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抗争与压力型司法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的被害人抗争形态多样,有一种由弱到强的梯度变化,因具体案件性质、惩罚方式、犯罪的严重程度、对被害人伤害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影响与决定抗争力度的维度是多方面的。被害人抗争的用意在于给司法机关施压,一旦抗争产生效果,刑事司法的压力即明显升级,其直接后果是形成一种独特的司法形态——压力型司法。被害人抗争不能成为束缚司法运作的手段,现代司法应当理性对待与处理被害人抗争的问题。
其他文献
神职人员群体是理解和分析基督教信仰实践的关键,其思想和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甚至决定了基督教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状况。神职人员的身份认同在经历了一个宗教内在
竞争激烈的住房市场催生了一种“壮观”的建筑方式:采用高度渲染的国标和表面,取代了以前常用的简单图形。该展馆于2012完成设计,是一个栖息在动态玻璃板上的象形体。透过透明的
当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显然不是各民族文化对所处生态系统适应的产物,而是众多民族对资源消费单一化趋同的结果。因此,要缓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医疗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但基本医疗服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出现“受益幻觉”问题,其源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因此应建立“健康医疗服务
沃特斯楼是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家,今年夏天将会部分拆除和重新修建,在这栋楼的重要历史时刻,本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栋楼的生命周期和在我们记忆中的角色定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