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社会化,那么学校德育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学校教育对人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作用?普遍认为学校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改变整个人。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接受的教育并不是一个自发的产生过程。但对儿童的真正尊重,并不是让其所有的个性毫无约束地发展。我们有目的地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规划才是对儿童真正的责任。这就好比野花儿,虽自由自在,但不见得开放得如何舒展与灿烂,需要高明的园丁进行有效的修理和滋润才能更好的绽放。尽管我们不排除儿童有自发产生良好道德的可能性,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儿童不能自发的产生健全的道德体系——而这,需要学校教师帮助学生去完成。所以说,学校的德育作用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理论依据
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分析我校学生思想现状;通过师生相互评价分析师生的认同程度;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学校与家庭德育内容需要。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我们的行动研究将基于我校各项德育特色活动,由本校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并实施对策,不断地反思行动的效果,达到“行动”和“研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研究目标
1.完善健全德育管理體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2.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3.探讨德育工作在思想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4. 通过课题研究,以达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的目的。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5—2016.6):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理论知识。
2.实施阶段:(2016年7月- 2016年11月)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课例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探索养成教育实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和整理好相关资料。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1、教师研究案例2、阶段研究报告3、班主任工作论文4、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3.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6年12月-20117年3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
六、主要研究成果
1、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为习惯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学校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2、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坚持以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社会化,那么学校德育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学校教育对人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作用?普遍认为学校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改变整个人。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接受的教育并不是一个自发的产生过程。但对儿童的真正尊重,并不是让其所有的个性毫无约束地发展。我们有目的地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规划才是对儿童真正的责任。这就好比野花儿,虽自由自在,但不见得开放得如何舒展与灿烂,需要高明的园丁进行有效的修理和滋润才能更好的绽放。尽管我们不排除儿童有自发产生良好道德的可能性,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儿童不能自发的产生健全的道德体系——而这,需要学校教师帮助学生去完成。所以说,学校的德育作用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理论依据
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分析我校学生思想现状;通过师生相互评价分析师生的认同程度;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学校与家庭德育内容需要。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我们的行动研究将基于我校各项德育特色活动,由本校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并实施对策,不断地反思行动的效果,达到“行动”和“研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研究目标
1.完善健全德育管理體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2.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3.探讨德育工作在思想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4. 通过课题研究,以达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的目的。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5—2016.6):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理论知识。
2.实施阶段:(2016年7月- 2016年11月)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课例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探索养成教育实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和整理好相关资料。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1、教师研究案例2、阶段研究报告3、班主任工作论文4、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3.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6年12月-20117年3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
六、主要研究成果
1、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为习惯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学校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2、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坚持以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