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中数學教师必须要做到三点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任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18
何谓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教师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运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当中,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进行了较为细致且深入的探究,且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做的是科学分组,这里所说的科学分组主要是指:(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应以异质为基本原则;(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控制在2~6人;(3)小组成员内应进行科学分工,包括组长、发言员、记录员等。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也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但取得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不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往往是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以往观课的过程中,一名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将5名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其在小组内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由于组员人数较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事实上,对该问题的合作探究仅需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即可,小组内的两名成员可以通过相互提问、相互提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所以说,科学分组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分组,具体如何实施仍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二、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若数学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够科学,则很难收到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这里所说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指任务的布置应把握好难易程度,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执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经过基本阶段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对于遇到合作探究难点的小组我也会适时予以指导,通过几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致认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确定,并有效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对,f(-x)与,f(x)的关系进行有效确定,得出最终结论: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偶函数;假如f(-x)=-f(x)抑或是f(-x) f(x)=0,则f(x)为奇函数。
高中数学教师布置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应在教室内巡视,如果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大,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予以有效指导,及时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如果有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局限于上述两个重要步骤,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了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还应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一般而言,可以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情况;(2)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3)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情况等,自评结束后,还可以展开小组内成员间的互评,让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从而让各小组成员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再由数学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体性评价,教师评价应做到有奖有罚,有褒有贬,要清晰指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及不良表现。
为了尽可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成果,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制作自评表格、互评表格让学生填写,从而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实际表现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今,国内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的观点也较为类似,为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多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深深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仍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在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任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18
何谓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教师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运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当中,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进行了较为细致且深入的探究,且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做的是科学分组,这里所说的科学分组主要是指:(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应以异质为基本原则;(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控制在2~6人;(3)小组成员内应进行科学分工,包括组长、发言员、记录员等。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也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但取得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不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往往是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以往观课的过程中,一名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将5名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其在小组内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由于组员人数较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事实上,对该问题的合作探究仅需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即可,小组内的两名成员可以通过相互提问、相互提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所以说,科学分组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分组,具体如何实施仍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二、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若数学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够科学,则很难收到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这里所说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指任务的布置应把握好难易程度,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执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经过基本阶段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对于遇到合作探究难点的小组我也会适时予以指导,通过几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致认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确定,并有效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对,f(-x)与,f(x)的关系进行有效确定,得出最终结论: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偶函数;假如f(-x)=-f(x)抑或是f(-x) f(x)=0,则f(x)为奇函数。
高中数学教师布置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应在教室内巡视,如果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大,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予以有效指导,及时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如果有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局限于上述两个重要步骤,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了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还应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一般而言,可以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情况;(2)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3)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情况等,自评结束后,还可以展开小组内成员间的互评,让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从而让各小组成员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再由数学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体性评价,教师评价应做到有奖有罚,有褒有贬,要清晰指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及不良表现。
为了尽可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成果,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制作自评表格、互评表格让学生填写,从而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实际表现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今,国内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的观点也较为类似,为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多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深深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仍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在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