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政新闻作为有关时事政治一类的新闻,题材较为严肃,由于其表现在版面上多数形式呆板,在可读性上缺乏社会新闻的“柔软度”,因此不少人将其称为“硬新闻”。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
然而,作为一名时政新闻记者,笔者在新闻实践中却注意到,由于种种原因,时政新闻存在不是很受普通读者欢迎的尴尬。一些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政治性太强,没看头。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忽略了民生化视角,导致可读性不强。
时政新闻一般以会议报道居多,乏味、单调、程序性强,在报道中不仅记者采写时感到苦恼,在版面处理中编辑也感到困惑。因此,捕捉并展现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视角非常重要,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才能最终在报道中赢得主动,吸引读者的目光,才能生动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才能避免做硬邦邦的“传声筒”。同时也显示了记者的业务功底,将记者的个性、水平展示给读者。笔者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多年,主要跑人大和法制办等“口子”。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让枯燥的时政新闻活起来,必须要从掌握的大量素材中,选择好视角,找准角度,让文章具有可读性和影响力。
新闻是给人阅读的,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说,受众越多传播效果越好,影响力越大,因此可读性是读者对时政新闻的必然选择,这就对记者采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那种对读者的感染力量。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就是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如果是读者欲知之内容,那么新闻的文字就算差一点,读者也愿意看下去。如何在内容上吸引读者?笔者认为首先要抓最新鲜的新闻内容。因为从新闻心理学角度讲,读者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读性。
其次突出时代精神,坚持“三贴近”,深化报道内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对时政新闻来说,同样需要增加服务性,新闻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读者的接受条件首要的就是得益。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读报已不仅是为了学习政治,而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增强服务性,也就成为增强时政新闻可读性的内在要求。
好的视角是时政新闻写作的核心。但要做到这点却非常不容易,需要记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较强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新闻敏感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从大量材料中寻找出最重要、百姓最关心的内容,百姓关心自然就达到了传播效果。
那么,好的视角如何具备?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带着思考采写,带着问题采写。比如,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必须善于与领导干部打交道,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会议资料,要从材料背后找新闻,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背景,增强可读性。读者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还想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可以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起到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在补充采访中找不同也是一个好办法,时政新闻同样面临同质化的考验,一个时政新闻,如果所有媒体都是一样的,那么读者看了一家就不会再看第二家,这样的报道是失败的。所以,时政新闻同样需要像社会新闻一样,需要大量的补充采访,让读者了解更多的新信息。此外,跳出新闻写新闻也是增强可读性的一个方法。
笔者认为,即使以上几点都做到了,时政新闻在报道中,还要注意好形式和包装,因为读者阅读新闻,不喜欢那种结构呆板与程式化,求变求新是人们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的写作结构上要有所突破,要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运用多种多样的结构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善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新新闻结构方式,使时政新闻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受到读者欢迎和注意。
(作者:安徽商报社记者)
然而,作为一名时政新闻记者,笔者在新闻实践中却注意到,由于种种原因,时政新闻存在不是很受普通读者欢迎的尴尬。一些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政治性太强,没看头。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忽略了民生化视角,导致可读性不强。
时政新闻一般以会议报道居多,乏味、单调、程序性强,在报道中不仅记者采写时感到苦恼,在版面处理中编辑也感到困惑。因此,捕捉并展现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视角非常重要,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切入点,才能最终在报道中赢得主动,吸引读者的目光,才能生动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才能避免做硬邦邦的“传声筒”。同时也显示了记者的业务功底,将记者的个性、水平展示给读者。笔者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多年,主要跑人大和法制办等“口子”。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让枯燥的时政新闻活起来,必须要从掌握的大量素材中,选择好视角,找准角度,让文章具有可读性和影响力。
新闻是给人阅读的,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说,受众越多传播效果越好,影响力越大,因此可读性是读者对时政新闻的必然选择,这就对记者采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那种对读者的感染力量。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就是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如果是读者欲知之内容,那么新闻的文字就算差一点,读者也愿意看下去。如何在内容上吸引读者?笔者认为首先要抓最新鲜的新闻内容。因为从新闻心理学角度讲,读者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读性。
其次突出时代精神,坚持“三贴近”,深化报道内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对时政新闻来说,同样需要增加服务性,新闻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读者的接受条件首要的就是得益。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读报已不仅是为了学习政治,而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增强服务性,也就成为增强时政新闻可读性的内在要求。
好的视角是时政新闻写作的核心。但要做到这点却非常不容易,需要记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较强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新闻敏感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从大量材料中寻找出最重要、百姓最关心的内容,百姓关心自然就达到了传播效果。
那么,好的视角如何具备?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带着思考采写,带着问题采写。比如,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必须善于与领导干部打交道,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会议资料,要从材料背后找新闻,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背景,增强可读性。读者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还想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可以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起到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在补充采访中找不同也是一个好办法,时政新闻同样面临同质化的考验,一个时政新闻,如果所有媒体都是一样的,那么读者看了一家就不会再看第二家,这样的报道是失败的。所以,时政新闻同样需要像社会新闻一样,需要大量的补充采访,让读者了解更多的新信息。此外,跳出新闻写新闻也是增强可读性的一个方法。
笔者认为,即使以上几点都做到了,时政新闻在报道中,还要注意好形式和包装,因为读者阅读新闻,不喜欢那种结构呆板与程式化,求变求新是人们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的写作结构上要有所突破,要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运用多种多样的结构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善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新新闻结构方式,使时政新闻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受到读者欢迎和注意。
(作者:安徽商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