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性价值.方法:抽选于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接受骨折内固定术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并纳入甲组,再择取同时段接受相同术式治疗但未出现术后感染患者共46例纳入乙组,同时段进行常规体检受检对象共60例纳入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3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甲组预后情况.结果: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年龄超过60岁、开放性骨折、糖尿病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危险因素(P<0. 05);甲组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乙组、对照组(P<0. 05);38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均无死亡,其中接受2次手术有30例,余下8例患者应用常规抗菌、引流治疗,7例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肌肉萎缩现象.结论:年龄超过60岁、吸烟、开放性骨折、糖尿病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2次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对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严重胸部创伤致AL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骨折
火焰燃烧诊断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而且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燃烧诊断系统都有不稳定、实时性差、识别率低的缺点。而实现炉膛火焰状态的实时监控准确判断以及燃烧诊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