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濮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分析基层中心建设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与措施,以期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共享工程;现状;问题;措施;新农村建设;河南濮阳
中图分类号 G25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95-03
Exploration on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roject of Puyang City in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SONG Fu-lan
(Library of Pu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Puyang Henan 457000)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uyang city grassroot service center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and the practice of servicing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grassroot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were analyzed,feasible solutions and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Key words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measures;new countryside constraction;Puyang Henan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性创新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建设,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举措[1-3]。该工程主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依托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立基层服务点,以卫星、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1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现状
濮阳市辖5个县1个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华龙区),目前均建立了共享工程支中心,共享工程实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1.1 组织保障方面
文化共享工程能够改变农村文化生活贪乏的现状,使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濮阳市委、市政府2007年建立了共享工程支中心,成立了濮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濮阳市文化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主管领导担任,其成员包括各县(区)文化局局长、市文化局各科室长、局属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成立主管机构后,对该小组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随后,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本区域内的领导小组,并拟定工作规划。各级支中心设在图书馆,由图书馆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1.2 经费投入方面
截至2010年底,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由中央财政及濮阳市各级政府逐年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达1 006.24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市支中心建设,981.24万元用于基层服务点建设。各级专项资金的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效地促进濮阳市共享工程的健康发展。
1.3 网点建设方面
濮阳市建立市级支中心1个,该中心安装卫星接收系统,配备投影设备1套、专用服务器1台和计算机7台,初步具备运用卫星接收系统接收国家中心投放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其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具有100 Mbps的局域网宽带,10 Mbps的互联网出口宽带。建立县级支中心6个,每个支中心建设费用为68万元,且已经全部到位,支中心硬件配置工作已经完成且健康运行。2007年中央出资,省、市、县3级配套资金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濮阳市上下联动,整合资源,顺利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接,开通了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专题栏目,实现了远程教育资源库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库互联互通。推广和应用文化共享工程基于互联网的IPTV建设模式——“宽带网络 机顶盒 电视机”,其辐射面积迅速增加。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村乡镇基层服务点2 973个,覆盖率已达100%。2010年底,濮阳市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文化厅的要求,对2 734个基层服务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增加电脑或投影仪,使之由基本型升级为扩展型。
1.4 资源建设方面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发展原则,将图书馆作为发展平台,以建设地方特色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为切入点,在接收国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配送的数字资源的同时积极自建数字资源。目前,共享工程濮阳市支中心已接收国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配送的数字光盘818 GB,自建数字光盘50 GB,内容包括影视、戏曲、文艺晚会、农业科技、城镇务工技术等,逐步形成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库。2011年初,濮阳市各县级支中心接受国家共享工程中心下发的县级数字图书馆移动硬盘,丰富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使县级图书馆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真正发挥了作用。由此带动县级图书馆的发展,使其具备普遍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5 队伍建设方面
全市各级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已配备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专兼职人员21人,其中大专以上20名,中专1名。为了提高文化共享工程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河南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的培训。濮阳市支中心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市委组织部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开展了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超过3 000名,培训效果良好,基层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数字化文化资源的管理操作技能[4-6]。
2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7月,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与濮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并后,整合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仅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而且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医疗保健知识,为农民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障。清丰县大屯乡裴营村广大群众通过收看农业养殖节目,及时了解和掌握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市场供求信息,促进了当地养鸡业的发展。全村蛋鸡养殖户近100户,养殖蛋鸡19万只,可实现年产值80万元。贾枣格村群众通过观看远程教育和共享工程节目,不仅掌握了新的蘑菇种植技术,而且进一步了解外地产销信息。在乡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走“基地+农户+市场”的路子,以点带面,规模发展。目前,该基地已经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117座,并辐射带动周边村食用菌发展,年总收入逾150万元。
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各级支中心还利用先进的投影设备,积极开展共享工程“五走进”活动,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及时送到社区、农村、学校、军营、企业的广大群众身边,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市的各个角落。走进农村是濮阳市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市支中心为清丰县五仙镇送去的农业科技信息,使农民开阔了发展思路,掌握了市场和致富技术等方面信息,为走上致富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华龙区安庄刘慧芳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濮阳市支中心送去的养鸡技术,快速提高养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濮阳市支中心还积极支援文明示范村建设,为濮阳市华龙区孟轲集村建立农村文化书屋,配送2 000余册图书,并定期更换,经常为农民放映农村科技和娱乐片,组建了农民秧歌队,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市支中心到农村敬老院为老人播放娱乐片,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电影,为老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濮阳市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已基本完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农村一定的文化需求,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资金和组织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县级支中心和基层站点设备虽已到位,但因缺乏运行保障经费而无法开展工作。比如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换代费用,网费、电费需要持续投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下乡宣传和开展服务活动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基层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政府财政支持,严重制约了部分文化共享工程基础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3.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共享工程是一项利用高新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创新工程,工程的开展需要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市县(区)支中心具有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历者只有4人,其他人员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由于缺乏人员培训资金,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的培训工作不能全面开展,除市、支中心部分人员参加了河南省共享工程分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基本掌握了文化共享工程操作技能外,县级支中心和基层站点工作人员均没有接受过河南省共享工程培训。在运行过程中甚至出现部分站点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的现象,服务站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服务和发展,从而阻碍了共享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3.3 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缺乏直接影响数字资源建设
濮阳市级支中心框架已经建立,但中心所需的大部分设备(诸如非线性编辑器、DV摄像机、照相机等专业技术设备)以及所必需的“一房两室”(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还没有建设,不利于共享工程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共享工程支中心没有专项技术设备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快速发展的瓶颈。
3.4 运行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濮阳市还未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项目,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影响文化共享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近几年来,濮阳市在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对农村的服务过程中虽然做了积极的宣传工作,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方式和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对工程的认知度还不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影响文化共享工程对农村群众服务的效果。
4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这一论断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目标,共享工程要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创新思维方式,制订新的措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1 建立共享工程专项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要让文化共享工程正常运行、壮大,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共享工程在初期发展阶段,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购置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而在建成运行后,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共享工程日常运行、员工培训、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为保障文化共享工程运行良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规划和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其他资金的投入,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系统。同时,为规范经费的使用,要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为促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可以由省、市政府部门设立一个基金,用来奖励工作运行良好、取得良好效果的支中心和基层网点,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支中心和基层网点,不但要进行表彰,还要给予物质奖励。
4.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人才队伍是确保文化共享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文化共享工程对工作人员的数字化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知识缺乏,要着重加强相关知识培训。通过现场培训、集中授课、远程培训和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实现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培训资料的实用化、培训手段的多样化。通过培训,逐步建成一支熟练掌握共享工程操作技术和服务要领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扎根农村的基层服务队伍。确保各县级支中心配备有业务熟练的专职管理人员,各基层服务点有稳定的、懂技术、会操作的工作人员,使文化共享工程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3 做好资源建设
文化共享的资源从质量上讲要实用,从内容上讲要丰富。积极整合农业科技、医药卫生、文化娱乐等适合农民的数字资源,以期实现最大限度地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
4.4 扩大服务范围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根本是植根到最基层,各基层站点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服务的触角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在进行网络服务的同时,要坚持工程建设的“五走进”活动之走进农村,及时把国家下发和各支中心整合的特色信息资源送到信息资源最匮乏的地方和最需要信息的农民手中。
4.5 创新服务方式
共享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不开展相应的服务,就等同虚设。因此,要不断对共享工程服务进行评估,对群众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各级中心服务职责,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既要发展与阵地互补的流动服务,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
4.5.1 发挥阵地优势,为群众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娱乐场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要将各基层站点变为农民群众休闲和获得知识的好去处,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功能,指导农民群众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取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生活。把接收站点建成活动室、娱乐室、农民致富的大学校。运用现代化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枯燥乏味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4.5.2 发挥教育功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智力支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收入;要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各基层中心要发挥其教育优势,利用国家共享工程中心下发的农业科技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科学种田、养殖、园艺、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利建设的教学,通过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和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种植、养殖效益,提高致富能力。
4.5.3 发挥宣传功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阵。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使共享资源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覆盖范围。选择群众喜欢看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信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利用电脑网络这种先进的文体活动工具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从事健康文明的业余生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从而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先进模范典型的事迹片,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片,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
4.5.4 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功能,为农民提供前沿的市场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信息是当今知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掌握的信息资源越丰富,就越能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要使共享工程成为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投资消费的指南、产品市场的通道、连接外面的桥梁可通过网上交流农产品信息,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拓宽发家致富的路子,以此来带动一批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业的农村经济能人。
5 结语
文化共享工程的逐渐推行,改变了基层文化单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落后的现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农村文化工作的服务手段现代化,符合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创新之举。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有利于满足现代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7-8]。
(下转第399页)
(上接第397页)
6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做好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S].豫文社〔2007〕8号.2007.
[2] 舒欣,陈杰风,陈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图书馆的实施现状及思考——以湖北地区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06(1):24-29,40.
[3] 山东省文化厅.抓住试点工作机遇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又快又好发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4):2-3.
[4] 李瑾.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07(1):60-62.
[5] 张少春.大力支持全国“共享工程”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N].中国文化报,2007-05-08(2).
[6] 周和平.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济南: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2007.
[7] 周和平.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发展回顾[C]//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
[8] 宋宏伟.黑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文化共享工程;现状;问题;措施;新农村建设;河南濮阳
中图分类号 G25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95-03
Exploration on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roject of Puyang City in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SONG Fu-lan
(Library of Pu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Puyang Henan 457000)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uyang city grassroot service center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and the practice of servicing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grassroot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were analyzed,feasible solutions and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Key words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measures;new countryside constraction;Puyang Henan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性创新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建设,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举措[1-3]。该工程主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依托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立基层服务点,以卫星、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1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现状
濮阳市辖5个县1个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华龙区),目前均建立了共享工程支中心,共享工程实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1.1 组织保障方面
文化共享工程能够改变农村文化生活贪乏的现状,使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濮阳市委、市政府2007年建立了共享工程支中心,成立了濮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濮阳市文化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主管领导担任,其成员包括各县(区)文化局局长、市文化局各科室长、局属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成立主管机构后,对该小组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随后,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本区域内的领导小组,并拟定工作规划。各级支中心设在图书馆,由图书馆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1.2 经费投入方面
截至2010年底,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由中央财政及濮阳市各级政府逐年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达1 006.24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市支中心建设,981.24万元用于基层服务点建设。各级专项资金的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效地促进濮阳市共享工程的健康发展。
1.3 网点建设方面
濮阳市建立市级支中心1个,该中心安装卫星接收系统,配备投影设备1套、专用服务器1台和计算机7台,初步具备运用卫星接收系统接收国家中心投放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其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具有100 Mbps的局域网宽带,10 Mbps的互联网出口宽带。建立县级支中心6个,每个支中心建设费用为68万元,且已经全部到位,支中心硬件配置工作已经完成且健康运行。2007年中央出资,省、市、县3级配套资金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濮阳市上下联动,整合资源,顺利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接,开通了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专题栏目,实现了远程教育资源库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库互联互通。推广和应用文化共享工程基于互联网的IPTV建设模式——“宽带网络 机顶盒 电视机”,其辐射面积迅速增加。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村乡镇基层服务点2 973个,覆盖率已达100%。2010年底,濮阳市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文化厅的要求,对2 734个基层服务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增加电脑或投影仪,使之由基本型升级为扩展型。
1.4 资源建设方面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发展原则,将图书馆作为发展平台,以建设地方特色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为切入点,在接收国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配送的数字资源的同时积极自建数字资源。目前,共享工程濮阳市支中心已接收国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配送的数字光盘818 GB,自建数字光盘50 GB,内容包括影视、戏曲、文艺晚会、农业科技、城镇务工技术等,逐步形成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库。2011年初,濮阳市各县级支中心接受国家共享工程中心下发的县级数字图书馆移动硬盘,丰富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使县级图书馆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真正发挥了作用。由此带动县级图书馆的发展,使其具备普遍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5 队伍建设方面
全市各级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已配备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专兼职人员21人,其中大专以上20名,中专1名。为了提高文化共享工程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河南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的培训。濮阳市支中心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市委组织部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开展了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超过3 000名,培训效果良好,基层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数字化文化资源的管理操作技能[4-6]。
2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7月,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与濮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并后,整合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仅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而且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医疗保健知识,为农民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障。清丰县大屯乡裴营村广大群众通过收看农业养殖节目,及时了解和掌握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市场供求信息,促进了当地养鸡业的发展。全村蛋鸡养殖户近100户,养殖蛋鸡19万只,可实现年产值80万元。贾枣格村群众通过观看远程教育和共享工程节目,不仅掌握了新的蘑菇种植技术,而且进一步了解外地产销信息。在乡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走“基地+农户+市场”的路子,以点带面,规模发展。目前,该基地已经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117座,并辐射带动周边村食用菌发展,年总收入逾150万元。
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各级支中心还利用先进的投影设备,积极开展共享工程“五走进”活动,将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及时送到社区、农村、学校、军营、企业的广大群众身边,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市的各个角落。走进农村是濮阳市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市支中心为清丰县五仙镇送去的农业科技信息,使农民开阔了发展思路,掌握了市场和致富技术等方面信息,为走上致富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华龙区安庄刘慧芳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濮阳市支中心送去的养鸡技术,快速提高养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濮阳市支中心还积极支援文明示范村建设,为濮阳市华龙区孟轲集村建立农村文化书屋,配送2 000余册图书,并定期更换,经常为农民放映农村科技和娱乐片,组建了农民秧歌队,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市支中心到农村敬老院为老人播放娱乐片,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电影,为老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 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濮阳市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已基本完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农村一定的文化需求,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资金和组织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县级支中心和基层站点设备虽已到位,但因缺乏运行保障经费而无法开展工作。比如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换代费用,网费、电费需要持续投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下乡宣传和开展服务活动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基层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政府财政支持,严重制约了部分文化共享工程基础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3.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共享工程是一项利用高新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创新工程,工程的开展需要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市县(区)支中心具有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历者只有4人,其他人员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由于缺乏人员培训资金,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的培训工作不能全面开展,除市、支中心部分人员参加了河南省共享工程分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基本掌握了文化共享工程操作技能外,县级支中心和基层站点工作人员均没有接受过河南省共享工程培训。在运行过程中甚至出现部分站点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的现象,服务站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服务和发展,从而阻碍了共享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3.3 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缺乏直接影响数字资源建设
濮阳市级支中心框架已经建立,但中心所需的大部分设备(诸如非线性编辑器、DV摄像机、照相机等专业技术设备)以及所必需的“一房两室”(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还没有建设,不利于共享工程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共享工程支中心没有专项技术设备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濮阳市文化共享工程快速发展的瓶颈。
3.4 运行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濮阳市还未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项目,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影响文化共享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近几年来,濮阳市在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对农村的服务过程中虽然做了积极的宣传工作,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方式和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对工程的认知度还不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影响文化共享工程对农村群众服务的效果。
4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这一论断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目标,共享工程要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创新思维方式,制订新的措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1 建立共享工程专项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要让文化共享工程正常运行、壮大,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共享工程在初期发展阶段,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购置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而在建成运行后,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共享工程日常运行、员工培训、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为保障文化共享工程运行良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规划和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其他资金的投入,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系统。同时,为规范经费的使用,要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为促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可以由省、市政府部门设立一个基金,用来奖励工作运行良好、取得良好效果的支中心和基层网点,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支中心和基层网点,不但要进行表彰,还要给予物质奖励。
4.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人才队伍是确保文化共享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文化共享工程对工作人员的数字化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知识缺乏,要着重加强相关知识培训。通过现场培训、集中授课、远程培训和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实现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培训资料的实用化、培训手段的多样化。通过培训,逐步建成一支熟练掌握共享工程操作技术和服务要领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扎根农村的基层服务队伍。确保各县级支中心配备有业务熟练的专职管理人员,各基层服务点有稳定的、懂技术、会操作的工作人员,使文化共享工程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3 做好资源建设
文化共享的资源从质量上讲要实用,从内容上讲要丰富。积极整合农业科技、医药卫生、文化娱乐等适合农民的数字资源,以期实现最大限度地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
4.4 扩大服务范围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根本是植根到最基层,各基层站点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服务的触角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在进行网络服务的同时,要坚持工程建设的“五走进”活动之走进农村,及时把国家下发和各支中心整合的特色信息资源送到信息资源最匮乏的地方和最需要信息的农民手中。
4.5 创新服务方式
共享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不开展相应的服务,就等同虚设。因此,要不断对共享工程服务进行评估,对群众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各级中心服务职责,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既要发展与阵地互补的流动服务,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
4.5.1 发挥阵地优势,为群众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娱乐场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要将各基层站点变为农民群众休闲和获得知识的好去处,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功能,指导农民群众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取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生活。把接收站点建成活动室、娱乐室、农民致富的大学校。运用现代化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枯燥乏味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4.5.2 发挥教育功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智力支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收入;要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各基层中心要发挥其教育优势,利用国家共享工程中心下发的农业科技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科学种田、养殖、园艺、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利建设的教学,通过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和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种植、养殖效益,提高致富能力。
4.5.3 发挥宣传功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阵。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使共享资源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覆盖范围。选择群众喜欢看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信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利用电脑网络这种先进的文体活动工具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从事健康文明的业余生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从而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先进模范典型的事迹片,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片,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
4.5.4 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功能,为农民提供前沿的市场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信息是当今知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掌握的信息资源越丰富,就越能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要使共享工程成为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投资消费的指南、产品市场的通道、连接外面的桥梁可通过网上交流农产品信息,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拓宽发家致富的路子,以此来带动一批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业的农村经济能人。
5 结语
文化共享工程的逐渐推行,改变了基层文化单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落后的现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农村文化工作的服务手段现代化,符合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创新之举。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有利于满足现代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7-8]。
(下转第399页)
(上接第397页)
6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做好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S].豫文社〔2007〕8号.2007.
[2] 舒欣,陈杰风,陈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图书馆的实施现状及思考——以湖北地区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06(1):24-29,40.
[3] 山东省文化厅.抓住试点工作机遇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又快又好发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4):2-3.
[4] 李瑾.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07(1):60-62.
[5] 张少春.大力支持全国“共享工程”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N].中国文化报,2007-05-08(2).
[6] 周和平.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济南: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2007.
[7] 周和平.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发展回顾[C]//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
[8] 宋宏伟.黑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