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xm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国家要求在小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除了重视文化课教学之外,学校还应当优化体育课程的进行效果,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应当得到优化。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具备较高的重要性,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的锻炼和身体发育打好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之下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运动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运动安全,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运动技能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运动观念,并提升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工作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过程中,合理的体育课程和训练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育。在现代教育中,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进行身体的锻炼,还要注意对学生运动观念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体育理论,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来完成运动技能的教学,以此来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好基础。完善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更为规范性的进行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掌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性,应当是课程教学的中心。规范的运动技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和锻炼,养成健康的身体,满足国家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同时,丰富多样的运动技能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降低学习压力,愉悦身心,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1]。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进行现状
  当前国家要求小学体育教学重视运动技能的培养,并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体育课程进行中的资源不足,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往往只能设置自由活动内容去,缺乏对学生运动意识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养成对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支持,未能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不合理的运动量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不合理的教学计划不仅无法起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还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现代体育教学理论,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的学生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效果,避免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对学生的发育产生负面作用。在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需求,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2]。为了保证教学效率,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选择经济性不强的运动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基本的运动意识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在保证运动技能正确性的同时降低对细节的关注,尽量避免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小学生对于课外活动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运动技能中的走、跑、跳、翻等动作和课外活动的内容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开展健身操或是集体操教学,通过多媒体以及自身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模仿教学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注意个性化设计,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往往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注意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质量[3]。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不同年级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差异来设计教学计划。低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且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和故事性。因此,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耐久跑训练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训练情境,在训练中通过合适的故事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帮助学生在教学情境之下进行练习。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合作意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可以接受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概念教学,学习能力将强。同时,高年级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在耐久跑训练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组织训练模式,在训练过程中引入集体竞争以及合作处理等方式,借助竞争来提升高年级学生耐久跑训练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对课程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三)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体育课上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体育训练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运动体验,掌握更为全面规范的运动技能。为了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可以更为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和運动顺序,进而以此为基础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4]。为了加强学生的合作,在运动技能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学、互助式交流以及游戏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将组内学生的训练成绩作为小组成绩,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优胜者可以获得一定的表扬和奖品,以此来加强训练的趣味性。借助具备游戏性和竞争性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避免学生在训练中出现厌烦情绪,在实现训练放松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运动技巧。
  (四)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运动自信
  体育课程的进行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借助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成长和在运动技能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改正学习中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评价工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技能掌握上存在的问题,以此在后续的运动训练中进行改正,提升运动安全性。另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运动自信问题,教师在评价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对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行正面评价,激励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之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的新课程教学背景之下,运动技能教学作为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运动技能的培养,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开展个性化、趣味性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运动技能学习,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璟.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8):387-388.
  [2]蒋军.提高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的案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1):282-283+298.
  [3]李斌.对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6(S1):71.
  [4]刘晓庆,沈金芳.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1(33):94.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助力自行车力矩测量系统传感器体积较大、开发成本高、测量精度低以及中轴旋转过程中无法使用有线测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应变检测原理和无线传输技术的新型力矩
目的总结微创左胸小切口冠脉搭桥术(MIDCAB)的临床经验,并与常规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合适病例共施行MIDCAB 21例,随机抽取同期OPCAB 30例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协同理论的教育的理念,更加强调在教学中,一堂良好的体育课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合作的结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更加注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协同合作,这种思想已成为教育战线开展工作的规则。本文从协同理论的科学内涵入手,应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研究将协同理论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体育院校篮球主项课中,得出协同理论的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
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之父,洛克政治哲学的建立象征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以洛克为代表的早现代政治哲学观对古典政治哲学观的扬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给药及补充液体,是临床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而对老年患者来说,更是抢救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鉴于老年人的机体特点及各种客观因素,在输液时若由于药物用
期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报告了我院2000年7月~2003年5月间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3~78岁,平均67岁.合并高血压病7例,脑梗死5例,心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让体育教育被提上重要日程,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教师必须要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体育教师,应当革新教育理念,创新篮球训练方法,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训练实践,针对篮球训练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小学篮球训练水平,促进学生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篮球;训练方法  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