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务管理是当务之急,本文就此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和谐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温暖环境,从而使师生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尊严,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教务 管理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逐渐由精英阶段转为大众化阶段,高校的不断扩招,对教务管理这项普通繁杂而重要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高校教务管理又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的教务管理是指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活动。这个活动能创造一种更大的集体教育力量,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而这管理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教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独立人格,能够不断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最大特征是依靠人性的解放、权利的平等、每个人当家做主的责任感,并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其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做到不遗余力地为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业绩。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是以价值认识为基础的人本管理体系。中国儒家是最重人的,在治国当中的“仁政”、“民本”等方面的政治主张,映照出浓郁的人本理念之光。
人本主义萌芽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戈拉(Potagoras)就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这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也曾这样说过:“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灵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人是有理想,有思维,有意志,有信仰的,以人为本作为代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并且具有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而不遗余力地为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业绩。
二、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1.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一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质,因为他是根据学校教务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其实这也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实质性服务的工作。二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而且是每天或者是随时面临着具体工作事情,如根据培养计划下达教学任务通知书、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师的调课补课、安排课程表、教室借用、考试安排、重修重考的安排和缓考、学生选课、毕业资格审核等等方面。三是高校教务工作涉及每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关系到学校正常工作和教学的开展,所以不能有半点差错,这就要求教务管理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准确无误。
2.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一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固定,流动性比较大。因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事务繁重,对于管理人员要求较高,责任重、压力大,导致人员不固定,并且流动性大,呈无序状态。二是高校对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高校往往只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队伍建设,而对于高校教务管理队伍注重比较少,单纯的觉得学校设施好了,教师队伍强大了,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了,对于普通的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忽略。三是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显得被动,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教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在工作中按照惯例、按照领导指示做事,不多去想问题,导致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型、事务型阶段上,以至于影响高校更好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务管理方法
1.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做好人性化服务意识。做好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在扩招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下降,学生间能力差异很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某些大学生更加娇惯,而且自我管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面都需要自我安排与完成,这就要求教务管理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多做事前性的解释、引导和帮助。如教务管理可以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当教务员助理,进行每周两次利用学习空闲的时间协助参与具体的教务管理工作,并且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完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以此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教务管理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以此加强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系与沟通,以获取他们的有力支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取教务员和辅导员合署办公,从而既方便了与辅导员的沟通,又为学生办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真正营造师生和睦相处的校园环境。
2.制定完善的以人为本的教务管理制度。高校教务管理是协调和稳定教学的有效秩序,调动和维护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卡耐基就曾说过:“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也说过:“人并非天生懒惰,而是追求工作;人不但愿意工作,而且主动承担责任;人在工作中,为了实现目标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可见人性化管理是完善教务管理制度的依据和保障,如果缺乏完善民主的制度就容易走向人治化,就会导致制度缺乏公正性,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放在受支配和管理对象的位置上,学生对教师、对课程几乎没有选择性,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国高校必须完善和制定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通过人性化所营造的和谐、积极的氛围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教务 管理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逐渐由精英阶段转为大众化阶段,高校的不断扩招,对教务管理这项普通繁杂而重要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高校教务管理又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的教务管理是指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活动。这个活动能创造一种更大的集体教育力量,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而这管理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教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独立人格,能够不断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最大特征是依靠人性的解放、权利的平等、每个人当家做主的责任感,并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其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做到不遗余力地为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业绩。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是以价值认识为基础的人本管理体系。中国儒家是最重人的,在治国当中的“仁政”、“民本”等方面的政治主张,映照出浓郁的人本理念之光。
人本主义萌芽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戈拉(Potagoras)就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这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也曾这样说过:“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灵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人是有理想,有思维,有意志,有信仰的,以人为本作为代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并且具有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而不遗余力地为组织不断开拓新的业绩。
二、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1.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一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质,因为他是根据学校教务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其实这也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实质性服务的工作。二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而且是每天或者是随时面临着具体工作事情,如根据培养计划下达教学任务通知书、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师的调课补课、安排课程表、教室借用、考试安排、重修重考的安排和缓考、学生选课、毕业资格审核等等方面。三是高校教务工作涉及每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关系到学校正常工作和教学的开展,所以不能有半点差错,这就要求教务管理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准确无误。
2.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一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固定,流动性比较大。因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事务繁重,对于管理人员要求较高,责任重、压力大,导致人员不固定,并且流动性大,呈无序状态。二是高校对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高校往往只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队伍建设,而对于高校教务管理队伍注重比较少,单纯的觉得学校设施好了,教师队伍强大了,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了,对于普通的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忽略。三是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显得被动,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教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在工作中按照惯例、按照领导指示做事,不多去想问题,导致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型、事务型阶段上,以至于影响高校更好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务管理方法
1.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做好人性化服务意识。做好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在扩招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下降,学生间能力差异很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某些大学生更加娇惯,而且自我管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面都需要自我安排与完成,这就要求教务管理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多做事前性的解释、引导和帮助。如教务管理可以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当教务员助理,进行每周两次利用学习空闲的时间协助参与具体的教务管理工作,并且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完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以此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教务管理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以此加强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系与沟通,以获取他们的有力支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取教务员和辅导员合署办公,从而既方便了与辅导员的沟通,又为学生办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真正营造师生和睦相处的校园环境。
2.制定完善的以人为本的教务管理制度。高校教务管理是协调和稳定教学的有效秩序,调动和维护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卡耐基就曾说过:“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也说过:“人并非天生懒惰,而是追求工作;人不但愿意工作,而且主动承担责任;人在工作中,为了实现目标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可见人性化管理是完善教务管理制度的依据和保障,如果缺乏完善民主的制度就容易走向人治化,就会导致制度缺乏公正性,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放在受支配和管理对象的位置上,学生对教师、对课程几乎没有选择性,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国高校必须完善和制定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通过人性化所营造的和谐、积极的氛围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