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豆成金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浚县城郊一座旧厂房,已废弃多年,麻雀和野鸽子在这里筑了窝,成排的机器锈迹斑斑,但仍能看出往昔的模样。
   一位叫李官奇的老人,是镇子上的农民,为了这小小的厂房,他的百万家财曾赔个精光,一家人沦落到要捡菜叶度日。
  
  但也在这里,李官奇创造出了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纤维,并实现了产业化。这项发明使他身价过亿,2007年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图1)。
  
  


  (1)丰硕的成果 杰出的贡献
  
  李官奇:国外有些公司想把这个专利买走,我不能卖给他,因为这项技术的专利是中国的,是中国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原创发明。
  在李官奇的新工厂里,用大豆纤维纺成纱,织成布,做成衣服,远销各地。这里的工人都知道,为了大豆纤维,李官奇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而他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民,也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这个故事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
  1968年,因为没钱继续上学,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桑寨村,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果没有奇迹的发生,他会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将干一辈子农活。
  李官奇:父亲和母亲都是每天下地干活,缺了工,挣不上工分,就吃不上饭。
  虽然过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但高中毕业的李官奇仍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不久当上了桑寨村生产队的队长。在同村人的印象里,这个年轻人有点不一般。
  只靠挣工分很难维持一家人生计,村里有人偷偷给面粉厂做箩底赚外快,不久李官奇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没几天,李官奇就发现很多面粉厂因缺少技工,机器没人安装调试,搁置在厂房里。他想如果自己能给他们安装好机器,他们一定会买自己的箩底,于是李官奇找来有关技术书籍自学。没有设备,他就用纸板做实验。不久,一家小面粉厂表示,愿意让他来试试看。
  李官奇:一开始我非常胆怯,怕给人家弄不好,所以干活时非常仔细。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座面粉厂的机器安装完了。
  虽然只是试试看,但他安装的机器运转正常,面粉厂的人不但买了李官奇的箩底,还另外给了他80块钱(图2)。
  
  


  (2)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李官奇:在70年代,一个国家干部每月才五六十块钱,我干了一月,就挣了八九十。人家还管吃,管住。咱在那儿干活,还给咱提开水。觉得自己还行,有了技术,成了技术人,感到自己受到社会尊重。
  自此之后,李官奇出名了,找他组装面粉机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懂一点机械常识,他干脆自己办起了机械制造厂。1982年,在大多数人刚听说“万元户”这个词的时候,李官奇就已经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成了当地的第一个百万富翁。
  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的光景渐渐好起来,李官奇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
  这时的李官奇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安装面粉机了,他开始琢磨着改良粮食机械。他发明的脱毒机可以把豆粕和菜籽中的毒素去掉,将其变成优质饲料。这项发明使李官奇名声大振,不仅在1990年的全国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而且市场反响很好。这下可不得了,这个农民搞发明的劲头儿就更足了。
  李官奇:搞点论文,搞点研究成果鉴定,不转化为生产技术,就不能形成生产力。没人进一步搞出机械设备,并发展成产业化,那不行。
  就在李官奇对自己的发明能力充满自信时,一篇报道让他眼前一亮。虽然他已和大豆豆粕打了很多年交道了,但他却从未听说过用豆粕纺丝的技术。
  李官奇:我知道咱们国内一吨蚕丝是18万块钱,豆饼才两千块钱一吨。从豆饼中能提出将近40%球形蛋白质。两吨多豆饼才值几个钱,而变成一吨丝就值18万,这个附加值多高。
  1991年李官奇建立试验基地。李官奇乐观地估计,自己顶多两年就能发明出豆粕纺纱的技术,但他没有想到,这项研究一搞就是10年。试验越做越难,牵扯的知识面越来越多,10年间,光买书他就花了20万元。
  李官奇:咱没上过大学,有些还不懂得,还买化学辞典、生物化学辞典去查。
  除了大量查阅书籍外,李官奇还自己设计制造各种试验用的设备。10年当中,改进20多次。每次改进工艺就要更新生产设备,每次都要花费七八万元。原来的只能淘汰卖废铁了。
  李官奇:我一共实验了800多次,这些实验花费了几千万元。
  从1935年美国人发明尼龙后,人造纤维已成为世界时装界的宠儿,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只发明了7种人造纤维。一直有人试图从大豆中提取植物蛋白质来纺纱织布,却从未成功过。原因很简单,棉花、丝绸或羊毛的蛋白质分子是线性分子链的结构,很容易纺纱织布。但大豆蛋白质的分子链是球形的,用它来纺丝,很容易断裂。怎样从大豆中提炼可以用来纺纱的纤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图3、4)。
  
  


  (3)线性分子链
  


  (4)球性分子链
  
  预计两年能成功的发明一拖再拖,李官奇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外加贷款总共3800多万元,投入到提取大豆纤维的发明中。到后来,贷款还不上了,一家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昔日的百万富翁这时濒临破产的边缘,一日三餐全靠乡亲们救济。
  孟详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老店镇桑寨村村民):他说奶奶,你给我做点饭,我一会儿到家来。我说那中,你来吧,我给你多做点。
  李官奇:我老伴在濮阳住着,孩子上学走了,她挎着一个篮子到菜市场,就在菜叶子堆里捡一大篮子。那时没油,日子苦得吃不上了,只有盐,煮一煮吃。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那时李官奇的母亲已经70多岁了,老人每天出去拣破烂,用这点儿钱补贴家用。
  李官奇:我孩子不让我母亲拾,我母亲身体很好,她说没事儿,我没事儿。我跟你搭不上手,就去拾破烂。她说咱能多卖一块钱,咱就少作一块钱的难。
  整整两年的时间,李官奇没有钱给工人发工资,很多人都离开了,李官奇的生活艰难维持着。很多人都劝他放弃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发明,但是李官奇有他自己的想法。
  李官奇:投资那么大,熬了那么长时间,感到走到这一步了,舍不得放弃。我又要强,不管多难,要有坚定的志向。
  在一间小屋里,李官奇整整呆了8年,这里既是他的卧室,也是办公室,有时还被当作会议室。即使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他连几十块钱的电扇都买不起,实在熬不过去了,就到院子里去乘会儿凉,然后回屋继续查资料。
  转机终于在1995年出现了,一次,李官奇偶然看见春蚕吐丝,给他一个启示。蚕自身能合成一种生物酶,这种生物酶可以把球形的分子链解开,重新组成线形分子链。由此,李官奇改变思路,开始琢磨制作一种仿效生物酶的试剂(图5)。
  
  


  (5)科学的发现需要细心和严谨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试剂最终被李官奇研制出来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这种试剂,就能从豆粕里抽出非常有韧性的丝了(图6)。
  
  


  (6)来之不易的成果
  
  李官奇:在走不通的时候,一定得多开思路。只一个思路,走不通了,还在那儿硬想,一般搞不成发明。
  经过几次技术改良,1999年,李官奇的大豆纤维抽丝技术已经能够投入工业化生产了,就在这一年,有人听说了这位农民发明家的事情,不请自来地找到了李官奇,想要为他的项目申请专利(图7)。
  
  


  (7)点豆成金,一个农民对人类的贡献
  
  张绍琳(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官奇对科学研究很重视,也很实干,但他对专利问题缺乏认识。
  李官奇:我说我没申请过,我对那也不热乎。他说要是人家照着你这个工艺生产怎么办?我说他生产了,咱再研究呗,他生产一代的,咱生产二代的,咱总比他超前呗。
  张绍琳:李官奇当时给我的回答非常肯定,他说我不申请专利,第一花钱,第二费事。
  张绍琳一再给李官奇解释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实在拗不过她,李官奇就带张绍琳去参观了一下车间。当晚张绍琳就赶回郑州,第三天就完成了专利申请。
  李官奇:1999年9月1日,她给我打电话,说我给你写好申请了,我说那好,谢谢你。就这么一句话。
  作为河南省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中原专利事务所所长,张绍琳还从未见过像李官奇这样不把自己的专利放在心上的发明家。在帮李官奇申请专利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官奇从未询问过专利的进展情况,也从来不主动给事务所打电话。但是在一个冬日的早晨,张绍琳却突然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
  张绍琳:5点多钟,我刚起床,接了一个电话,他说张所长,我是李官奇,我就特别奇怪,我说李总,你怎么这么早给我打电话。
  李官奇偶然得知,一个曾经跟他学徒的人,拿他的技术去申请发明专利,这会儿连授权通知书都收到了,他这才想起了张所长。
  张绍琳:他说我问你一件事,咱们那个专利申请算数不算数。
  李官奇:张所长说有啊,给你申请了。你的资料你也不来拿,你也不管不问。就给你说那一回,你说中,谢谢我,到现在你也不吭,都还在这儿搁着呢,我说我去拿我去拿,那时间,我才重视了。
  张绍琳:大概9点多钟吧,他到我们单位来了,进门就说,张所长我请你吃饭。
  因为李官奇的专利申请比他的学徒早了几个月,就这样,李官奇的专利被保住了。
  张绍琳:刚好在人民大会堂信息发布会的头一天,他拿到了专利证书。在这个会上,很多的外国人都问他,说你这个项目有没有申请专利?这时候李总特别高兴,他当时就像孩子一样,把他那个专利证书高高举起来,说我有专利了,这就是我的专利证书。
  ?李官奇发明的大豆纤维是世界上的第八种人造纤维,用它制作的衣服吸湿性和透气性超过了棉花和真丝,保暖性赶上了羊绒,价格却只有羊绒的二十分之一。李官奇为自己发明的纤维取名为“天绒”。
  2004年,李官奇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天绒”工业化生产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他也被国家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而他的公司也已经发展成为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年产量15000吨的产业集团(图8)。
  
  


  (8)用“天鹅绒”制成的衣服穿起来很舒适
  
  现如今,李官奇夫妇俩都已经60多岁了,他们还是住在桑寨村那栋30年前的小楼里。李官奇的母亲今年已经88岁了,她捡来的废品早已堆满了两间屋子,生活虽然早已好起来了,但老太太仍经常向儿子念叨当年的难处。老伴赵秀亭也没打算在城里买套条件好一些的楼房养老,她要把钱攒起来。凭着她对李官奇的了解,也许哪一天,李官奇又要搞什么费钱的技术发明了。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预言: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最后缔造统一大业的并不是浪漫的楚人,而是天赋不高却最勤奋的秦人。    公元前278年初夏,秦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王出逃,楚几乎亡国。  楚,地处富裕的水乡泽国,一种区别于中原儒家文化的独特哲学,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专家介绍:楚人的哲学是道,楚人生活在南方水网密布的土地上。这是道家产生的一个物质基础。其哲学是从水的一些特性衍生而来的。它认为人生的
期刊
生物的每一种形态。不管看上去多么怪异,都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35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只是一个单细胞,这个生命体形成后,原始生命便出现了。生命体的形态如何是其能否存活的关键。形态对于动物非常重要,它关乎动物能否适应周围环境,能否与其他有机体、同类,或与其他种族共存。  动物的形态千差万别,似乎一个比一个奇怪,一个比一个不合逻辑。穿山甲长得奇形怪状;襞面蝠长相很夸张;大型食蚁兽也很怪异。然而,这些
期刊
河南省温县32岁的王战军,自幼学习陈氏太极。2006年,日本相扑选手向他下战书,希望用相扑技法和他的太极一分高下。  王战军欣然接受来自东瀛的这一挑战(图1)。      (1)陈氏太极高手王战军    2006年6月9日,河南省体育馆人声鼎沸,观众们在等待着一场特别的比武。当参赛的两位选手上场的那一刻,场馆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观众发现,两位选手的体重差距非常大,似乎他们不该出现在同一个赛场上。  
期刊
前言: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位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一个就是东方的张仲景。盖伦提出了实证论,而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这样,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医学体系,逐渐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那么,这两个医学体系能否有机融合,互相补充呢?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
期刊
中国古陶瓷领域,曾有柴、汝、官、哥、定(窑)的说法,柴窑排在首位。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只有少数文献记载,却从没有人见过这种像雨过天睛颜色的瓷器,它似乎变成了一个传说。古陶瓷专家禚振西却找到了柴窑的线索,她说,陕西耀州窑很可能就是柴窑。    20世纪初,柴窑瓷器被誉为“瓷皇”,它是以一位皇帝的名字命名的,这个皇帝是五代后周的世宗柴荣。柴窑就是皇帝的御窑,这种瓷器到底什么模样?它又出自哪里呢?
期刊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技术难度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重点工程。这是一项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讯、着陆场七大系统的特殊工程(图1)。      (1)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性、安全性、可靠性技术难度最大的特殊工程    前苏联在1961年4月12日上午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理想。这一天的清晨,宇航员加加林登上了“东方一号”飞船的座舱,由运载
期刊
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便是勇猛拼搏和激烈对抗。竞技场上到处都有速度的飞翔,力量的击打,身体的冲撞。如何确保运动员“血肉之躯”的安全,从来是体育比赛头等重要的课题。瞧瞧冰球选手们“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那身打扮,简直不亚于太空中的宇航员。当170克重的硬橡胶冰球以每小时160多公里的速度在场上往复弹射,平均体重80多公斤的对手在高速滑行中互相“合理冲撞”时,即使有这些头盔、护胸、护肘、护腿、护裆的全方位
期刊
吉林珲春是我国野生东北虎的重点保护区,近年来,这里老虎下山捕食耕牛的事件越来越频繁,是什么原因让野生东北虎如此接近人类呢?    2008年初,《科技之光》栏目组记者,跟随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组织的科考队,深入长白山腹地,调查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状况。  这是一张拍摄于2007年末老虎捕食耕牛的照片,是通过设置在吉林珲春国家级保护区的红外相机在夜间自动拍摄到的。拍摄到这张照片并没有让专家们感到兴奋,而
期刊
蔚蓝色的辽阔海洋有规律地涨潮退潮。潮涨潮落,周而复始,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有时还会有大潮的到来。钱塘江因特殊的喇叭形入海口,自古以来,每年都会发生著名的“钱塘大潮”,吸引无数人前去争观它那汹涌澎湃,翻滚而来的风采。  是一种什么力量,大到足以搬动海洋?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地球本身,而是月球地心的巨大引力,足以从38万公里远的地方牵动着地球。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它的地心引力横扫过我们星球的表面。当它
期刊
绿茵场上经典的任意球常常成为电视台反复播放的精彩瞬间。随着一记劲射,足球在绕过“人墙”眼看要飞出场外时却又魔幻般拐过弯来直扑球门,这就是神秘莫测、防不胜防的“香蕉球”(图1)。      (1)行踪诡异的“香蕉球”令守门员防不胜防    打从贝利1966年在伦敦世界杯赛中踢出了第一个“美丽的弧线”后,“香蕉球”便成为越来越多大牌球星们的基本功底和拿手好戏。被誉为“万人迷”和“英格兰圆月弯刀”的贝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