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设计出培养优秀人才的整体培养方案,其中不仅要制订出科学、先进的课内教学计划,还要注意到课外培养计划即课外学分的认定在贯彻全面素质教育、优化整体培养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的研究实践为例,介绍分析了课外学分实施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外学分
目前关于课外学分的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有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长春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课外学分制度的实践,但由于课外学分涉及面广,考核难度大,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外学分界定与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证和构建课外学分制度的实施与管理体系。
一、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的研究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根据理工科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以落实教育部“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依据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实施了课外学分管理的研究与改革。按照边研究、边改革(实践)、边完善、边建设的方法,由局部到整体、由部分到全面地组织、滚动实施了有关改革措施,逐步实现改革的系统化,构建新武汉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进行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的研究
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要以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观念为指导。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变动频繁,高等教育要改变一次性教育观念为终身教育观念,必须树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观念,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业务素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课外学分的实施与管理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目的,以挖掘教育的深层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根本点。
(二)以三大关系的探讨为核心,探讨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的制定
1、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首要途径,而课外活动则是课内学习和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课外学分的设置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带动课外活动,以课外活动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没有理论教学基础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磨练,课外学分的设置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分强调课外学分,强调学生的“兴趣”,也可能荒废课程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课内学分与课外学分必须有机结合,统一规划,精心设计。
2、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处理课外学分的数量与质量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质量标准。只有强调“质”的标准,才能实现课外学分的导向作用,才能吸引和鼓励学生投人课外的学习与创造活动;而“量”的标准,则主要通过科学设置课外学分项目来实现。
3、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培养规格的一致性,但这并不排除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课外学分,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并不等于削弱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三)以分类、分级、严格考核为原则,研究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1、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别的课外学分,武汉理工大学将由相应的管理部门实行分类认定。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科研、学术论文、资质或资格培训主要由学生所在学院认定;专利技术主要由科研处认定;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主要由竞赛承办部门认定;体育竞赛及水平测试主要由相应的课程归属部门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美育活动由艺术与设计学院管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学生课外学分的汇总与审核等等。
2、分级设置的原则。事实上,不仅不同类别的课外学分的内涵及难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同类别的课外学分也有层面的不同与难易的差别。所以课外学分的管理与设置应当采用分级分层的原则。
3、严格考核的原则。严格考核不仅能体现公平性,也能体现课外学分的价值。为此,在课外学分的设置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执行申报、论证、审批制度,防止课外学分的泛化;同时,在课外学分的考核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质量。
(四)构建创新高效、责权明确、目标清晰、协同有序的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
在实施体系的构建上,学校以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坚持武汉理工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生命,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构建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即本科生“课外8学分”计划。学生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的教育要求出发,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各类竞赛、科技、科研、文艺、体育、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大约几十个种类的课外实践活动,获得课外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地选择参加某些活动,经过努力,在达到一定的要求或标准后,获得相应的学分。根据活动类别的不同,每参加一项活动所得学分从0.5-8个学分不等,课外学分同课内学分每学期同时登入学生成绩单,进入学籍档案。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课外累计积满8个学分者,方允许毕业。除学校规定的课外活动外,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其他活动或集体自行组织活动,经申请批准并核定标准后,学校对所获学分予以承认。
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依照“职能明确、分工合理、团结协作、富有成效”的原则,有关职能部门、学院以及其他校内外有关单位共同制訂出一整套开展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及相应的管理试行办法,对相关活动的实施与学分认定提出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与认定办法,这将进一步规范课外学分的认定和管理。
(五)形成《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试行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课外学分实施办法总则、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细则、课外学分认定、存档、检查、监督、课外学分评分标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申报程序等等。
《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将课外学分的认定依据四级五类的原则划分为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服务)、资质认证、其他活动等五大类项目。对学分类别、项目类别、项目内容、认定标准这四级,以及证明材料和认定单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研究的实践特色与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以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生命,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构建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即本科生“课外8学分”计划。
(一)实践特色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将此作为课外学分取得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观念和行动上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和课堂中心论发出了挑战。
2、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的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把课外学分实施管理办法的改革体系化,建立起以分类、分级、严格考核为原则的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使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4、依据我校特点和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发展前景
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是探索性、实践性、发展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的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更改和发展。
1、课外学分应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要研究如何分类制定课外学分实施标准的问题,也是课外学分如何分类更有科学性?如何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如何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2、课外学分的研究要贯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本项目成果是在其他高校课外学分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这是一个阶段研究成果。本研究下一步重点应转入阶段研究成果在指导实践应用工作,取得实践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完善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及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外学分实施办法应形成定期的修改制度。应该通过对课外学分管理制度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应建立定期完善规范相关文件的清理、修改制度,应及时吸收深化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丰富、充实和修改相关内容。
4、发扬实事求是的学术科技精神,把课外学分管理制度建设成为培养青年学生追求科学、探索真知的孵化器。继续积极引进新的课外学分管理机制,加大创新力度,使大学生课外活动在层次上继续提升、在质量上继续提高、在影响上继续扩大。
5、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对课外学分管理制度在大学教学管理体系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完善各种配套措施,促进高素质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系化、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努力为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德军.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4(3).
2、何昌珏,周学锋.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1).
3、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EB/OL].http://hsce.xjtu.edu.cn/student/show.php?id=80.
(作者單位:安江涛,武汉理工大学团委;金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外学分
目前关于课外学分的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有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长春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课外学分制度的实践,但由于课外学分涉及面广,考核难度大,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外学分界定与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证和构建课外学分制度的实施与管理体系。
一、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的研究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根据理工科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以落实教育部“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依据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实施了课外学分管理的研究与改革。按照边研究、边改革(实践)、边完善、边建设的方法,由局部到整体、由部分到全面地组织、滚动实施了有关改革措施,逐步实现改革的系统化,构建新武汉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进行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的研究
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要以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观念为指导。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变动频繁,高等教育要改变一次性教育观念为终身教育观念,必须树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观念,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业务素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课外学分的实施与管理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目的,以挖掘教育的深层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根本点。
(二)以三大关系的探讨为核心,探讨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的制定
1、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首要途径,而课外活动则是课内学习和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课外学分的设置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带动课外活动,以课外活动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没有理论教学基础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磨练,课外学分的设置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分强调课外学分,强调学生的“兴趣”,也可能荒废课程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课内学分与课外学分必须有机结合,统一规划,精心设计。
2、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处理课外学分的数量与质量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质量标准。只有强调“质”的标准,才能实现课外学分的导向作用,才能吸引和鼓励学生投人课外的学习与创造活动;而“量”的标准,则主要通过科学设置课外学分项目来实现。
3、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培养规格的一致性,但这并不排除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课外学分,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并不等于削弱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三)以分类、分级、严格考核为原则,研究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1、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别的课外学分,武汉理工大学将由相应的管理部门实行分类认定。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科研、学术论文、资质或资格培训主要由学生所在学院认定;专利技术主要由科研处认定;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主要由竞赛承办部门认定;体育竞赛及水平测试主要由相应的课程归属部门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美育活动由艺术与设计学院管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学生课外学分的汇总与审核等等。
2、分级设置的原则。事实上,不仅不同类别的课外学分的内涵及难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同类别的课外学分也有层面的不同与难易的差别。所以课外学分的管理与设置应当采用分级分层的原则。
3、严格考核的原则。严格考核不仅能体现公平性,也能体现课外学分的价值。为此,在课外学分的设置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执行申报、论证、审批制度,防止课外学分的泛化;同时,在课外学分的考核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质量。
(四)构建创新高效、责权明确、目标清晰、协同有序的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
在实施体系的构建上,学校以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坚持武汉理工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生命,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构建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即本科生“课外8学分”计划。学生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的教育要求出发,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各类竞赛、科技、科研、文艺、体育、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大约几十个种类的课外实践活动,获得课外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地选择参加某些活动,经过努力,在达到一定的要求或标准后,获得相应的学分。根据活动类别的不同,每参加一项活动所得学分从0.5-8个学分不等,课外学分同课内学分每学期同时登入学生成绩单,进入学籍档案。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课外累计积满8个学分者,方允许毕业。除学校规定的课外活动外,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其他活动或集体自行组织活动,经申请批准并核定标准后,学校对所获学分予以承认。
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依照“职能明确、分工合理、团结协作、富有成效”的原则,有关职能部门、学院以及其他校内外有关单位共同制訂出一整套开展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及相应的管理试行办法,对相关活动的实施与学分认定提出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与认定办法,这将进一步规范课外学分的认定和管理。
(五)形成《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试行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课外学分实施办法总则、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细则、课外学分认定、存档、检查、监督、课外学分评分标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申报程序等等。
《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将课外学分的认定依据四级五类的原则划分为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服务)、资质认证、其他活动等五大类项目。对学分类别、项目类别、项目内容、认定标准这四级,以及证明材料和认定单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研究的实践特色与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以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生命,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构建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即本科生“课外8学分”计划。
(一)实践特色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将此作为课外学分取得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观念和行动上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和课堂中心论发出了挑战。
2、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的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把课外学分实施管理办法的改革体系化,建立起以分类、分级、严格考核为原则的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体系,使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4、依据我校特点和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发展前景
课外学分实施与管理是探索性、实践性、发展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的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更改和发展。
1、课外学分应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要研究如何分类制定课外学分实施标准的问题,也是课外学分如何分类更有科学性?如何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如何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2、课外学分的研究要贯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本项目成果是在其他高校课外学分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武汉理工大学课外学分实施办法,这是一个阶段研究成果。本研究下一步重点应转入阶段研究成果在指导实践应用工作,取得实践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完善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及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外学分实施办法应形成定期的修改制度。应该通过对课外学分管理制度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应建立定期完善规范相关文件的清理、修改制度,应及时吸收深化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丰富、充实和修改相关内容。
4、发扬实事求是的学术科技精神,把课外学分管理制度建设成为培养青年学生追求科学、探索真知的孵化器。继续积极引进新的课外学分管理机制,加大创新力度,使大学生课外活动在层次上继续提升、在质量上继续提高、在影响上继续扩大。
5、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对课外学分管理制度在大学教学管理体系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完善各种配套措施,促进高素质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系化、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努力为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德军.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4(3).
2、何昌珏,周学锋.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1).
3、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EB/OL].http://hsce.xjtu.edu.cn/student/show.php?id=80.
(作者單位:安江涛,武汉理工大学团委;金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