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新探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o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地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教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言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结合“三段一体”的思维定式,构建“四段式”的语文教学新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強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能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模式的基本特征
  “四段式”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语文学科从素质教育的面上来看,授课中的灵活和内容的延伸或压缩日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无魅力的关键所在,应该实现用死的模式教好活的课。“四段式”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认知准备――感知质疑――内化加工――导练拓展。当然,这种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模式的操作程序
  1.认知准备阶段。语文课在课前必须让学生充分的预习,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这样教师在讲课时才会有的放矢。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预习题、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文,在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是: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感知质疑阶段。具体又分为两步:第一步,让学生互相提问,学生互相回答,教师点评;由于学生的问题多数是浅显的,所以有了第二步,教师提问,学生集体讨论回答,教师分析点评。这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的精髓和要义,比让学生背下来要强得多。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就要加以肯定,教师千万不要束缚于教科书,把学生的思想僵化在一个点上。
  3.内化加工阶段。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是: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可以创设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假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到现实中来。这样,让学生在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4.导练拓展阶段。这一环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练笔阶段,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笔,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如,教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可以让优等生全文仿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当堂展示,预防了作文抄袭的弊病,教师适当的点评,还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总之,“四段式”语文教学新模式,让学生乐学,让教师乐教,学生的成绩在不知不觉中上了新台阶。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正确领会和理解《指南》的理念和要求,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确保每位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学习和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基本要求等,首先,我们要学习《指南》,不同层次的老师,学习的途径各不相同,国培、省培
期刊
一、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差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到语文的教学。中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教师授课模式的基础都是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所以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基础薄
期刊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将取消选考,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变化带来的必然是阅读量、思考量的增加,在有限时间内做题量也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成为我们在备考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审题变得至关重要。在平时训练和历次考试中,笔者发现导致学生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审题不准。那么审题时要往哪些方向思考呢?  一、审清答题区间  不管是传记还是其他文体,在题目中往往是直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讲计划”课堂教学模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小组讨论” 作为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越来越被重视,但教学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如下弊端:  1.交流局限性较大。由于传统的每个小组大约4-6人,例如我们学校孩子较多,就要分成六人一组。课堂上就那么短短的四十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人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每人两分钟,六个人一次合作学习就要12分钟,时
期刊
语文教学,经历了“讲”与“不讲”的纠结历程。课程改革之前,基本上整个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满堂讲,讲满堂,讲得铺天盖地,讲得不厌其烦,于是人们逐渐发现,这种填鸭式的讲,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其作用被冷漠,被淡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的“学”。到后来,特别是新课改后,一些学校甚至提出不讲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展示中成长,整个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整个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
期刊
林肯有句名言:“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林肯的一生,就是在践行这一名言中,实现了凤凰涅槃。  戴尔·卡耐基撰写的《林肯传》,记载了美国1861年至1865年在任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一生。其中大部分内容,除了记载林肯的婚姻,还特别记载了他当上总统后做的两件最伟大的事:解放黑奴与维护美国的统一,也是这两件事使林肯名垂青史。  林肯只上过不
期刊
纵观学校的“生命化”教育现状,依然存在一些片面化的问题。首先,现在仍以知识传授中渗透“生命化”教育为主。学校多措施主抓课堂教学的授课,尤其把语文课堂作为“生命化”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主抓课外教学的活动,不是搞活动周就是搞活动月。其次,现在仍以考试成绩评价教育教学,没有量化考核“生命化”教育。学校多途径主抓教师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但社会依然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最后,现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当前,媒体不时传来某地的学生逃学、沉溺网络游戏、自残、轻生等令家长和教师烦恼的消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深入发掘教材中的结合点,用知识和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用健康的情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然而,说着容易,做着困难,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己要接受语文教材
期刊
一、导语  一阕著名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道尽了贬谪黄州的苏轼的高洁和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今天,大家一起来鉴赏他的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习诗歌,重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