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小学条件性资源相对缺乏,但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传统。农村小学应结合自身的条件,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综合活动课程资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把握校内现有资源,整合校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挖掘地方特有资源,体现农村特色。
《国家基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其内容涉及到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等方面。这些特点和内容就决定了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和仅有的指导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课程资源的依赖性比其它课程更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要在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中,探寻一切有可能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并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策略探究,以期能够为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启示与实用性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能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或能够为学校课程提供参考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也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来源,《国家基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善于开发利用开发各种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从课程资源区域上划分,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内部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的已有的基础设施、物质景观、人文景观等,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网络教室;学校校园文化、校内的教师和学生、班级体;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讲座讨论等。校外课程课程资源又可分为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两大类,家庭课程资源会潜移默化地设渗透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如家里订阅的报刊杂志、电脑等,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学利用好家庭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种社会及文化资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大后方。
(二)从课程资源资源功能性上划分,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课程设置可直接依赖的或能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材料,如:知识经验、学习策略、情绪情感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直接形成课程的材料,但对课程的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如:教学设备和环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
(三)从课程资源形态上划分,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是指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课程资源,如:文化古迹、自然景观、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存在的资源,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等。
从以上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综合活动实践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和学校中,也不是仅仅指能看的见摸得着的材料。农村小学在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从多方面考虑。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不足与优势
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的配备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农村地区地域开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传统。要想开发和利用好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必须认清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与优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就条件性课程资源而言,我国课程资源分布情况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比中西部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3]由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小学投入的经费不足,农村小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没有先进图书馆、实验室,没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计算机设备有限,网络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应用。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师资水平较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足。这些“硬伤”无疑都制约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但我们也不要忘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活动的场地安排,空间布置,主题的选择这些都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村的广阔的土地、山川河流,茂密的森林,淳朴的乡情,这些独特的乡土资源是城市学校所望尘莫及的。农村还有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和广阔的生产劳动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得天独厚,这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小学综合活动课程资源既有不足又有自身的优势。农村小学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搞好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生长点,同时也对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和挑战。教师是农村小学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发现身边有价值的综合活动课程资源,并指导学生利用好这些活动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生成性的课程其设计与实施比其它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农村小学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活动主题。
(二)把握校内现有资源,整合校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在农村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更突出。农村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把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农村小学里的教师、花草树木以及劳动基地,校园设施都是课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中的人力资源也是丰富的,教师的生活态度和专业特长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的有效课程资源。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广泛多样,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共同支持。家庭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学生家庭中蕴藏着宝贵的课程资源。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数都是种植的好手、生产的能手,有家长的支持学生就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比如说开展以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为主题的活动,家长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邻里之间的相处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契机。
学校周围还存在着丰富的社区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农村地区,大都会有集中的种植区、养殖区等等,这些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来源。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设计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农村社区中不乏有些社会生活经验丰富,有着某项特殊才能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所见所闻,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三)挖掘当地特有资源,体现农村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在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农村地区天然旅游资源丰富,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我是家乡小导游”的活动课,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加以归纳整理,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具有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都是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都是课开发利用的素材性资源。有的地方剪纸艺术学生可在“民间故事”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可在“民俗”感悟淳朴的乡情。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寻访家乡的文化》可立足于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家乡的饮食文化及服饰特点以及家乡的传统工艺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学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处于薄弱的地位,新课程改革需要农村学校的参与,否则将是不完整的改革。[4]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直接关系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与实施,乃至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有效地展开。农村小学不应该“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是要要立足实际,认清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切实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积极从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只要有善于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样精彩。
参考文献:
[1]钟启全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范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教育科学研究.2002(3)
[3]吴天武.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4)
[4]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雪(1986—),女,山东临沂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小学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
《国家基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其内容涉及到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等方面。这些特点和内容就决定了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和仅有的指导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课程资源的依赖性比其它课程更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要在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中,探寻一切有可能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并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策略探究,以期能够为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启示与实用性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能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或能够为学校课程提供参考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也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来源,《国家基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善于开发利用开发各种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从课程资源区域上划分,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内部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的已有的基础设施、物质景观、人文景观等,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网络教室;学校校园文化、校内的教师和学生、班级体;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讲座讨论等。校外课程课程资源又可分为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两大类,家庭课程资源会潜移默化地设渗透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如家里订阅的报刊杂志、电脑等,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学利用好家庭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种社会及文化资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大后方。
(二)从课程资源资源功能性上划分,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课程设置可直接依赖的或能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材料,如:知识经验、学习策略、情绪情感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直接形成课程的材料,但对课程的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如:教学设备和环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
(三)从课程资源形态上划分,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是指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课程资源,如:文化古迹、自然景观、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存在的资源,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等。
从以上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综合活动实践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和学校中,也不是仅仅指能看的见摸得着的材料。农村小学在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从多方面考虑。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不足与优势
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的配备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农村地区地域开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传统。要想开发和利用好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必须认清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与优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就条件性课程资源而言,我国课程资源分布情况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比中西部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3]由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小学投入的经费不足,农村小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没有先进图书馆、实验室,没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计算机设备有限,网络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应用。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师资水平较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足。这些“硬伤”无疑都制约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但我们也不要忘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活动的场地安排,空间布置,主题的选择这些都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村的广阔的土地、山川河流,茂密的森林,淳朴的乡情,这些独特的乡土资源是城市学校所望尘莫及的。农村还有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和广阔的生产劳动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得天独厚,这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小学综合活动课程资源既有不足又有自身的优势。农村小学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搞好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生长点,同时也对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和挑战。教师是农村小学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发现身边有价值的综合活动课程资源,并指导学生利用好这些活动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生成性的课程其设计与实施比其它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农村小学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活动主题。
(二)把握校内现有资源,整合校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在农村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更突出。农村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把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农村小学里的教师、花草树木以及劳动基地,校园设施都是课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中的人力资源也是丰富的,教师的生活态度和专业特长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的有效课程资源。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广泛多样,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共同支持。家庭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学生家庭中蕴藏着宝贵的课程资源。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数都是种植的好手、生产的能手,有家长的支持学生就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比如说开展以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为主题的活动,家长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邻里之间的相处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契机。
学校周围还存在着丰富的社区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农村地区,大都会有集中的种植区、养殖区等等,这些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来源。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设计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农村社区中不乏有些社会生活经验丰富,有着某项特殊才能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所见所闻,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三)挖掘当地特有资源,体现农村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在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农村地区天然旅游资源丰富,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我是家乡小导游”的活动课,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加以归纳整理,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具有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都是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都是课开发利用的素材性资源。有的地方剪纸艺术学生可在“民间故事”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可在“民俗”感悟淳朴的乡情。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寻访家乡的文化》可立足于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家乡的饮食文化及服饰特点以及家乡的传统工艺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学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处于薄弱的地位,新课程改革需要农村学校的参与,否则将是不完整的改革。[4]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直接关系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与实施,乃至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有效地展开。农村小学不应该“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是要要立足实际,认清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切实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积极从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只要有善于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样精彩。
参考文献:
[1]钟启全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范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教育科学研究.2002(3)
[3]吴天武.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4)
[4]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雪(1986—),女,山东临沂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小学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