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C19基因检测对指导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168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CYP2C19基因检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快代谢型组66例,中代谢型组60例及慢代谢型组42例。收集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12个月内的出血、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二次血运重建、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3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有统计学差异(P<0.
其他文献
该文在“中和”思想指导下,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 D)的发病机制和临证应用,从“守中”“失中”角度探寻机体失稳态后AD发生的规律性,以期为中医和西医治疗AD找到更好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的:选取132例霉菌性阴道炎为对象,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是2019年全年,1月起、12月结束,研究疾病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有132例,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66例为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66例是观察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不良症状(白带异常、异味、瘙痒以及疼痛等)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有关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士总满意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4.5%、有关疾病知识掌握率98.5%、对护士总满意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