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50年的历史回顾
建国50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领域、从指导思想到决策管理、从课程建设到体育课教学、从课外体育活动到课余运动训练、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场地器材配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21世纪创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体育体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尽管如此,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社会各界及各级学校领导仍不同程度地对学校体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受有限的学校教育经费限制及对体育的消耗性特征认识不足;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稳定;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
二、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1.强制性与自身需要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的天性,本无须强制。在大学里体育课是强制性的,体育课成绩不及格是拿不到毕业文凭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学生喜欢体育课,尤其是女生,这毫无疑问是体育课本身出了问题。翻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竞技体育项目都在其中。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如此多的内容,只有蜻蜓点水般地各项安排几个学时,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满足,自身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再加上“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数、固定计划、固定教师)——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而忽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目前这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体育课从内容到形式要改变,学习时间要灵活、内容和形式要多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体育要求。
2.教化功能与自我表现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与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体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得尤其突出,“乒乓外交”及“锻炼身体保家卫国”等使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把体育的功能无限扩大化,这种“扩大化”对学校体育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虽然体育是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而来的,但发展到今天它决不再是作为基本生存的手段了。在这个高度“物化”的社会里,人性的张扬成为大问题。体育能以它独到的方式为人类提供难得的可以自由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我们的学校体育无视这一点,在体育课中无限扩大其教育功能,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文化的层面来看,任何体育运动都是人类借助其表现内在情感的外在形式。虽然有时也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受这样那样的规则限制,但那也是为了保证表现过程和结果的“无公害”性和公正性,并不限制人们表现的自由度和个性的张扬与流露程度。
3.最终目标与现实目的的矛盾。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但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光是免于疾病和衰落,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
体育教学思想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思潮的争议。一种倾向于体育教学应以增强体质为主,即“体质论”;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学应以传授“三基”为主,即“技能论”。其实,这两种争论并无实际意义,体质论也好技能论也好,都只是在追求现实目标,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为,基本运动技能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而不一定是竞技项目的技能;增强体质是体育运动的必然结果,唯体质论带来的结果是把体育课直接上成了训练课。唯技能论者带来的结果是把体育课按“学科结构”来上,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它的文化内涵。两种都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体育的人文特性、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人体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人的个性与需求,才可能正确处理现实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并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4.教学内容与自我兴趣的矛盾。教学内容是教师按大纲要求按教学进度表安排的具体教学项目。但它不应该是大纲的翻版,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过去由于对教育的全面发展原则的片面理解,加之学校体育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认为学生尽量多地学习和掌握各项目运动技能,才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都具备较全面发展身体的功效。到了大学阶段,每个学生只需选择一到两个项目学习和锻炼就足以。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人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也就一两项。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项目又那么少,学生又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喜爱上体育课也就可以理解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选择,要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另外,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必然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生理曲线而进行教学,必然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练而无趣。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二:其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选项课(许多学校都在开展);其二,可以开展“菜单式”教学,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项目、不同项目中的技术或单项学习。
5.课余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矛盾。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大缺陷。按照管理者的思路,总认为以学校或体育部的名义一年安排几项竞赛活动就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事实上,近年来学生参加这种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远不如以前了。相反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比赛搞得如火如荼。这种反差至少说明两点:其一,对高校体育整体性认识不足,把重点放在了体育课上,认为体育课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其二,忽视或割裂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的必然联系。从高校体育的发展来和实际来看,课外体育活动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学校一切体育工作都应围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包括体育课在内。体育课应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服务。
6.运动需求与运动场馆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体育的场馆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投入不足以外,规划不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校宁愿花成百上千万的资金修体育馆和塑胶跑道等(不是说不应该修),却不愿多修一些乒乓球台或几片羽毛球场。以体育教学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场馆建设,设施场地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7.教学手段与学生感知方式的矛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教学手段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也有的教师为了应对体育教学公开课,往往要在教学时的队形以及内容转换时队形的变换上煞费苦心。教学手段好坏应以教学效果来评判。只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不带来安全陷患的一切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在教学中被采用。
8.教材的科学性、可读性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矛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书,其科学性、可读性应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出版和使用的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版本虽多,却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科结构”思想为主导编写的,看上去更像是介绍体育竞技项目的一般读物,科学性明显不强,深度不够,可读性也一般。现在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自主能力,思想活跃,感知能力很强。尤其是自主意识很强,兴趣和适用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风向标。体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体育教材起点要高,要体现各种知识的融合。要以“学习结构”为指导,以人体身心发展变化规律为主线,着重阐明各种体育运动对人发展的影响。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教材缺乏人文精神,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9.评价方式与教育目的的矛盾。对学生体育的评价结果就是体育课成绩,而体育课又以运动成绩为衡量尺度。这显然与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不一致。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知识纲要》(2002)在关于课程评价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表现等。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能力,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三、建议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未来提出科学合理的设想,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备。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都应有紧迫感,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做好应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准备。
1.把竞技体育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一要着力抓好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适龄入学学生人数即将由峰值转为下降,高校的招生将会出现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高水平运动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考生的注意,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包含更多的文化因素和更丰富的人文精神,能塑造青年学生良好的人格,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二要搞好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并给予适当的投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
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应由注重体育课逐步转移到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上来。这里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高校课余体育比体育课更为重要,综合价值相对要高。二是高校体育课要为课余体育活动服务。
3.高等学校要加大体育场馆与设施投入,以满足运动队训练以及学生课余运动的需要。同时尝试体育的有偿消费,以缓解场馆和经费不足的矛盾。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合办运动队或合建运动场馆。
4.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要加大。摒弃“学科结构”模式,建立“学习结构”模式。尊重本学科的客观规律,把体育课的教学从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中解放出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服务。
建国50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领域、从指导思想到决策管理、从课程建设到体育课教学、从课外体育活动到课余运动训练、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场地器材配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21世纪创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体育体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尽管如此,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社会各界及各级学校领导仍不同程度地对学校体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受有限的学校教育经费限制及对体育的消耗性特征认识不足;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稳定;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
二、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1.强制性与自身需要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的天性,本无须强制。在大学里体育课是强制性的,体育课成绩不及格是拿不到毕业文凭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学生喜欢体育课,尤其是女生,这毫无疑问是体育课本身出了问题。翻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竞技体育项目都在其中。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如此多的内容,只有蜻蜓点水般地各项安排几个学时,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满足,自身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再加上“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数、固定计划、固定教师)——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而忽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目前这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体育课从内容到形式要改变,学习时间要灵活、内容和形式要多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体育要求。
2.教化功能与自我表现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与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体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得尤其突出,“乒乓外交”及“锻炼身体保家卫国”等使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把体育的功能无限扩大化,这种“扩大化”对学校体育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虽然体育是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而来的,但发展到今天它决不再是作为基本生存的手段了。在这个高度“物化”的社会里,人性的张扬成为大问题。体育能以它独到的方式为人类提供难得的可以自由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我们的学校体育无视这一点,在体育课中无限扩大其教育功能,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文化的层面来看,任何体育运动都是人类借助其表现内在情感的外在形式。虽然有时也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受这样那样的规则限制,但那也是为了保证表现过程和结果的“无公害”性和公正性,并不限制人们表现的自由度和个性的张扬与流露程度。
3.最终目标与现实目的的矛盾。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但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光是免于疾病和衰落,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
体育教学思想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思潮的争议。一种倾向于体育教学应以增强体质为主,即“体质论”;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学应以传授“三基”为主,即“技能论”。其实,这两种争论并无实际意义,体质论也好技能论也好,都只是在追求现实目标,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为,基本运动技能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而不一定是竞技项目的技能;增强体质是体育运动的必然结果,唯体质论带来的结果是把体育课直接上成了训练课。唯技能论者带来的结果是把体育课按“学科结构”来上,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它的文化内涵。两种都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体育的人文特性、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人体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人的个性与需求,才可能正确处理现实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并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4.教学内容与自我兴趣的矛盾。教学内容是教师按大纲要求按教学进度表安排的具体教学项目。但它不应该是大纲的翻版,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过去由于对教育的全面发展原则的片面理解,加之学校体育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认为学生尽量多地学习和掌握各项目运动技能,才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都具备较全面发展身体的功效。到了大学阶段,每个学生只需选择一到两个项目学习和锻炼就足以。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人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也就一两项。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项目又那么少,学生又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喜爱上体育课也就可以理解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选择,要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另外,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必然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生理曲线而进行教学,必然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练而无趣。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二:其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选项课(许多学校都在开展);其二,可以开展“菜单式”教学,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项目、不同项目中的技术或单项学习。
5.课余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矛盾。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大缺陷。按照管理者的思路,总认为以学校或体育部的名义一年安排几项竞赛活动就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事实上,近年来学生参加这种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远不如以前了。相反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比赛搞得如火如荼。这种反差至少说明两点:其一,对高校体育整体性认识不足,把重点放在了体育课上,认为体育课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其二,忽视或割裂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的必然联系。从高校体育的发展来和实际来看,课外体育活动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学校一切体育工作都应围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包括体育课在内。体育课应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服务。
6.运动需求与运动场馆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体育的场馆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投入不足以外,规划不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校宁愿花成百上千万的资金修体育馆和塑胶跑道等(不是说不应该修),却不愿多修一些乒乓球台或几片羽毛球场。以体育教学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场馆建设,设施场地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7.教学手段与学生感知方式的矛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教学手段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也有的教师为了应对体育教学公开课,往往要在教学时的队形以及内容转换时队形的变换上煞费苦心。教学手段好坏应以教学效果来评判。只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不带来安全陷患的一切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在教学中被采用。
8.教材的科学性、可读性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矛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书,其科学性、可读性应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出版和使用的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版本虽多,却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科结构”思想为主导编写的,看上去更像是介绍体育竞技项目的一般读物,科学性明显不强,深度不够,可读性也一般。现在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自主能力,思想活跃,感知能力很强。尤其是自主意识很强,兴趣和适用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风向标。体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体育教材起点要高,要体现各种知识的融合。要以“学习结构”为指导,以人体身心发展变化规律为主线,着重阐明各种体育运动对人发展的影响。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教材缺乏人文精神,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9.评价方式与教育目的的矛盾。对学生体育的评价结果就是体育课成绩,而体育课又以运动成绩为衡量尺度。这显然与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不一致。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知识纲要》(2002)在关于课程评价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表现等。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能力,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三、建议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未来提出科学合理的设想,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备。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都应有紧迫感,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做好应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准备。
1.把竞技体育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一要着力抓好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适龄入学学生人数即将由峰值转为下降,高校的招生将会出现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高水平运动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考生的注意,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包含更多的文化因素和更丰富的人文精神,能塑造青年学生良好的人格,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二要搞好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并给予适当的投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
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应由注重体育课逐步转移到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上来。这里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高校课余体育比体育课更为重要,综合价值相对要高。二是高校体育课要为课余体育活动服务。
3.高等学校要加大体育场馆与设施投入,以满足运动队训练以及学生课余运动的需要。同时尝试体育的有偿消费,以缓解场馆和经费不足的矛盾。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合办运动队或合建运动场馆。
4.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要加大。摒弃“学科结构”模式,建立“学习结构”模式。尊重本学科的客观规律,把体育课的教学从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中解放出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