完全纳入了明末画家董其昌推行的南宗(1)绘画理论体系,追求笔情墨韵是这个时期绘画创作的总趋势。概括地说,耽于摹古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一系,注重“仿某家则全是某家”、“宛然古人”,彻底走向了还原古人笔墨的路线;强调抒发个性,活跃于江南一带的金陵、姑孰、宣城和徽州等地的野逸派,既师法古人,亦不让前贤,其作风与“四王”规范于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鲜明对照。姑孰画派的萧云从,即是一个严于师古又自出新意的画家,在他的画学思考里,师古并非袭古,而是探前人经验,索古人心得,以为光大先哲之法,创立自家面目。今考萧云从作品,析其画学思想中的师古与创新。
  一、“不专宗法”的师古观念
  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无闷道人、钟山老人等,安徽芜湖人。(2)萧云从作为明清交替时期文人画家的代表,以诗文、书画的高度成就名布海内外。他的艺术之所以走向巅峰,有多种因素促成,首先从其师古谈起。
  中国画学,历来重视技艺传承。早在南朝齐、梁时期,谢赫就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传移模写”之论,此后为世所宗,千载不易。萧云从同样遵循着谢赫遗训,在他的一生中,学习前人经验,可以说自少年至古稀都未辍断。我们从他的《青山高隐图》的跋文“少时戏业之暇,笃志绘事,寒暑不废”[1]中,不难想见其矻矻于绘画的情状。
  在萧云从遗存的作品中,山水画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作品,除了个别书以画名,多数题有相应的诗文和他当时作画的心得。中国绘画自其诞生,就与宗教、哲学和文学发生了密切关系,所以,中国文人画有一个显见的情况,就是画家们习惯于在自己的作品上著诗或跋文,表达观念,以彰性情。晚明以后,随着董其昌倡导、“四王”鼓吹的摹古之风兴起,仿某家、学某家被视为画学正脉,在这种美学取向的影响下,画家们也就把类似的文字题于画端,昭示自己画法有源、传习正统。萧云从习染此风,他不但重视诗、书、画三者的高度统一,更在作品上标明“以某家法为之”等字样。《太平山水图册》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萧云从在四十三幅图画里,不仅按不同景色配有相应的诗文,还无一幅不标明学某家、仿某家,如《灵嘘山图》、《范萝山图》学董北苑,《青山图》、《龙山图》法郭河阳,《褐山图》、《白马山图》仿王黄鹤,《牛渚矶图》、《洗砚池图》又奇似马遥父。萧云从在画中广泛列举各代画家作为自己法式的“参照”,与其说是和着时风学古人,表明自己画法有来历,毋宁说他是在以古人为榜样,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他对古人笔墨的认同感,以及对古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境界的推重与追求。
  萧云从师古人,指向非常明确。一方面,他把师古作为自己攀登艺术高峰的阶梯,不像董其昌南北两宗分野式的师古法,要么渐修,走北宗一路,要么顿悟,行南宗一法。萧云从则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前人的笔墨成果,凡笔墨、章法、设色以至取义,从未按南北风格单一行进,而是择两方优长,为我所用。就像昔人所说:“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繇)、王(羲之)、虞(世南)、柳(公权),久必入其仿佛。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2]7对萧云从来说,前人的笔墨矩矱、位置经营、虚实布置,皆是经验和诀要,作为得古人三昧、提升自己技艺的途径,深究前人理法是不可或缺的功课。根据萧云从的模仿实践来看,他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其遍师前人的作风,从明季上至唐代画家,都成为他学习的对象。如他题孙逸临明代画家唐六如《鹤林玉露册》云:“余髻时便模唐解元此册,不能淡远,与子西所云,超轶尘外之义殊失也。”[3]56他学元人,较多取元四家笔法,有迹可查者,不仅在《太平山水图册》中学倪瓒仿王蒙,还在其《山水神品卷》里这样题识:“自元旦风雪,键户融冰,便搦管续级,随意成卷丈余。以黄公望瘦树山石为之纵横,润之以马远泼墨之法。”(3)需要说明的是,元人黄公望与南宋马远在作品风格的体现上,原本是两条路线,黄的画源于董北苑和僧巨然,晚期山水运草籀笔法,善以浅绛著色,山川造型朴厚而境界飘逸;马的画,则出李唐一路,多用浓墨以大斧劈和钉头鼠尾皴建筑其峭拔简括的山水意态,拙壮有力而设色清润。萧云从能够结合两人的不同表现手法,成丈余画卷,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里,实不多见。他学宋人、五代及唐,又有一番情境,如他作《拟古山水册(八开)》之一题:“郭恕先为仙山楼阁,而李锦奴亦有此画,锦奴学师训,时号小李将军云。”[4]97之五题:“万山飞雪,为营丘之笔,缩巨幅于一册。”[4]99之六题:“关仝笔细若虫丝,寸幅具百里山水之气韵,愧老矇不能尽其量也。”[4]100此册中,还有“学李成(营丘)”、“学荆浩”、“学洪谷子(荆浩)法”等题识。他仿刘松年《雪景图》,清人黄钺题诗以赞:“萧君摹古得古趣,身在黄山(4)数年住。请看荦确涧中石,何异莲花峰下路。千笔万笔短笔皴,千树万树梨花春。即刘松年本亦真,萧君萧君何愧于古人。”[5]萧云从“摹古得古趣”与“何愧于古人”的表现,在于他和别人的师古思路不同,认识有异,他是把渐修与顿悟两种“修行”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不难辨认,凡笔态疏朗、恣意者,皆渗透了南宗之法;勾描审慎、设色工秀者,则彰显了北宗气象;南北两法融合者,其笔墨又随自然山形特点适情而设,粗笔、细笔,披麻、斧劈,青绿、浅绛,都成了萧云从驾驭自家山水的媒介,那种可居、可游的境界一同被他综合的格趣幻现出来。时人评其作品“不专宗法,自成一家”[6]、“不宋不元,自成其格”[7],可谓精辟之论。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季的文人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大都视宋元山水为模范,他们对“宋臻高古、神秘,元趋清逸、士气”[8]的山水美学境界尤为推重,“南北宗论”者如此,吴门、金陵、虞山、新安、宣城等画派亦如此,而固守古人法规的“四王”,更加口口声声地表白遍仿宋元诸家,或求“墨妙”者,“出宋入元,登峰造极”[9]316,或“集大成”者,“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9]317。萧云从也未悖于时流,同样用心于宋元、叨教于宋元。不过,萧学宋元,并未止于“法”,要紧的是能否把捉宋元山水中那种“高古神秘,清逸士气”的艺术格调。在萧云从的画里,这种思考不仅多见而且鲜明。如他题孙逸临唐六如《鹤林玉露册》曰:“昔《辋川图》出右丞手,以米氏父子临之,犹自叹为刻画。得郭恕先细绣妙颖,始贞砥[民][石]。”[3]56题《秋林出云图》曰:“昔见黄一峰《秋林图》,王叔明《秋树图》,各擅其胜,第恨其未尽变也。当万物雕悴,一草一木具见精采。妙在设色繁茂,令见者叹薄寒之中有人尔。”[3]57题《深山溪流图》曰:“世人画山水务墨气而不知笔气,余见大痴全以三寸弱翰为千古擅场,虽复格纤皴以蒙茸杂乱,而力古势健,浏览而莫尽者,笔为之也。”[10]133题《江山胜览卷》曰:“黄一峰客居梁溪,与倪荆蛮合笔。倪自楚游还为此,谓《江山胜览图》,余素所宗服。其山层峦叠嶂,未所仿佛万一,真神工也。境取幽深,情况高哲,后之习于荪者,毋易视之也。”[10]140透过这些题跋不难发现,萧云从“素所宗服”的不仅是前哲“细绣妙颖”、“各擅其胜”、“力古势健”的笔墨表现,他还完全被宋元山水里表现出来的“境取幽深,情况高哲”的境界折服了。所谓“境取幽深,情况高哲”,即是宋元山水普遍标立的“林泉高致”式的审美意象,形之于图的总是那些“或山峦重迭,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11]的充满着高古、肃穆、堂皇的山水气象,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追求表现的美的理想和情感,一并纳入其中。所以,萧云从对这样的“真神工”是不会轻易“视之”的。
  萧云从师古的另一面,即是他在学习中十分关注古人画中的精神取向。中国山水画,自南朝宗炳提出“山水以形媚道”、“旨微于言象之外”,它的发展即走向了文人士大夫表达思想、抒发性情的路径。就像郭熙言山水,不仅“写貌物情,摅发人思”,还能使欣赏者产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2]11的审美联想。到了元季,画家更进一步,尤其是倪瓒最为突出,他因不满外族统治和战乱频仍的世态,遂散尽家财,泛舟为宅,优游于五湖、三泖间。他那些借疏林孤亭、浅水遥岑、竹石相依所表现出来的萧瑟感、幽澹感,无疑都是其性情流露。
  萧云从正处于明清交替的动乱时期,尤其是满人建立政权,士大夫阶层内心深处是难以接受的。萧云从的立场如何呢?观其画会发现,他在诸多作品中总是或显或隐地带有某些情绪。典型的例子是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拟古山水册(八开)》,此册引首有归玄恭题写的“胜情遥寄”,八开画面皆有题识,文图对勘,意思庶乎可解。其中第二图题曰:“西台恸哭图。宋谢皋父事,用赵子固笔法为之,盖其志同也。”[4]98萧云从在这里,一是借南宋末年谢翱祭奠文天祥抗元失败后被害于西台的事迹,来发表自己的亡国之痛,一是“用赵子固笔法为之”,表达他对赵孟坚(字子固)不与元人合作的精神气节的崇敬。不仅如此,他在第四图又作了具体的表述:“赵荣禄仕元,省其晜子固,子固高卧松檐,闭门拒之,今就子固法为图,荣禄笔意虽优,余无取焉。”[4]99赵荣禄即赵孟頫(字子昂、宋宗室),宋亡元昌,得世祖厚爱仕于元。画中描绘的即是赵子昂看望隐居山林的同宗兄长赵孟坚的情景,子昂独立庭院门外,而子固却在舍内专心读书,书童呼唤,他也不应。姑且不论赵孟頫看望赵孟坚是否具有真实性,两件作品皆言以赵孟坚笔法为之,虽然赵孟頫的画名更大,笔意更优,萧云从也未理会,他以赵子固笔法为图,暗涵的是对满清政权的排斥心理。
  萧云从不但借古人笔墨表达心声,他的许多作品还富有浓郁的隐逸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独特景观就是士者靡然向隐,历代文人尤其是一些士大夫们,或为宦途坎坷而隐,或因世局罹乱而隐,正可谓:“天地闭,贤人隐。”[12]这种现象的形成,直接导致以寄情山林为美学追求的中国山水文化的滋长与兴盛。身处乱世的萧云从,因家园“甲申后为镇兵是据,毁精舍为圉枥”,而产生“浮云天际归何处,独树溪边影不流;身经迁播皆萍梗,一有吾庐更有愁”[5]887的忧愤。所以,萧云从的山水往往不止于仿某家,或仅写自然实景的表征,而是藉山水涤除内心愁绪,逍遥尘世之外。如他画《青山高隐图》,卷后跋:“近流离迁播,齿落眼矇,年五十而谆谆然居八九十者。人处乱世,上不得击栉纾奇,次不得弹琴高蹈,而优游尘土,画青山而隐,则吾与芸子解衣盘礡,相附于长康(顾恺之)、探微(陆探微)之流,亦足矣,他复何愿!”[1]虽然我们今天看不到此图的印本,也无法判定它是否存世,但从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萧云从对“乱世”的无奈及其避世心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秋山空亭图》、北京荣宝斋的《石磴摊书图》、辽宁省博物馆的《设色山水卷》也都蓄含了萧云从的隐逸思想。前幅作品写山石繁叠,古松、秋树、修竹,屋宇、空亭、山泉,刻画工谨、松秀。画中虽无一人,气氛并不可怖,萧云从通过古雅的设色,使山水仿佛笼罩了一层暝色,意韵纯净、幽邃。主峰右侧,萧云从以工整清劲的隶书题曰:“空亭坐廖阔,翛翛竹有声。闲云任舒卷,松作老龙吟。七十一翁萧云从。”(5)其实,萧云从笔下的这幅山水,并未与古人描绘的山水有多少不同,一样的山石云水,一样的树木屋宇,萧云从要表达的意思,想必可作这样的理解,他在诗和画中表述与描绘的空亭、竹影、闲云、老松、丘壑等物象,只是作为一种借题,用来表达自己与自然山水为伴的遁迹之念。值得注意的是,萧云从画大幅山水,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设计一些人的活动场景,场面亦多欢娱或悠然,但他在这幅画里却荡去人的存在,似乎更具有解读性和联想性,假以萧云从年逾古稀,祈求晚年能够安宁、安逸生活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萧云从的某些思想隐情,可能就被曲解了。所以,结合萧的处境来看,他荡去的恐非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关怀,而是要在割断与“俗世”、“乱世”的联系中,借空无人迹的山林消解那些因凡世而造成的内心苦楚,呈露一个文人无拘无束、超于尘外的生活状态。次幅画,山峰布势雄壮峻厚,间有飞瀑汇潭,孤亭、茅舍隐于山石丛木中,前景描绘虬松数株,一老一少盘坐松下,老者持书神情悠然,少者问学回首以应;右侧稍远处,一童子挥扇煮茗,为侍主人之嗜,一派闲适气氛,画幅左上角的诗句:“摊书石磴意逍遥,松下时听燕语娇;山间不知昨夜雨,瀑飞如练出丹霄。”(6)把一个隐士的内心情感,一无保留地吐露出来。第三幅长卷,尤可读出他的隐逸思想来。此画是萧云从以家乡范萝山一带的景色为范本构成,松石、溪水、村落、荒野,皆不为自然所缚,他把江南一带特有的结构繁复的地貌,有序地利用山石的起伏、大小作了赅括,构图简疏,略有跌宕,平稳中显得异常的空寂。卷末有诗:“著笔自矜贵,幽真乃可寻。晴窗揽秀色,属志在高岑。烟澹邈无际,风清时过林。野人复何慕,独见太古心。水气溢南北,空江与天深。我情托松柏,寒氲多阴森。所忆昔时法,难为证于今。”复识:“余家范萝之松,载于郡椉,晨夕相对,读书其间,可以娱老。”(7)萧云从在以上这些作品里,或优游尘土、隐于青山湖泊,或摊书觅句、情托松柏,虽然“所忆昔时法,难为证于今”,但与山林朝暮相对,解衣盘礡,与古人“相附”也就足够了。这种借山林寄情、“可以娱老”的隐逸思想,正是他在诠释古人“境取幽深,情况高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二、“轻快可喜”的创新画格
  检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师古与创新一直交织行进。典型例子,一是五代董源,综合了王维和李思训的水墨与青绿法,开创了一个描写自然平淡天真、烟岚郁苍犹若真景的江南山水画派;二是元初赵孟頫为改革南宋院体绘画用笔刻板、重于雕琢的格法,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13]的画学思想,促进元季绘画朝清润、秀逸一路发展;三是晚明董其昌,力辨南北二宗体系,明确了文人画宗法线路,开历史先河。然而,董氏所规范的南宗文人画笔墨法则,却导致画坛风气崇南抑北,使文人画朝单一、狭隘方向发展了。
  萧云从的师古,走的是一条既“原本古人”,亦“不宋不元”的创新道路。换言之,萧的智识,就在于他能够“致广大,尽精微”,面对师古思潮,既有唱和的一面,亦有异调的体现。若说前文所述反映的是萧云从的唱和,那末,他的异调创新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还得借他的作品来分析。
  清人有谓:“萧尺木云从,品高志坚,不肯随人俯仰,故作画亦迥别时流,自有天趣。”[14]确实,萧云从在看待时流的“南北宗”问题时,他的观点十分鲜明,无论南宗、北宗,在他目前都成为迈向自由艺术境界的津梁。所以,他在画法变化上最为多端,有以墨笔为主的淡逸风格,有以渴笔勾线、刀味浓强的版画格调,还有细笔勾染的青绿敷彩法。拿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十开《山水册》来看,有仿古者,山石、树木多源自王叔明、黄公望、董其昌等人;亦有写景之作,按照自然形态采用不同的描绘手法。其中有两幅画面的风格对比明显,一幅构图繁密,勾染咸备,似王蒙画格,山石全用细笔披麻皴,细小的点苔攒于山石凹处,把山体衬托得十分强明;另一幅取形概括,山体笔法若刀削,屋宇、板桥、翠柳和远山皆按实际敷彩,与主体山形既对应亦协调,群峰环拥下的庭院,一老者闲步其中,意境清幽,怡神悦目。
  萧云从虽然风格多变,总括起来,可分粗、细两格笔法。粗格型,笔墨纵横,造型方折瘦硬;细格型,犹春蚕吐丝,线条虽柔却蓄有内力。如《烟鬟秋色图》、《百尺明霞图》,两幅画一作平远式构图,一作高远法布置。前幅属于粗笔风格,山石、树木、屋宇、板桥皆用粗线勾绘轮廓,运笔或中锋或侧锋,皴法融合了斧劈、直擦、牛毛和披麻,浓淡不同的苔点结合山形大小、远近,时疏时密,尤其是画卷前半部的烟云萦纡,和后段由赭石、花青含淡墨晕染出的山峦冈陵,显晦不定,如见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令人向往,欲入其境。后幅则是萧云从最为典型的细笔画法,画面以墨笔写崇岭叠嶂,石壁崚嶒,山中飞泉直下,形成岚烟,虚相随之显现,前景几株虬松与巉岩呼应,制造出高远之势,蕴含生机。萧云从在这幅画中使用极其清淡的墨色描绘山体和树木,线条顿挫而含蓄,山体结构和草木形态由长短披麻、侧锋擦、芝麻皴复作点染,处处经营,笔笔不苟,若同西方早期风景画客观反映对象那样,没有削弱任何一处他所经营的物体形象。这个繁复的图式,不因写实胜出,倒是它的节奏感,起到了引领欣赏者的视线从近处松石渐次移向峰巅的作用,整个画面不仅充满了高古意象,还给人些许清快之感,就像萧云从在自题诗后的小识:“暇日握笔遂而精织,然气静神恬,烟云绵邈,不知老之惫也。”(8)也许是萧云从对自然山水有其独特理解,他的山水长卷或巨嶂式的山水图轴,无论粗笔还是细笔,都离不开一个“繁”字。他认为:“凡画贵疏简,未有不从密繁始也。若即疏简处求之,则入手终不深厚。”[10]148的确,作为初学者,习画阶段不从繁密入手,积累深厚,概难走进简的世界。萧云从的繁笔一路画法,就艺术高度而言,未必十分突出,但他这种密繁构局中带有松秀、清快之感的润泽风格,在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坛洵为少见。
  在萧云从粗、细笔画里,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他创造的极具版画趣味的风格,《太平山水图册》已刻为版画,这里不再赘述。他的山水画,许多含有版画的特质。粗笔类作品多由单线勾描,线条直折方硬,少作皴染,如他的《黄山松石图》、《秋景山水图》以及《山水册页》等画,要么中锋勾线,要么侧锋成面,层次简括,所营造的美感皆类似于当时流行的木刻版画。也许与萧云从作《太平山水图册》画稿所获经验有关,他在创作山水时特别注重笔与墨的运用,笔法往往清劲似刀刻之痕,墨色澄莹显黑白之效,这种表现方法,正是萧云从的用心,因此,识者说他“为了便于刻板,只用直线勾。继而用这种方法作画,既可单独成画,又可以随时拿去刻板,或者稍作改动便可刻板。”[15]现藏于北京荣宝斋的《山水人物册(八开)》,几乎全用粗豪的直线勾绘山石、树木,除了点染一些淡赭、花青和石绿,没有多余的皴笔。在萧云从细笔作品中,也有倾向于版画格趣的,《雪峰访旧图》、《雪岳读书图》、《雪景山水》即属此类,三幅画面皆以高远法构图,叠岩与树木交错布置,盘亘绵延向上,直冲苍穹的绝 ,在淡墨晕染的阴郁天空的映衬下,不单突兀,且显神秘,让人一见便会联想起宋人山水中的高古气象。表现手法上,三画亦极其相似,山石皆由直线构成,骨体强明,富有木板刻绘的平面装饰意味,由于丛树刻画精微纤密,在醒目巨石的压迫下,它们的形体变得微弱起来,远观时,甚至难以辨出它们的样貌。设色与皴染方面,萧云从主要著力于山石关捩,以及筱篁、树冠和屋宇,墨色均匀,层染复皴,几乎不露笔的痕迹,余下的空白可能因白粉积染的缘故,雪的明度和厚度被提高到了极限,逼人的寒意,通过树下行人和屋中读书者散发出来。这种表现雪景的画法,不消说元明山水中未曾见到,即便是五代的荆浩,北宋的范宽、燕肃、许道宁所画雪景图式,也只停留在反映自然山形之态的描绘阶段,平面感与严整性传递出的视觉张力,未必强于萧氏的画。
  萧云从不仅画法多样,他的异调还体现在写现实真景方面。中国文人画开端时,并非以写现实真景为重,它是缘于文人们抒发情感的需要,借笔墨申其思想、彰其人格,以至引发“象外之思”,造成“尽意忘象”的笔墨形态,所谓“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16],这个“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的总结,正是文人画美学取向于“象外之思、尽意忘象”的最深基础。文人画发展到明清两季,愈加繁荣,派别林立,其中遵循传统笔墨一派的,步古人后尘,无多创建;借古人笔法写目前丘壑一派的,则不被窠臼笼囿,情系山林与自然共通共融,以写画家真性情为终极目标。萧云从属于后者的代表,他的画学思考,一方面追求着传统文人画“含有超世界之思想”的美学观,另一方面就是深入自然,表现自然,所以,他笔下的一木一石,烟云渚水,总是显得生机蓬勃,富有自然的意态和韵致。看他的《云台疏树图》、《秋山行旅图》,前幅作品中的山石、庭院、流水、小桥,似乎都是现实的翻版,由于作者采用淡设色,使画面润泽清澈,仿佛满卷空气流动,胜若真景,难怪他在卷后留言:“朝起见红日,气象殊佳哉。世事不我与,独登书云台。啜茗焚香染数峰,疏树寒烟青欲雨。吾生得意岂须多,月窟天根自筑窝。”复言:“丙申元旦晴和,胸中浩然,知世外有余乐,伸纸作画,顷刻而成。”(9)后幅为一手卷,从山水形貌特点判断,表现的应该是萧云从最为熟悉的家乡芜湖一带的景致,山色青绿,树叶渐黄,游人散落其间,有行进,有休憩,一个闲适幽静的和平景象跃然纸上,清帝乾隆见此画,可能也被这样的情景所触动,遂于画幅前段空白处题句:“几点萧萧树,疏皴淡淡山。由来以意胜,无不寓神间。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还。粗中具工细,识语破天悭。”(10)他的另一幅《山水卷》,则是以当年家乡姑孰一带发生地震而作的纪实性作品。此卷起右讫左,采用渴笔干墨和细密皴染的手法,勾绘出连绵起伏的山岭,江水环绕,时有舟楫穿行其中,乔松疏柳、庙宇塔舍安排于断崖平岗,亭台水榭、渔翁张网点缀在平远的深景里。虽然萧云从在卷后记述了“戊申六月十有六,老夫篝镫初就宿。梦里掀翻起披衣,轰声飑飒撼茅屋”(11)的惊恐状态,但他笔下的山水却没有半点地震发生的迹象,营造的还是一片幽静、祥和的江南景色,一如陶元亮歌颂的人间仙境。   如果说萧云从以写自然著称的话,他的《太平山水图册》则更具代表性。这部图册是萧云从历经多年、游览家乡众景而描绘出的现实画卷。兹较原图,有的旧貌依存,如《青山图》、《采石图》、《赭山图》、《三山图》等,所展现的山形、庙宇、古塔、田野、江水、帆影等景况,与当前的实景皆可一一对应起来,这些被萧云从如实幻现出来的自然,不说能及郭熙所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2]6的境界,起码它让萧云从的好友张万选感动了:“余思间一展卷,如见鸟啼,如闻花落,如高山流水,环绕映带,如池榭亭台,藻缋满眼,即谓置我于丘壑间。”[17]若萧云从跋中所说:“先生(张万选)又虑其播之不广,传之不远,而寿事于剞劂。”[17]今人郑西谛以收集和研究古刻版画著名,尝为得此画册竟“十年相思”,当他“得遂初愿,喜慰何已”时,赞曰:“图凡四十三幅,无一幅不具深远之趣。或萧疏如云林,或谨严如小李将军,或繁花怒放,大道骋骑;或浪卷云舒,烟霭渺渺。或田园历历如毡纹,山峰耸叠似岛屿;或作危岩惊险之势;或写乡野恬静之态;大抵诸家山水画作风,无不毕于斯,可谓集大成之作已!”[18]遗憾的是,有些图画只能作为昔年的记忆留给后人去想象,如《范萝山图》、《白马山图》,前者从地理位置上与实景对照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萧云从画中那巍峨的山形和自然之趣不复存在了,看今日的范萝山,周围高楼林立,几被淹没。后幅是援引王蒙的诗句“芜北望南山,山形如白马。腾云入碧空,洞壑连青浒。紫燕避寒霜,万雏啄石乳。香泥含春融,奇确峙霄府。风响有神来,千峰助灵雨。祠幢隐古仙,瑶琴夜中抚”[17]而创作的,山形奇崛,似夏日白云翻卷、万马奔腾,现时的白马山却遭遇着人为的开采,其优质的山石,早已成了制造水泥和石灰的原料,山体千疮百孔,山下石料狼藉,哪里还能寻见“山形如白马,腾云入碧空”的景象呢?
  查萧云从一生所画,基本都是反映家乡的山山水水,这倒与他的好友渐江相仿佛,师法自然,写山水真景,成为他们共同的画学准则。不过,萧云从的画学思考又不完全类似于渐江,渐江的画凸显的是严谨、冷峻和荒寒,缺少人间烟火气,而萧云从无论是仿古人还是写自然,皆是清润之格、松秀之态,追求的都是愉悦性情,都是为了达到“境取幽深,情况高哲”的美学境界,他的创新也正体现于此。
  以上考察可见,萧云从的师古与创新在其画学思想中体现得鲜明而独特,继承前人不专宗法,既不宋也不元,亦有宋也有元,糅合百家笔墨为一体,尽情彰显自己“清快可喜”的艺术面目。作为姑孰画派的领袖,萧云从的画学主张与艺术特色,不仅直接影响了姑孰画派的后续发展,而且旁及宣城、新安和金陵等地的画家与画派。尤可提及的是,萧云从的《太平山水图册》曾于18世纪20年代传入日本,彼称《萧尺木画谱》,凡习画者,皆以此为范本,学者“刻意临摹,不但仿其丘壑和描绘技法,连萧云从的题字也加意模仿”[19]可以说,萧云从的画对推动日本南画(南宗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释:
  (1)董其昌尝按禅家分南、北二宗法,提出画亦分南、北二宗,北宗以李思训父子开先河,运着色山水法;南宗以王摩诘为祖,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自此,文人画以南宗为正脉。
  (2)萧云从生卒年、里籍,文献记载无详,后存争议,此据清黄钺《画友录》“萧云从”目行文。见《壹斋集》(下),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779页。
  (3)萧云从题《山水神品卷》。此画是萧云从为好友彭旦兮(旭)所作山水长卷,卷前有清代诗人马世俊(1609—1666)题“舒卷云烟”,卷后又作长诗以赞。影见民国年间上海有正书局发行的《萧云从山水神品》。
  (4)查萧云从的相关史料,未见他有登临徽州黄山的信息。黄钺此说“黄山”,非今黄山市辖之黄山。明嘉靖林钺、邹璧修纂《太平府志》有记:“黄山,在府城(今当涂)西北石城乡,世传浮丘翁牧鹅于此,亦名浮丘山。”见《(明·嘉靖)太平府志》,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3页。
  (5)萧云从题《秋山空亭图》。影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皖浙绘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31页。
  (6)萧云从题《石磴摊书图》。影见《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9 清代绘画 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7)萧云从题《设色山水图卷》。影见《历代名家绘画 清·萧云从<设色山水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8)萧云从题《百尺明霞图》。影见《中国绘画全集》(21),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9)萧云从题《云台疏树图》。影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山水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0)乾隆题萧云从《秋山行旅图》。影见《中国名画宝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768页。
  (11)萧云从题《地震诗山水卷》。影见《萧云从地震诗山水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邵松年.古缘萃录(卷七)[G].清光绪三十年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2]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G]//黄宾虹,邓实.中华美术丛书(九)二集第七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3]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下)[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19).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4]明清安徽画家作品选编委会.明清安徽画家作品选[G].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
  [5]黄钺.壹斋集(上)[M].合肥:黄山书社,1999:169.
  [6]张庚.国朝画征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40.
  [7]李濬之.清画家诗史[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18-19.
  [8]高飞.渐江及其诗画中的精神品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745.
  [9]王翚.清晖画跋[G]//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0]沙鸥.萧云从诗文辑注[M].合肥:黄山书社,2010.
  [1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72.
  [12]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0.
  [13]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799.
  [14]王逢泰.卧游随录[G]//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15).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569.
  [1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810.
  [16]陈师曾.陈师曾画论[M].北京:中国书店,2008:169.
  [17]安徽博物馆古籍珍本丛书编委会.太平山水图[Z].杭州:西泠印社,2011.
  [18]郑振铎.劫中得书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7
  [19]王石城.萧云从[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54.
  (责任编辑 黄胜江)
其他文献
悲伤已经穷尽,那从此以后  就别再悲伤。悲伤的情绪  它们不会主动消失  我在空寂的屋子里走来走去  雨水在屋外落得深沉  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止住眼泪  给我走向明天的希望  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噢,我在厨房发现一个土豆  我记忆里还有一个土豆  我捧起这颗土豆,明天  至少我的午餐有着落了  至少,对于明天还有所期待  我总可以满怀期待地活到明天  一个土豆也是我的明天  我将以如此的情怀
期刊
母亲的泪水,似乎永远  也流不干。遇风她哭,做饭她哭  父亲抽烟时她还哭  这不受她情绪控制的哭  从我上小学一直哭到大学毕业  听村里有人说,泪囊炎这种病  滴眼药是好不了的,得去大医院动手术  于是,父亲费劲周折后  她终于躺在了市医院的病床上  出院后,果真她再也没有流过眼泪  前年,当她在电话里听到  她二爸和大姑姐弟相继在一个月中去世  她停滞已久的泪水,又从广东  一直流到甘肃老家
期刊
摘要:行政管理队伍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亦对行政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的实践效果较好,其在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设置、绩效管理、薪酬制度、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借鉴的典型做法。为此,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应从强化角色职能定位、实行岗位柔性设置、健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灵活薪酬制度、加强职业发展规划等五个维
期刊
摘要:当代工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文化涵养的不足和对产业创新性的忽视,材料技术的创新、创意设计能力的增强、产业理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是决定当代工艺生产转型升级的关键,而其核心则是通过对当代生活的融入实现工艺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全面复兴。因此彰显工艺生产的时代性,构建工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当代性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工艺产业的当代性包括了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当代性、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艺术形态的当代性和产业思
期刊
摘要:在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下,韩少功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发生了语言学转向。这突出地体现在长篇小说《马桥辞典》和《暗示》的写作中。《马桥辞典》借方言这个文化象征物对现实、历史、人生等被语言结构所组织起来的诸多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反思,它构筑了一个有关语言的神话。从《马桥词典》到《暗示》,韩少功对语言意义的认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马桥词典》中,韩少功相信语言的可靠性。在《暗示》中,
期刊
摘要: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的调查,认为主要有农业产业链延伸、三次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农业农村功能拓展、种养业重组主导的循环经济等几种融合模式。农村产业融合催生了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繁荣了农村经济,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但也存在融合水平不高、外部支撑环境不健全、自我升级发展较为困难、辐射带动作用弱等问题。本文对如何认识推进农
期刊
摘要:墨子的“义”是一种外在强加给人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使人“为义”、“行义”靠的是赏罚,诉诸人的自利之心。与儒家义利之辨强调以“义”为行为准则相似,墨家也主张以“义”为行为准则,但其“义”的内涵却是“利”,终不免归于“私利”,墨学也终不免导人以私利为行为准则。孟子义利之辨在学术争辩方面针对的乃是墨家学说。  关键词:义利之辨;义;利;行为准则;墨子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在对经典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和延伸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国家已有的实践证据,研究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一般关系,探讨在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的过程中,当迁移规模满足一定条件时,迁移的持续进行能否对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概率满足一定范围时,乡城劳动力迁移能够提高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
期刊
摘要:盛唐文化的一个缩影便是长安文化,李白与王维都曾接近过这个文化区。后世多以李白为盛唐代表,而在唐朝却奉王维为“天下文宗”,这种接受现象的差异可从王维与李白对长安文化区有着不同的适应度和不同的体现程度来加以分析。应制诗、边塞诗、山水诗是最受重视的三种诗歌,通过对二人的三种诗歌的对比可以进一步挖掘王维被称为“天下文宗”的原因。  关键词:盛唐;长安文化;王维;李白  中图分类号:I207.209〓
期刊
摘要:明星的身体呈现,受到来自于银幕内空间与银幕外空间的双重规训;明星的形象建构,同样受制于真实个体与饰演角色两者之间的纠葛。作为社会文化展示场域的电影,因作者的不同书写和差异化风格的追求,以及政治、资本、媒介、性别观念等话语权力的强力参与,一个多重复杂的明星形象便被呈现在观众眼前。以汤唯及其饰演的王佳芝和萧红两个角色为切入点,试图读解作为社会个体的演员,是如何在多重话语体系下完成艺术空间中银幕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