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的载体,是理综学科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实验题在高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认知层次逐渐提高,覆盖知识范围更广,形式也更新颖。因此,对实验的重视和复习是高考复习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系统掌握实验的设计层次是提高实验能力、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
1按认识层次设计实验试题(识记→理解→应用)。(1)识记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是以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内容作为命题的基本素材,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只要能在问题情境中识别即可。因此,要注意书上常规实验和经典实验的复习。(2)理解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实验基本原理,并进行科学的推理才能推导出正确的实验步骤或结果。(3)综合运用层次的实验题。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或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或对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等。这类题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解、推理、获取知识和分析综合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为此,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分析实验程序;要让学生既知道怎样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其次,要重视分析结果:实验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重视对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还要记录中间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既要重视实验结果,又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既要重视对成功的实验分析,也要重视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其三,要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设计实验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用已学的理论,结合实验操作的经验,经周密地分析、逻辑地推理才能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能经得起实际操作的检验,获得正确结论。
2 按实验过程设计的实验题。
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的基本原理、目的、步骤等有较深刻得理解;要求学生能从新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通过推理、想像,最后用恰当的文字、图表形式予以正确表达。复习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迁移知识。常见的题型有: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②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实验控制的条件;③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④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⑤设计实验方案。
上述诸多类型中尤以设计方案更能综合考察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已成为近年高考中的一个亮点。这类题按实验目的的常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试验。验证性实验假设既定,结果预测应该与实验的假设相一致,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两者都是对假设的证明。探究性实验,预期结果是多种多样,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现举例如下:
1实验题目的拟定。一个实验题目中应该体现出该实验的性质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所以验证性实验的题目应写成“验证……”;探究性实验应写成“探究……”。探究性实验的题目中的格式一般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例1】在用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枝条生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和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解析:显然可以确定生长素的浓度为自变量,枝条生根情况为因变量。答案: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观察指标:生根数量(或长度)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生长素浓度。
2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由实验结果推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2】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乙组_____;丙组___;丁组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如甲组和乙组之间的自变量是顶芽是否存在,因变量是侧芽是否受抑制,所以结论应该为顶芽可以抑制侧芽的生长。同理可以分析出乙组和丙组及丙组和丁组的结论。
答案:(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3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思路是指实验设计的大致过程,通常包括如何控制自变量,怎样控制无关变量,怎样检测因变量等。在写实验设计思路时要“上看实验器具,下看实验步骤”。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实验思路中仅写3种变量的控制是不完善的,还要具体考虑题目的信息。总之,实验设计思路可以看成是实验步骤的浓缩。
4实验假设。实验假设是指在探究性实验中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
例题: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实验假设就是: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或生长素不具有延缓叶片衰老作用)。
5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设计的依据,支持自己设计的实验结果出现的科学依据。也就是正因为该科学依据的存在才能导致设计的实验出现结果。
【例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什么?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什么?
6结果分析。
6.1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分析是指解释该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
6.2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分析是指若……则……进行多种情况的的讨论。那么作为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多种结果的讨论究竟讨论几种情况才最合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假设情况进行讨论。有几种假设就可以预测出几种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7写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的表述从形式上看,应分步、分组。分组时要标号,同时注意单因子变量原则。分步原则上是三步:第一步实验准备(选材料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进行(交代自变量是怎样控制的),第三步实验现象观察及记录(交代因变量是怎样测定的)。三步中要时刻交代清无关变量时怎样控制均衡的。
例:以下是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第二步:用喷壶分别将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第三步: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
1按认识层次设计实验试题(识记→理解→应用)。(1)识记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是以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内容作为命题的基本素材,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只要能在问题情境中识别即可。因此,要注意书上常规实验和经典实验的复习。(2)理解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实验基本原理,并进行科学的推理才能推导出正确的实验步骤或结果。(3)综合运用层次的实验题。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或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或对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等。这类题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解、推理、获取知识和分析综合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为此,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分析实验程序;要让学生既知道怎样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其次,要重视分析结果:实验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重视对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还要记录中间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既要重视实验结果,又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既要重视对成功的实验分析,也要重视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其三,要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设计实验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用已学的理论,结合实验操作的经验,经周密地分析、逻辑地推理才能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能经得起实际操作的检验,获得正确结论。
2 按实验过程设计的实验题。
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的基本原理、目的、步骤等有较深刻得理解;要求学生能从新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通过推理、想像,最后用恰当的文字、图表形式予以正确表达。复习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迁移知识。常见的题型有: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②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实验控制的条件;③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④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⑤设计实验方案。
上述诸多类型中尤以设计方案更能综合考察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已成为近年高考中的一个亮点。这类题按实验目的的常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试验。验证性实验假设既定,结果预测应该与实验的假设相一致,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两者都是对假设的证明。探究性实验,预期结果是多种多样,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现举例如下:
1实验题目的拟定。一个实验题目中应该体现出该实验的性质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所以验证性实验的题目应写成“验证……”;探究性实验应写成“探究……”。探究性实验的题目中的格式一般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例1】在用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枝条生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和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解析:显然可以确定生长素的浓度为自变量,枝条生根情况为因变量。答案: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观察指标:生根数量(或长度)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生长素浓度。
2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由实验结果推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2】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乙组_____;丙组___;丁组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如甲组和乙组之间的自变量是顶芽是否存在,因变量是侧芽是否受抑制,所以结论应该为顶芽可以抑制侧芽的生长。同理可以分析出乙组和丙组及丙组和丁组的结论。
答案:(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3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思路是指实验设计的大致过程,通常包括如何控制自变量,怎样控制无关变量,怎样检测因变量等。在写实验设计思路时要“上看实验器具,下看实验步骤”。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实验思路中仅写3种变量的控制是不完善的,还要具体考虑题目的信息。总之,实验设计思路可以看成是实验步骤的浓缩。
4实验假设。实验假设是指在探究性实验中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
例题: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实验假设就是: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或生长素不具有延缓叶片衰老作用)。
5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设计的依据,支持自己设计的实验结果出现的科学依据。也就是正因为该科学依据的存在才能导致设计的实验出现结果。
【例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什么?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什么?
6结果分析。
6.1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分析是指解释该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
6.2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分析是指若……则……进行多种情况的的讨论。那么作为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多种结果的讨论究竟讨论几种情况才最合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假设情况进行讨论。有几种假设就可以预测出几种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7写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的表述从形式上看,应分步、分组。分组时要标号,同时注意单因子变量原则。分步原则上是三步:第一步实验准备(选材料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进行(交代自变量是怎样控制的),第三步实验现象观察及记录(交代因变量是怎样测定的)。三步中要时刻交代清无关变量时怎样控制均衡的。
例:以下是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第二步:用喷壶分别将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第三步: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