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挫折教育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激烈的竞争和种种压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的大学教育。面对诸多的不如意,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要,提高抗挫能力对大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挫折越来越多。教育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已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挫折及挫折教育的含义
  (一)挫折的含义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受到阻碍或干扰,但是无法面对或克服。在心理学上,挫折指的是一种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伤害,主要表现出焦虑不安、沮丧消极等情绪,遇到问题妥协退缩。
  (二)挫折教育的含义
  挫折教育是指让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各种阻碍与干扰,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个体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挫折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功人士不是比我们更聪明,也不是所谓的天才,不是找到了所谓的捷径,而是在生活中善于总结经验,遇到挫折不气馁。在逆境中求生的人,才能明白成功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挖掘潜在的能力。而挫折教育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挫折教育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1)自然因素,是指各种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生老病死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人类一方面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达到完全彻底的认识,另一方面,即便认识了也不可能绝对地征服自然。所以,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人就必然会遇到自然界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挫折也就在所难免,如水土不服,南北气候不适等。
  (2)社会因素,是指来自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些干扰和障碍,如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宗教、社会舆论等等,既包括大的社会环境,也包括学校、社团、家庭等小环境。有的大学新生因无法适应大学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作息方式、新的学习方法、新的校园管理模式,从而感到受挫。此外,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不当,班级和宿舍风气不正,同学关系紧张等都有可能使个体遭受挫折。同自然因素相比,社会因素更易引起挫折,其后果也往往更复杂,更严重。
  2.主观因素,挫折产生的原因中的主观因素即内在原因,是个体自身的一些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材、容貌、生理缺陷及健康情况等所带来的限制。比如,想报考军校却视力受限;想报考美术专业却是色盲;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体育难以达标;由于长相不佳而无法受到异性的青睐等。
  (2)心理因素。是指個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响。如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内向的学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
  影响大学生挫折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自我认识不够。有的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高,目空一切,结果到处碰壁;有的则对自己评价过低甚至自卑,做事畏缩不前,常常因缺乏勇气而错过机遇,错过成功的机会。②自我期望值过高。如有的学生当初报志愿时报得太高,以至于没被第一志愿录取;有的中学时当过班干部,上大学以后却成了一般学生。③心理冲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想法,这些想法往往又彼此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面临困难的选择。如果这种冲突持久、激烈,就会导致挫折。
  二、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产生矛盾、问题,有因为兴趣爱好相同产生的友情,也有因脾气不合适发生的矛盾,凡事没有十全十美。在社会中,产生挫折是必然的。挫折在意志坚强者面前,是成功的垫脚石,而在软弱无能者面前,就可能化为无尽的万丈深渊。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非常必要。挫折教育是通过展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因素,培养人们正确认识、驾驭挫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挫折教育以激励人生,磨炼人生为目的,指导人们自觉挖掘自身潜力,善于处理和战胜各种困难。每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必然会经历挫折和失败,而这一切都为重新开始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是促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抗挫折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结构的完善,战胜前进中的障碍,具有特殊意义。无论你扮演社会中的哪种角色,挫折——都是人生的必修课。人们的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是同对挫折的认识和情感反应密切联系着的。长期的或严重的挫折心理,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面对未来,唯有磨炼意志,提高心理耐受能力,积极参加与社会平等竞争。据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素质的结构,当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如下:通过专门的训练,降低大学生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消除人际敏感性;使大学生形成对刺激的适宜的反应方式。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具体如下: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和现实,了解正确的认识、评价方法;提高对抗压力和困难的能力,通过过度对抗训练,使大学生学会对活动的力量进行分配和投入;掌握成功、失败、挫折调节技术,通过相关训练,形成正确的反应方式;提高对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如合理的发泄和情绪的转移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主要通过人际交往,角色互换,自信训练等,形成高水平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提高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状态。具体如下:提高自信水平,形成乐观的处世态度,表现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三、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建议
  (一)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表现不一,对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一定要对症下药。学生之间各有差异,了解他们各自的行为特征,针对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比如,对于各方面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挫折,使其在磨炼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多鼓励和肯定,从而建立其自信和勇气。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生活就是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一些讲述勇于面对挫折、对待挫折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可以多利用微信、QQ、网络平台等形式及时教育,鼓励学生战胜困难,使学生不畏挫折。启发学生懂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難和挫折,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院团委组建的社团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可行的活动内容,比如户外拓展训练,班级挂上名人警句等。
  (四)构建抗挫折教育的立体网
  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光有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是不够的,也应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进行锻炼。挫折会给学生带来紧张、烦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在集体中会泛起或大或小的波浪。对当今的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炼,使他们懂得如何面对失败与困难,从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五)挫折教育需要适度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标的,而目标必须切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者超越实际,就应该重新修订。目标过高,学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目标过低,学生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容易让学生认为成功不难,结果还是一样,遇到挫折无法面对,容易自暴自弃,走向反面。要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四、挫折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也不行。我们适当地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挫折,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全方位渗透,多渠道推进,才能统一目标,达成共识,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高尔基在谈到文学的目的时说.文学“应该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办法使人类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所需掌握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写作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对于高中英语来说尤其如此.英语本就是一门外来语言,由于缺
"小明滚出去",搞笑的背后,隐含着对于现今语文教学开放性不足的批评与思考。着重点在于开放性,老师要有包容心和学识,给予学生正确的思维思考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标准答案。
向“荒诞大师”致敬1906年4月13日,一名婴儿在爱尔兰诞生,他就是在二十世纪掀起了一股“反戏剧”浪潮的荒诞派戏剧大师萨缪尔·贝克特,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
2008年4月18日,互联网“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中出现了一个帖子,名为“谭静事件最新进展:四名韩国人对媒体自曝谭静坠偻的惊心内幕”,跟帖者多达数百人。
[教学设想]将课文阅读与说话训练、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在老师点拨下.以文本为载体,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
热闹非凡的智能本热背后,云雾重重,并不像其表面看起来那样光鲜亮丽。它究竟是又一个概念泡沫,还是演绎另一个上网本奇迹,这有赖于其商业模式能否成功
【摘 要】《蓝登传》是18世纪著名小说家多比亚斯·乔治·斯摩莱特(1721—1771)的成名之作,这本著作于1961年在杨周翰先生的译介努力下传入中国。国内学者纷纷从文学视域下对这部译作进行剖析解读,然而却鲜有人真正意识到这部作品本质上是一部译作。随着翻译文学地位的提高,笔者试图从这一新的视角展望《蓝登传》研究的新前景。  【关键词】《蓝登传》 翻译文学 杨周翰  一、引言  多比亚斯·乔治·斯摩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的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
尽管本人和成功的企业家无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说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中国,企业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必须要讲政治。”事实上,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中国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