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是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5度,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为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扫墓活动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进行。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时间会有一个月之久。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我国广大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一派明朗清秀景致。
清明养生
1、多吃些护肝养肺食物
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另外,清明节气中,可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2、宜温避“发物”
春季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发物会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有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因此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不宜吃酸性食物
因为人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天而日盛,肝气在暮春之际的清明期间可以达到顶峰。此时如果肝气过于旺盛反而容易损伤脾胃。而肝在五味中对应的是“酸”,此时如果再多吃酸性食物,就会不利于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市民应少吃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
清明养生吃什么
1、荠菜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清明节之后,最适宜吃的时令蔬菜之一是荠菜。
荠菜可以降血压、健胃消食、疏通肠胃,治疗胃痉挛、胃溃疡、肠炎等问题。另外,荠菜还具有强筋健骨、明目养肝、润肺和中的作用。荠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铁、磷以及维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适合清明时节食用。
2、螺蛳
清明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此时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以及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3、虾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4、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
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还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清明适宜三类舒缓运动
养生保健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计划!清明时节养生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哦,你们知道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吗?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呢,北方清明节的习俗和南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赶紧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清明三类舒缓运
春季参加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使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再加上春季锻炼时,提高了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了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工作能力气候變化。所以,身体精神手脚利索,不容易疲劳。
1、清明节气养生运动:和缓运动型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对安静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时快时慢,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
2、清明节气养生运动:休闲趣味型
远足、徒步可以练习脚力,带动身体的大循环。对于远足与徒步有一定困难,或是受时间限制的人,可以选择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放风筝。徒步是户外运动中为典型和为普遍的一种。由于徒步行走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3、清明节气养生运动:保健养生型
春练对于年轻朋友而言可能更为简单易行,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习练。
清明节气养生小贴士,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中轻度体育活动。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举家老小集体外出,适当地跑步跳跃,可以疏通冬日的气血积郁,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心胸开阔,心情愉悦,更能使人体正气增强,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要使情绪抑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 清明节气养生起居,夜卧早起怡情养性清明正值阳气生发阶段,虽然气温也逐渐上升,但是仍旧有冷空气袭击的迹象,所以清明养生要注意外邪侵袭,这个阶段久病易复发,有个好睡眠是调养机体的根本,同时,清明节气肝火旺盛,性情发怒容易诱发肝气郁结。清明期间起床后不妨来点舒适的晨练,以增强机体性能,抵御春病。
人们总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了,故常有“俏春寒”之说。其实,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一天的高气温和低气温的平均值)高于10℃,才表示进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都会升到12℃以上。可以这么说,清明到来,春天才真正来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节气养生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清明节气期间不要使情绪抑郁,这样会有损肝脏,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
忌食发物防五种病复发
1、清明节气养生防病:高血压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
2、清明节气养生防病:皮炎
随着气温升高,各种春季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介绍,春季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皮肤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适当外涂防晒剂,以保护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不要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菜、菠菜、莴苣、无花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洗脸时尽量不用热水、碱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3、清明节气养生防病:腹泻
腹泻也是“清明患者”的主力。主要原因是外出时饮食不当,而清明时分气温已经开始升高,容易导致急性肠炎和菌痢。在郊游途中,应少喝或者尽量不喝冰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腹痛或是腹泻影响旅行,更不要在路边摊上买卤制品,春季气温回升,卤制品容易腐烂,细菌滋生速度尤为快。市民一旦出现腹泻,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胃肠药。
4、清明节气养生防病:肝病
春季为肝气旺的时候,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同时,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疡也容易发作。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木性,所以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正当时。抑郁和暴怒易伤肝,所以在春天尤其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负面情绪。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白色如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青色入肝,多吃些青色的食物,对肝脏有好处。
5、清明节气养生防病:哮喘
春天一到,各种花花草草都焕发出新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也让一些特别“敏感”的人遭了殃。春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如果不注意平时的生活细节,很容易复发。所以,一些生活细节必须注意,比如衣服、床上用品好不用羽绒或蚕丝,因为一些哮喘病人对于动物羽毛、蚕丝过敏;注意哮喘发作是否与食物有关,如虾、牛奶、桃子等,应当引起注意;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
综合:民福健康网 日历网
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扫墓活动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进行。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时间会有一个月之久。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我国广大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一派明朗清秀景致。
清明养生
1、多吃些护肝养肺食物
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另外,清明节气中,可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2、宜温避“发物”
春季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发物会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有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因此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不宜吃酸性食物
因为人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天而日盛,肝气在暮春之际的清明期间可以达到顶峰。此时如果肝气过于旺盛反而容易损伤脾胃。而肝在五味中对应的是“酸”,此时如果再多吃酸性食物,就会不利于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市民应少吃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
清明养生吃什么
1、荠菜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清明节之后,最适宜吃的时令蔬菜之一是荠菜。
荠菜可以降血压、健胃消食、疏通肠胃,治疗胃痉挛、胃溃疡、肠炎等问题。另外,荠菜还具有强筋健骨、明目养肝、润肺和中的作用。荠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铁、磷以及维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适合清明时节食用。
2、螺蛳
清明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此时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以及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3、虾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4、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
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还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清明适宜三类舒缓运动
养生保健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计划!清明时节养生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哦,你们知道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吗?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呢,北方清明节的习俗和南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赶紧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清明三类舒缓运
春季参加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使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再加上春季锻炼时,提高了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了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工作能力气候變化。所以,身体精神手脚利索,不容易疲劳。
1、清明节气养生运动:和缓运动型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对安静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时快时慢,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
2、清明节气养生运动:休闲趣味型
远足、徒步可以练习脚力,带动身体的大循环。对于远足与徒步有一定困难,或是受时间限制的人,可以选择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放风筝。徒步是户外运动中为典型和为普遍的一种。由于徒步行走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3、清明节气养生运动:保健养生型
春练对于年轻朋友而言可能更为简单易行,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习练。
清明节气养生小贴士,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中轻度体育活动。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举家老小集体外出,适当地跑步跳跃,可以疏通冬日的气血积郁,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心胸开阔,心情愉悦,更能使人体正气增强,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要使情绪抑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 清明节气养生起居,夜卧早起怡情养性清明正值阳气生发阶段,虽然气温也逐渐上升,但是仍旧有冷空气袭击的迹象,所以清明养生要注意外邪侵袭,这个阶段久病易复发,有个好睡眠是调养机体的根本,同时,清明节气肝火旺盛,性情发怒容易诱发肝气郁结。清明期间起床后不妨来点舒适的晨练,以增强机体性能,抵御春病。
人们总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了,故常有“俏春寒”之说。其实,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一天的高气温和低气温的平均值)高于10℃,才表示进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都会升到12℃以上。可以这么说,清明到来,春天才真正来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节气养生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清明节气期间不要使情绪抑郁,这样会有损肝脏,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
忌食发物防五种病复发
1、清明节气养生防病:高血压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
2、清明节气养生防病:皮炎
随着气温升高,各种春季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介绍,春季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皮肤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适当外涂防晒剂,以保护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不要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菜、菠菜、莴苣、无花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洗脸时尽量不用热水、碱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3、清明节气养生防病:腹泻
腹泻也是“清明患者”的主力。主要原因是外出时饮食不当,而清明时分气温已经开始升高,容易导致急性肠炎和菌痢。在郊游途中,应少喝或者尽量不喝冰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腹痛或是腹泻影响旅行,更不要在路边摊上买卤制品,春季气温回升,卤制品容易腐烂,细菌滋生速度尤为快。市民一旦出现腹泻,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胃肠药。
4、清明节气养生防病:肝病
春季为肝气旺的时候,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同时,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疡也容易发作。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木性,所以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正当时。抑郁和暴怒易伤肝,所以在春天尤其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负面情绪。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白色如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青色入肝,多吃些青色的食物,对肝脏有好处。
5、清明节气养生防病:哮喘
春天一到,各种花花草草都焕发出新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也让一些特别“敏感”的人遭了殃。春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如果不注意平时的生活细节,很容易复发。所以,一些生活细节必须注意,比如衣服、床上用品好不用羽绒或蚕丝,因为一些哮喘病人对于动物羽毛、蚕丝过敏;注意哮喘发作是否与食物有关,如虾、牛奶、桃子等,应当引起注意;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
综合:民福健康网 日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