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35毫米画幅影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很可能导致中画幅体系的崩溃”。这种说法给许多想要选择120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么120是否会被单反数码相机所取代?120相机是否还有购买的价值呢?就这个话题,我们邀请了两位不同观点的器材发烧友一论己见。
千万别买120
G2
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关注数码技术的发展,并在购买器材上更加谨慎。尤其选择中画幅相机。
只要你注意一下最近的新产品发布,市面上1100万和1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出现已经很久了。而5年前很多摄影师认为在数码相机到达1500万像素就可以基本和35毫米胶片没有什么差别了,现在成品的出现部分地印证了他们的预测,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数字处理软件水准的提高。当然,严谨的印刷专家认为35毫米胶片实际上可以达到4000万到5000万像素,但在我使用了数台超过1000万像素的相机之后,从我的角度来看,1000-15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机器通过好的输出方式效果已经“非常接近”135相机了,而超过17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很多实际的拍摄中更是可以和传统6×6画幅相机媲美。
原来我还觉得随着数码的发展,中画幅器材受的影响可能要迟缓一些,但现在的一些情况证实我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一些现在的实验品成为商品,丝毫不用怀疑中画幅的产品的生存环境,因为那时候中画幅最大的优势——画质将完全不复存在,反而135的镜头到可以从未来的数码后背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毕竟35毫米镜头因为像场的面积小,所以成像反而容易做得好,而且它们的口径更大,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从理论上说,120画幅的CCD要比135画幅的CCD成像质量更好,但是别忘了,120画幅的CCD的成本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要远远比135画幅的CCD高得多——起码比画幅的差距大得多。随着KODAK宣布全面停止646画幅的数码后背的生产,指望有领头羊开发中画幅数码后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中画幅中能够保留下来的应该是类似617那样的特殊画幅的相机,或者就是ALPA那样具有特别优异影像质量的产品。当然,我相信,即便绝大多数的摄影师会放弃中画幅,你还可以坚持使用胶片的120相机。就像神州五的时代城里还有人骑马一样,毕竟,摄影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需要差异性。
站着说话不腰疼
TT
现如今,数码影像进入实用阶段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但如果它已经可以到达替代胶片的实际应用水平之上,那市场上肯定已经买不着胶片了。而实际上,全画幅的数码相机不用说去和120底片相比,就是135胶片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呢!毕竟影像传感器和化学的胶片是完全不同的。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银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还在发展。数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取代胶片。但从影像品质来看,与胶片仍有着较大的差距。比如胶片有着比数码大得多的宽容度,在数码相机中叫做动态范围。也就是说胶片的层次、锐度以及细节的表现力仍然是数码所无法达到的。1000多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实际上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取代胶片的假象,因为像素的多少只是影响到照片输出的大小,而并非是像素越高,影像素质越好。说到放大,135同样可以放制巨幅照片,虽然颗粒是胶片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对于巨幅照片而言,观看距离完全可以使胶片的颗粒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说数码相机(全画幅传感器单反数码相机)从影像品质上还无法取代135胶片相机。120更无从谈起。
说到120,笔者知道很多已经感染千万像素的摄影朋友急着要买120,为什么啊?就因为数码目前还满足不了他们印刷大幅面照片的具体要求。试想一下:使用数码相机如同参与了胶片的制作,单凭着按动快门的技巧当然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而大面积的摄影胶片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心思,就能简简单单地拍摄出人们已经有了一定观赏标准的高质量照片。
120相机有它独特的好处,135要是能够替代得了120,那120不早成了过去的127了吗?现在使用120的摄影者多数是为了拍摄要求再现影像细节的风光作品,他们连135的底片都看不上,更何况目前不如135的数码相机呢?我坚信数码相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替代胶片,但那是装在傻瓜相机中为我们拍家庭纪念照用的胶片,而不是装在120相机中真正摄影意义的胶片。
千万别买120
G2
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关注数码技术的发展,并在购买器材上更加谨慎。尤其选择中画幅相机。
只要你注意一下最近的新产品发布,市面上1100万和1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出现已经很久了。而5年前很多摄影师认为在数码相机到达1500万像素就可以基本和35毫米胶片没有什么差别了,现在成品的出现部分地印证了他们的预测,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数字处理软件水准的提高。当然,严谨的印刷专家认为35毫米胶片实际上可以达到4000万到5000万像素,但在我使用了数台超过1000万像素的相机之后,从我的角度来看,1000-15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机器通过好的输出方式效果已经“非常接近”135相机了,而超过17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很多实际的拍摄中更是可以和传统6×6画幅相机媲美。
原来我还觉得随着数码的发展,中画幅器材受的影响可能要迟缓一些,但现在的一些情况证实我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一些现在的实验品成为商品,丝毫不用怀疑中画幅的产品的生存环境,因为那时候中画幅最大的优势——画质将完全不复存在,反而135的镜头到可以从未来的数码后背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毕竟35毫米镜头因为像场的面积小,所以成像反而容易做得好,而且它们的口径更大,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从理论上说,120画幅的CCD要比135画幅的CCD成像质量更好,但是别忘了,120画幅的CCD的成本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要远远比135画幅的CCD高得多——起码比画幅的差距大得多。随着KODAK宣布全面停止646画幅的数码后背的生产,指望有领头羊开发中画幅数码后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中画幅中能够保留下来的应该是类似617那样的特殊画幅的相机,或者就是ALPA那样具有特别优异影像质量的产品。当然,我相信,即便绝大多数的摄影师会放弃中画幅,你还可以坚持使用胶片的120相机。就像神州五的时代城里还有人骑马一样,毕竟,摄影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需要差异性。
站着说话不腰疼
TT
现如今,数码影像进入实用阶段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但如果它已经可以到达替代胶片的实际应用水平之上,那市场上肯定已经买不着胶片了。而实际上,全画幅的数码相机不用说去和120底片相比,就是135胶片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呢!毕竟影像传感器和化学的胶片是完全不同的。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银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还在发展。数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取代胶片。但从影像品质来看,与胶片仍有着较大的差距。比如胶片有着比数码大得多的宽容度,在数码相机中叫做动态范围。也就是说胶片的层次、锐度以及细节的表现力仍然是数码所无法达到的。1000多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实际上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取代胶片的假象,因为像素的多少只是影响到照片输出的大小,而并非是像素越高,影像素质越好。说到放大,135同样可以放制巨幅照片,虽然颗粒是胶片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对于巨幅照片而言,观看距离完全可以使胶片的颗粒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说数码相机(全画幅传感器单反数码相机)从影像品质上还无法取代135胶片相机。120更无从谈起。
说到120,笔者知道很多已经感染千万像素的摄影朋友急着要买120,为什么啊?就因为数码目前还满足不了他们印刷大幅面照片的具体要求。试想一下:使用数码相机如同参与了胶片的制作,单凭着按动快门的技巧当然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而大面积的摄影胶片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心思,就能简简单单地拍摄出人们已经有了一定观赏标准的高质量照片。
120相机有它独特的好处,135要是能够替代得了120,那120不早成了过去的127了吗?现在使用120的摄影者多数是为了拍摄要求再现影像细节的风光作品,他们连135的底片都看不上,更何况目前不如135的数码相机呢?我坚信数码相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替代胶片,但那是装在傻瓜相机中为我们拍家庭纪念照用的胶片,而不是装在120相机中真正摄影意义的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