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高职学生体育素质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从规范课堂、关注个体、调动经验和体验成功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场景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具有可操作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高职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必须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变“要我动”为“我要动”,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过程。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任务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运动技能和提升身体素质的狭隘目的上,更还应该拓展视野,关注高职学生体育积极性的培养,并以此为动力,形成自我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照,学生的体育分数已经纳入了中考成绩的总分。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是规定考什么学生就练什么,甚至出现初一的学生就开始练习垫软式排球、投掷实心球等中考体育项目,许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素质并未得有效的发展。带着这样态度惯性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往往会认为上体育课无非就是玩玩而已,只是女生是休闲的玩,男生是放肆的玩罢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是激情和理智的统一、身体和精神的统一,如何科学艺术地调动好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通过最优化组合发挥出最大的发展效能?这是我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建立学生的课堂规范
开阔的空间、自由的状态,是体育课堂的优势还是缺陷?我觉得关键要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抓手,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现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场地布置及器材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人”的精、气、神的组织调动工作,而由外而内进入学习角色和状态的首要环节是课堂规范的建立和执行。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仅要先做到,而且必须要做优秀。体育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形象气质符号,在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诸方面上成为学生的模仿范型,以期待学生在严格要求下和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教育影响。例如教师上课提前到位,学生就会不迟到操场;教师上课着装规范,学生就会不牛仔皮鞋;教师上课口令响亮,学生就会不精神萎靡;因此要建立学生的课堂规范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做到率先示范,当然,说到底这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体现。
建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规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就要用心、有序地做好规范养成的训练。我坚持在学期初把此项工作作为重头来抓,如:开学起始课上作好规范交代,不仅让高职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知其所以然;前两个星期,课前通过体育委员加以提醒,让学生逐步学会在外部管理下按规范行事的习惯;一个月后,在和学生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必要的惩罚措施,迫使个别学生不得不依照规范行事。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上体育课的模样,并在此过程中,厘清对体育的认识,端正对体育的态度。
体育课堂规范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共同执行的行为要求,其目的就在于在组织教学的环节上,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岗、在位、在状态,从外在的服饰整齐、声音洪亮,到内在的聚精会神、精神饱满,人人都愿意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去,在运动的力与美中,感受体育特有的魅力。
二、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传统体育教学带有极强的军事模式,老师统一指挥,学生统一行动,教师成了学生的主宰者和指挥棒,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遏制,这对于身心能量都处在较高水平的高职学生来说,会产生较大的不爽不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去破解体育统一标准和学生个别差异的难题。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特点来到体育课上,面对高职学生身上难以改变的先天素质,如性别差异、体形差异、性情差异等等,在体育课上,教师除了集体整队、技术要领这样一些“规定动作”外,还要腾出一些空间,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就着自己身心发展的基础,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样的“自选动作”也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对体育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反之,我们更应该要有等待的耐心,不急于求成,通过降低动作难度,安排诱导练习,设计分解练习等,让这部分同学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例如考核投掷实心球,高大体壮者随手一投就是满分,瘦小体弱者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难以及格。按照一般的评价方法,我们只需看终端结果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每个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却是不尽相同的。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总会特别留心,或调整原有的练习节奏,或给与具体的方法指导,化难以达成的大任务为拾级而上的小目标,尤其注意这部分学生在投掷技术上的辅导学习,在总分评价中,强化他们通过努力能做到的技术的质的指标,弱化他们由于身体力量局限的量的指标,总分成绩中要素比重的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有意义,还能同时感受到有意思。
三、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一直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难题,因为体育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必要的讲解又是动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所以讲什么?怎么讲?不仅是科学性问题,更是艺术性问题。有的老师讲解过于专业化,学生索然无味兴致全无;有的老师讲解过于云雾里,学生不知所措难以理解。可见重要的是要讲得到位又有味。
体育教师的课堂讲解要尽最大可能联系高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他们独特的经历、追逐的时尚、聊天的话题等等,以他们的已知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走向未知,帮助学生迅速地建立头脑中的运动表象,以指导自己的动作技能练习。这样的教学由于贴近学生实际,师生积极互动,就便于我们达到期待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备课环节中,需要我们要花时间、动脑筋,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他们理解中的困难之处、迷惑之处和混淆之处,并设计突破教学难点的工作步骤,而这正是我们进行有效体育教学的积极探索。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讲解摆动动作要领时,强调身体要像弹簧那样先拉伸然后压缩,拉伸的越充分、压缩的越紧,瞬间爆发的弹性越大,通过打比方,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技术要领。同时,我还借用学生平时伸懒腰的样子,要求他们用心体会自己身体充分伸展、脚后跟离地的状态,并提醒手臂向上伸直举起来,这样反复训练后,大部分同学的动作练习就水到渠成了。再如在游泳的“闷水”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是请同学先回忆测肺活量的过程,二是请同学模拟测肺活量,三是同学在讨论后试着用语言概括吸气、屏气(3到5秒)、吹气的呼吸三部曲,四是组织学生依据总结的呼吸三部曲进行数次练习,五是要求同学将脸埋入盛水的盆里进行反复模拟,六是组织学生在游泳池里进行训练。在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中,大大提高了学生游泳学习的效率。
四、强化学生的成就体验
高职学生处在青年初期,有着强烈的通过被他人肯定继而获得自我肯定的欲望,多数同学以往学业不够出众,更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理解和尊重,这就涉及到学生学业评价的问题。当我们走出过去仅限于从测试成绩来进行评价的误区后,如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真心实意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而由此获得的自信心则是高职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以往学生体育分数,是根据规定的考核指标,通过各种身体素质测试后的结果来确定的。多元性评价更强调过程和发展的元素,我在实际教学中,将原来身体素质测试在分数中的比重调整为40%,将平时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比重调整为60%。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激励了相当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尽管身体素质较差,技术水平也一般,但只要有愿意锻炼的心向,只要积极地动起来,就能享受体育课堂带给他们的运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体态语言,如微笑、点头、拍肩、鼓掌,但这样的评价要及时、不过头;可以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评价,如“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但这样的评价要动情、不随意;还可以用期待性指导来评价,如“跳的不错,如果腿摆动的幅度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来鼓励学生,但这样的评价要到位、不笼统。
高职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来源于在教师鼓励下,自己身体付出达到预设目标后带来的心灵愉悦,这样的自我效能感,符合生命的科学发展观,即在学校学习中获得受用一生素质品质:自信、挑战、努力和坚持,这也是体育教学对人终身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高职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必须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变“要我动”为“我要动”,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过程。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任务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运动技能和提升身体素质的狭隘目的上,更还应该拓展视野,关注高职学生体育积极性的培养,并以此为动力,形成自我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照,学生的体育分数已经纳入了中考成绩的总分。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是规定考什么学生就练什么,甚至出现初一的学生就开始练习垫软式排球、投掷实心球等中考体育项目,许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素质并未得有效的发展。带着这样态度惯性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往往会认为上体育课无非就是玩玩而已,只是女生是休闲的玩,男生是放肆的玩罢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是激情和理智的统一、身体和精神的统一,如何科学艺术地调动好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通过最优化组合发挥出最大的发展效能?这是我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建立学生的课堂规范
开阔的空间、自由的状态,是体育课堂的优势还是缺陷?我觉得关键要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抓手,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现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场地布置及器材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人”的精、气、神的组织调动工作,而由外而内进入学习角色和状态的首要环节是课堂规范的建立和执行。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仅要先做到,而且必须要做优秀。体育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形象气质符号,在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诸方面上成为学生的模仿范型,以期待学生在严格要求下和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教育影响。例如教师上课提前到位,学生就会不迟到操场;教师上课着装规范,学生就会不牛仔皮鞋;教师上课口令响亮,学生就会不精神萎靡;因此要建立学生的课堂规范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做到率先示范,当然,说到底这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体现。
建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规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就要用心、有序地做好规范养成的训练。我坚持在学期初把此项工作作为重头来抓,如:开学起始课上作好规范交代,不仅让高职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知其所以然;前两个星期,课前通过体育委员加以提醒,让学生逐步学会在外部管理下按规范行事的习惯;一个月后,在和学生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必要的惩罚措施,迫使个别学生不得不依照规范行事。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上体育课的模样,并在此过程中,厘清对体育的认识,端正对体育的态度。
体育课堂规范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共同执行的行为要求,其目的就在于在组织教学的环节上,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岗、在位、在状态,从外在的服饰整齐、声音洪亮,到内在的聚精会神、精神饱满,人人都愿意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去,在运动的力与美中,感受体育特有的魅力。
二、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传统体育教学带有极强的军事模式,老师统一指挥,学生统一行动,教师成了学生的主宰者和指挥棒,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遏制,这对于身心能量都处在较高水平的高职学生来说,会产生较大的不爽不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去破解体育统一标准和学生个别差异的难题。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特点来到体育课上,面对高职学生身上难以改变的先天素质,如性别差异、体形差异、性情差异等等,在体育课上,教师除了集体整队、技术要领这样一些“规定动作”外,还要腾出一些空间,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就着自己身心发展的基础,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样的“自选动作”也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对体育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反之,我们更应该要有等待的耐心,不急于求成,通过降低动作难度,安排诱导练习,设计分解练习等,让这部分同学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例如考核投掷实心球,高大体壮者随手一投就是满分,瘦小体弱者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难以及格。按照一般的评价方法,我们只需看终端结果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每个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却是不尽相同的。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总会特别留心,或调整原有的练习节奏,或给与具体的方法指导,化难以达成的大任务为拾级而上的小目标,尤其注意这部分学生在投掷技术上的辅导学习,在总分评价中,强化他们通过努力能做到的技术的质的指标,弱化他们由于身体力量局限的量的指标,总分成绩中要素比重的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有意义,还能同时感受到有意思。
三、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一直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难题,因为体育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必要的讲解又是动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所以讲什么?怎么讲?不仅是科学性问题,更是艺术性问题。有的老师讲解过于专业化,学生索然无味兴致全无;有的老师讲解过于云雾里,学生不知所措难以理解。可见重要的是要讲得到位又有味。
体育教师的课堂讲解要尽最大可能联系高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他们独特的经历、追逐的时尚、聊天的话题等等,以他们的已知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走向未知,帮助学生迅速地建立头脑中的运动表象,以指导自己的动作技能练习。这样的教学由于贴近学生实际,师生积极互动,就便于我们达到期待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备课环节中,需要我们要花时间、动脑筋,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他们理解中的困难之处、迷惑之处和混淆之处,并设计突破教学难点的工作步骤,而这正是我们进行有效体育教学的积极探索。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讲解摆动动作要领时,强调身体要像弹簧那样先拉伸然后压缩,拉伸的越充分、压缩的越紧,瞬间爆发的弹性越大,通过打比方,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技术要领。同时,我还借用学生平时伸懒腰的样子,要求他们用心体会自己身体充分伸展、脚后跟离地的状态,并提醒手臂向上伸直举起来,这样反复训练后,大部分同学的动作练习就水到渠成了。再如在游泳的“闷水”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是请同学先回忆测肺活量的过程,二是请同学模拟测肺活量,三是同学在讨论后试着用语言概括吸气、屏气(3到5秒)、吹气的呼吸三部曲,四是组织学生依据总结的呼吸三部曲进行数次练习,五是要求同学将脸埋入盛水的盆里进行反复模拟,六是组织学生在游泳池里进行训练。在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中,大大提高了学生游泳学习的效率。
四、强化学生的成就体验
高职学生处在青年初期,有着强烈的通过被他人肯定继而获得自我肯定的欲望,多数同学以往学业不够出众,更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理解和尊重,这就涉及到学生学业评价的问题。当我们走出过去仅限于从测试成绩来进行评价的误区后,如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真心实意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而由此获得的自信心则是高职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以往学生体育分数,是根据规定的考核指标,通过各种身体素质测试后的结果来确定的。多元性评价更强调过程和发展的元素,我在实际教学中,将原来身体素质测试在分数中的比重调整为40%,将平时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比重调整为60%。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激励了相当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尽管身体素质较差,技术水平也一般,但只要有愿意锻炼的心向,只要积极地动起来,就能享受体育课堂带给他们的运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体态语言,如微笑、点头、拍肩、鼓掌,但这样的评价要及时、不过头;可以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评价,如“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但这样的评价要动情、不随意;还可以用期待性指导来评价,如“跳的不错,如果腿摆动的幅度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来鼓励学生,但这样的评价要到位、不笼统。
高职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来源于在教师鼓励下,自己身体付出达到预设目标后带来的心灵愉悦,这样的自我效能感,符合生命的科学发展观,即在学校学习中获得受用一生素质品质:自信、挑战、努力和坚持,这也是体育教学对人终身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