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沈阳相声历史悠久,作品资源和演员队伍丰厚,社会影响广泛,具有经济潜质的独特价值。非遗项目实行“准产业化”保护,是焕发非遗青春,实现“活态”传承的最佳选择。产业化为非遗项目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让非遗项目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实现非遗项目同时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产生共赢。目前,演出市场单一,呈现“一花独秀”,难以保持文化多样性。对沈阳相声实施“准产业化”保护,不仅活跃了市场,丰富演出内容,而且是以积极的态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寻求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非遗;相声;分析;准产业化;困境;对策;沈阳
在文化繁盛的今天,保持文化多样性问题日益显现,以人为载体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成为新时代命题。目前,保护非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抢救式保护,这是由政府出资,财政投入,文化部门实施的文化保护工程,通过以文物保护方式保持非遗的当下状态,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留住非遗,适用于濒危消亡的非遗项目。另一种是开发式保护,这是在政府主导下,将非遗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激发非遗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准产业化”的引入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内容,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沈阳具有雄厚的文化资源积淀,非遗蕴藏十分丰厚。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经历,选择以群众基础好、影响广泛的省级非遗项目“沈阳相声”保护为案例,就其历史、现状与发展目标,进行非遗“准产业化”保护的调查与研究。
一、沈阳市“准产业化”的非遗项目
沈阳市非遗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抢救性保护,截至到2015年,市政府已经公布了6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市级项目达到169项,涵盖非遗十大类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0个项目,省级非遗保护名录40个项目。在现有的市级非遗名录中,一部分濒危项目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等经过抢救性的采录和整理,出版了《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目前已经通过民间文学作品方式流通于社會各个角落,被人们阅读传颂着,而其大量的实物资料等已经进入到“静态”博物馆式保存状态。另一部分也通过挖掘整理,建档保存下大量珍贵历史资料,这些同时也兼具实施“准产业化”保护的非遗项目占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经过调查论证梳理,其结果仍有约占全市非遗项目总数71.6%的项目具备实施“准产业化”保护条件。笔者认为,具有“准产业化”条件就意味着有机会开展生产性保护,为非遗自身造血“活态”传承提供环境和土壤。这些可以开展非遗“准产业化”保护并有条件进入市场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音乐5项、传统舞蹈10项、传统戏剧9项、曲艺5项、传统竞技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19项、传统技艺53项、传统中医药14项、民俗3项等共计120个项目分布于9个类别中,所形成丰富多彩的门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呈多样性。对非遗“准产业化”保护既为非遗找到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社会的契合点,也为非遗项目的前代和现代链接起传承关系,其社会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通过开辟非遗“准产业化”试点保护工作,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沈阳相声具有市场化的基础资源
沈阳相声历史悠久,在经过了100多年的岁月历程,从“撂地”开始到走进剧场演出,始终伴随社会文化的脚步并行不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说、学、逗、唱”表现出深厚的地域文化特点,适合东北观众的欣赏品味,具有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市场运行条件相对成熟,历史上曾与天津、北京相声形成“鼎足之势”。近年来,沈阳相声也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遭到来自外来势力的冲击和影响,演出市场萎缩萧条,演职人员老化,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尽管这样,依然挡不住沈阳相声强盛的生命力。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基础资源,源自于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作品影响力,使其市场化潜力依然存在。这些基础资源成为沈阳相声走向市场博弈的资本,使其能够融入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快速实现从艺术作品转换为商品的完美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资源成为开启沈阳相声走向市场的“金钥匙”。
⒈历史资源
沈阳相声早在清初即已产生,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刘世英著《陪都纪略》中记载:“有张太,学相声。叫人乐,嘴头灵。约薄话,想得精。讲流口,是营生。”随着北京相声艺人的陆续到来,沈阳相声市场开始形成。清光绪末年(1900左右),北京相声艺人范有缘收朱凤山等当地人为徒,在小河沿“撂明地”演出,后入茶社。民国十年(1921)北京相声艺人冯昆志携家来到东北,其子冯振声收杨海荃、常福荃、祝景荃为徒,加上其子冯大荃,人称“四大荃”,组成“冯家相声班”,被称之为“沈阳相声”。沈阳相声最初在“西门脸儿”(今西顺城街)“杂巴地”撂地演出,到建立奉天(今沈阳)第一棚专演相声,声望鹊起,影响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相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由艺人自发成立的“沈阳相声大会”扩大了演员队伍,演出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进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沈阳相声进入繁华鼎盛阶段,特别是以1958年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为标志,沈阳相声艺人小立本、杨海荃表演相声新作《社会主义好》引起极大轰动,确立沈阳相声在全国的影响。1980年,在全国曲艺评比中,沈阳相声《假大空》、《好梦不长》、《特殊生活》分获一、二等奖,沈阳相声占据全国曲艺舞台重要引领地位。这个阶段的沈阳相声正处于演员整容齐整、艺术创作水平高超时期。除此之外,全市还有14支业余相声演出队,这些业余演出队伍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能创作能演出,与专业队伍遥相呼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培养了大批的相声观众,造就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一深厚的历史资源优势成为沈阳相声扬名市场的有利因素。
⒉作品资源
沈阳相声有传统相声和现代相声之分。传统相声脚本数量达百余,在《相声选》中收录的沈阳相声大会20多段优秀传统段子,《八扇屏》、《三近视》等为代表性脚本,是我国最早发表的传统相声,见证了沈阳相声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具有讽刺、赞颂、娱乐等表演形式。 现代相声从新中国成立后,诞生数以百计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推陈出新,尖锐深刻,语言动作大起大落,表演火爆,具有独特的表演特色,形成了厚重的观众群体资源。其中《社会主义好》首开赞颂类相声的先河,《假大空》、《特殊生活》以讽刺为生命线,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在全国相声大会上获相声创作表演一等奖,《好梦不长》在全国曲艺评比中获二等奖。杨振华的吉他相声《笑语欢歌》不仅轰动全国,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引领了我国相声发展方向。《台湾来信》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此外,大量的已经出版过的沈阳相声唱片和磁带,彰显了这个时期丰富的作品资源优势。应该说,沈阳相声从“说、学、逗、唱”等俱已形成不拘一格的表演体系,成为能够走向市场、参与市场博弈的支撑力量。
⒊形象资源
沈阳相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口碑以及著名的相声名家等形象资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1958年,在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中,《社会主义好》的表演者小立本、杨海荃受到周恩來总理接见。1979年至1982年期间,《假大空》、《特殊生活》、吉他相声《欢声笑语》在全国引起轰动,让沈阳相声名扬全国曲艺界。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陈连仲等曲艺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名家,尤其是杨振华以表演尖锐泼辣,说唱俱佳闻名全国。沈阳相声无论是作品还是表演者已深刻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这些形象资源极具有市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⒋具有经济潜质的独特价值
沈阳相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以讽刺为生命线,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幽默诙谐,火爆热烈,动作大起大落,语言丰富辛辣,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不拘泥于旧的表演程式,紧跟时代,融合借鉴其他姊妹艺术,表演手段创新,尤其是受“滑稽”和“二簧”的影响而产生的“腿子活”,演员在《黄鹤楼》、《捉放曹》中“跳进跳出”的表演,这些所呈现出沈阳相声独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特征,让观众在享受相声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愉悦放松。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艺舞台是属于沈阳相声时代。相声《假大空》、《好梦不长》、《特殊生活》等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沈阳相声观众群,如此的轰动影响,得益于沈阳相声不拘一格、独具风采、贴近生活的表演,奠定了沈阳相声在全国引领地位。
时下,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日趋个性化和娱乐化,个性文化产品和娱乐文化产品备受大众青睐。而具有个性的沈阳相声恰好能够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满足现代人的欣赏需要。因而,沈阳相声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发展空间。目前,民营相声演出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北京开心麻花、沈阳鑫荷相声汇纷纷登陆沈阳舞台,提示人们,沈阳相声市场正在缓缓升温,群众文化和市场需求已然显现,年轻一代相声观众群体正在形成。为此,沈阳相声要借势而上,充分利用大众文化消费的积极发展势头,利用好群众文化大阵地,通过文化惠民舞台提升沈阳相声的影响力,培植观众队伍,相信通过“准产业化”的引入,沈阳相声市场的发展复兴指日可待。
三、“准产业化”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的作用
沈阳市现已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准产业化”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的目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芒是非遗保护的最佳选择。通过产业化赋予非遗项目蓬勃的生命力,使之得到最大价值的可利用空间,提高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其意义作用深远重大。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数量800多万,密度达1373人/平方公里。纵观沈阳文化演出市场,专业剧场凤毛麟角,演出节目单一,“一花独放”不仅不能满足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禁锢了大众文化“百花齐放”市场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层次性、选择性面临坍塌危险。而遍布各个领域的群众文化这片沃土,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新鲜养分,让“准产业化”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目标,不但增加剧场表演品种,还能丰富繁荣群众文化阵地,满足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使产生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始终植根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更持久地、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久发展下去。
四、非遗项目沈阳相声“准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⒈尚未产业化的原因
目前,沈阳相声尚未产业化就是因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老艺人年龄逐渐增大和相继离开,导致沈阳相声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创作队伍后继乏人,在传承、发展、创新链几个方面出现断裂。其二沈阳相声演出场所被挤占,没有专业演出场所,相声观众群体无从消费场所。其三创作队伍和演员流失严重,创作队伍断崖式的断裂,导致近年来鲜有好作品问世。演员改行,后备力量薄弱,曾经的专业队伍和业余队伍遥相呼应局面不在,现阶段专业院团相声演员既缺乏新生代的加入,也缺少领军人物,百余年形成的观众群体被分散瓦解,难以形成相声观众群。缺乏正面的专场演出,沈阳相声的演出仍需要依附于其他综合艺术演出之内,致使欣赏相声的观众人为分流。
⒉实现“准产业化”的对策
扶持沈阳相声不仅是市场需要,也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重振沈阳相声雄风固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好的作品和好的演员建立好的观众基础。因此,沈阳相声要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为重现市场生命力双管齐下,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保护发展基金,建立专门的演出场所,恢复沈阳相声剧场演出,为沈阳相声演出搭建平台,注入新鲜的市场活力。笔者建议:对沈阳相声给予政策支持,建立保护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采取优先倾斜政策给予支持和鼓励。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文化发展基金为沈阳相声走向“产业化”铺设一条专项资金通道。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生硬”,沈阳相声要进入“准产业化”保护,首先要建立过硬的创作班子和演员队伍,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普及率高的特点,鼓励和培植民间业余相声演出队,使之恢复形成专业和业余相声演出队相结合,培养观众,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提升沈阳相声的影响力,共同进入市场,使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⒊加快挖掘整理工作,把搜集整理的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结集出版,建立沈阳相声艺术馆,面向社会开放,复原沈阳相声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沈阳为召集地,通过召开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或国家级的相声新作品笔会,推出新作品,打造过硬的作品创作队伍,以此吸引并建立相声观众新群体,为开启走向“产业化”道路做好作品资源储备。要在沈阳举办全国相声大赛或汇演,以及更多形式的拜师会和老演员的舞台生涯纪念展演活动,组织挖掘新人,发现新人,为年轻演员提供舞台,定期举办相声公益演出和个人作品专场演出,培养大师级的艺术家,扩大社会影响力。
⒋沈阳相声曾经的辉煌主要来源于拥有强大的专业创作和演出队伍,还有在全国叫响的相声大师杨振华和金炳昶等领军人物。此外,专业和业余相声队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培养了大批相声观众,使沈阳相声与北京、天津形成“鼎足之势”。因此,要展沈阳相声雄风和霸气,就必须在人才挖掘和培养上下功夫,建立一支经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不败的演出队伍,要挖掘培养沈阳相声传承人,创造名人效应。建立过硬的创作队伍和好的演出队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断增加新节目,锻炼提高演员业务能力,要在专业院团和艺术学校,开设曲艺表演专业,吸纳和培养相声新人。
非遗项目实行“准产业化”保护,是焕发非遗青春,实现“活态”传承的最佳选择。对沈阳相声实施“准产业化”保护,不仅活跃了市场,丰富演出内容,而且是以积极的态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寻求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冯静晓,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
【关键词】非遗;相声;分析;准产业化;困境;对策;沈阳
在文化繁盛的今天,保持文化多样性问题日益显现,以人为载体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成为新时代命题。目前,保护非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抢救式保护,这是由政府出资,财政投入,文化部门实施的文化保护工程,通过以文物保护方式保持非遗的当下状态,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留住非遗,适用于濒危消亡的非遗项目。另一种是开发式保护,这是在政府主导下,将非遗引向市场参与竞争,以竞争激发非遗的生存活力,借助市场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准产业化”的引入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内容,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沈阳具有雄厚的文化资源积淀,非遗蕴藏十分丰厚。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经历,选择以群众基础好、影响广泛的省级非遗项目“沈阳相声”保护为案例,就其历史、现状与发展目标,进行非遗“准产业化”保护的调查与研究。
一、沈阳市“准产业化”的非遗项目
沈阳市非遗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抢救性保护,截至到2015年,市政府已经公布了6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市级项目达到169项,涵盖非遗十大类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0个项目,省级非遗保护名录40个项目。在现有的市级非遗名录中,一部分濒危项目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等经过抢救性的采录和整理,出版了《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目前已经通过民间文学作品方式流通于社會各个角落,被人们阅读传颂着,而其大量的实物资料等已经进入到“静态”博物馆式保存状态。另一部分也通过挖掘整理,建档保存下大量珍贵历史资料,这些同时也兼具实施“准产业化”保护的非遗项目占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经过调查论证梳理,其结果仍有约占全市非遗项目总数71.6%的项目具备实施“准产业化”保护条件。笔者认为,具有“准产业化”条件就意味着有机会开展生产性保护,为非遗自身造血“活态”传承提供环境和土壤。这些可以开展非遗“准产业化”保护并有条件进入市场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音乐5项、传统舞蹈10项、传统戏剧9项、曲艺5项、传统竞技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19项、传统技艺53项、传统中医药14项、民俗3项等共计120个项目分布于9个类别中,所形成丰富多彩的门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呈多样性。对非遗“准产业化”保护既为非遗找到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社会的契合点,也为非遗项目的前代和现代链接起传承关系,其社会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通过开辟非遗“准产业化”试点保护工作,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沈阳相声具有市场化的基础资源
沈阳相声历史悠久,在经过了100多年的岁月历程,从“撂地”开始到走进剧场演出,始终伴随社会文化的脚步并行不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说、学、逗、唱”表现出深厚的地域文化特点,适合东北观众的欣赏品味,具有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市场运行条件相对成熟,历史上曾与天津、北京相声形成“鼎足之势”。近年来,沈阳相声也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遭到来自外来势力的冲击和影响,演出市场萎缩萧条,演职人员老化,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尽管这样,依然挡不住沈阳相声强盛的生命力。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基础资源,源自于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作品影响力,使其市场化潜力依然存在。这些基础资源成为沈阳相声走向市场博弈的资本,使其能够融入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快速实现从艺术作品转换为商品的完美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资源成为开启沈阳相声走向市场的“金钥匙”。
⒈历史资源
沈阳相声早在清初即已产生,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刘世英著《陪都纪略》中记载:“有张太,学相声。叫人乐,嘴头灵。约薄话,想得精。讲流口,是营生。”随着北京相声艺人的陆续到来,沈阳相声市场开始形成。清光绪末年(1900左右),北京相声艺人范有缘收朱凤山等当地人为徒,在小河沿“撂明地”演出,后入茶社。民国十年(1921)北京相声艺人冯昆志携家来到东北,其子冯振声收杨海荃、常福荃、祝景荃为徒,加上其子冯大荃,人称“四大荃”,组成“冯家相声班”,被称之为“沈阳相声”。沈阳相声最初在“西门脸儿”(今西顺城街)“杂巴地”撂地演出,到建立奉天(今沈阳)第一棚专演相声,声望鹊起,影响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相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由艺人自发成立的“沈阳相声大会”扩大了演员队伍,演出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进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沈阳相声进入繁华鼎盛阶段,特别是以1958年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为标志,沈阳相声艺人小立本、杨海荃表演相声新作《社会主义好》引起极大轰动,确立沈阳相声在全国的影响。1980年,在全国曲艺评比中,沈阳相声《假大空》、《好梦不长》、《特殊生活》分获一、二等奖,沈阳相声占据全国曲艺舞台重要引领地位。这个阶段的沈阳相声正处于演员整容齐整、艺术创作水平高超时期。除此之外,全市还有14支业余相声演出队,这些业余演出队伍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能创作能演出,与专业队伍遥相呼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培养了大批的相声观众,造就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一深厚的历史资源优势成为沈阳相声扬名市场的有利因素。
⒉作品资源
沈阳相声有传统相声和现代相声之分。传统相声脚本数量达百余,在《相声选》中收录的沈阳相声大会20多段优秀传统段子,《八扇屏》、《三近视》等为代表性脚本,是我国最早发表的传统相声,见证了沈阳相声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具有讽刺、赞颂、娱乐等表演形式。 现代相声从新中国成立后,诞生数以百计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推陈出新,尖锐深刻,语言动作大起大落,表演火爆,具有独特的表演特色,形成了厚重的观众群体资源。其中《社会主义好》首开赞颂类相声的先河,《假大空》、《特殊生活》以讽刺为生命线,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在全国相声大会上获相声创作表演一等奖,《好梦不长》在全国曲艺评比中获二等奖。杨振华的吉他相声《笑语欢歌》不仅轰动全国,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引领了我国相声发展方向。《台湾来信》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此外,大量的已经出版过的沈阳相声唱片和磁带,彰显了这个时期丰富的作品资源优势。应该说,沈阳相声从“说、学、逗、唱”等俱已形成不拘一格的表演体系,成为能够走向市场、参与市场博弈的支撑力量。
⒊形象资源
沈阳相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口碑以及著名的相声名家等形象资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1958年,在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中,《社会主义好》的表演者小立本、杨海荃受到周恩來总理接见。1979年至1982年期间,《假大空》、《特殊生活》、吉他相声《欢声笑语》在全国引起轰动,让沈阳相声名扬全国曲艺界。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陈连仲等曲艺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名家,尤其是杨振华以表演尖锐泼辣,说唱俱佳闻名全国。沈阳相声无论是作品还是表演者已深刻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这些形象资源极具有市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⒋具有经济潜质的独特价值
沈阳相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以讽刺为生命线,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幽默诙谐,火爆热烈,动作大起大落,语言丰富辛辣,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不拘泥于旧的表演程式,紧跟时代,融合借鉴其他姊妹艺术,表演手段创新,尤其是受“滑稽”和“二簧”的影响而产生的“腿子活”,演员在《黄鹤楼》、《捉放曹》中“跳进跳出”的表演,这些所呈现出沈阳相声独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特征,让观众在享受相声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愉悦放松。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艺舞台是属于沈阳相声时代。相声《假大空》、《好梦不长》、《特殊生活》等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沈阳相声观众群,如此的轰动影响,得益于沈阳相声不拘一格、独具风采、贴近生活的表演,奠定了沈阳相声在全国引领地位。
时下,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日趋个性化和娱乐化,个性文化产品和娱乐文化产品备受大众青睐。而具有个性的沈阳相声恰好能够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满足现代人的欣赏需要。因而,沈阳相声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发展空间。目前,民营相声演出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北京开心麻花、沈阳鑫荷相声汇纷纷登陆沈阳舞台,提示人们,沈阳相声市场正在缓缓升温,群众文化和市场需求已然显现,年轻一代相声观众群体正在形成。为此,沈阳相声要借势而上,充分利用大众文化消费的积极发展势头,利用好群众文化大阵地,通过文化惠民舞台提升沈阳相声的影响力,培植观众队伍,相信通过“准产业化”的引入,沈阳相声市场的发展复兴指日可待。
三、“准产业化”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的作用
沈阳市现已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准产业化”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的目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芒是非遗保护的最佳选择。通过产业化赋予非遗项目蓬勃的生命力,使之得到最大价值的可利用空间,提高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其意义作用深远重大。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数量800多万,密度达1373人/平方公里。纵观沈阳文化演出市场,专业剧场凤毛麟角,演出节目单一,“一花独放”不仅不能满足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禁锢了大众文化“百花齐放”市场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层次性、选择性面临坍塌危险。而遍布各个领域的群众文化这片沃土,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新鲜养分,让“准产业化”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目标,不但增加剧场表演品种,还能丰富繁荣群众文化阵地,满足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使产生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始终植根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更持久地、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久发展下去。
四、非遗项目沈阳相声“准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⒈尚未产业化的原因
目前,沈阳相声尚未产业化就是因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老艺人年龄逐渐增大和相继离开,导致沈阳相声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创作队伍后继乏人,在传承、发展、创新链几个方面出现断裂。其二沈阳相声演出场所被挤占,没有专业演出场所,相声观众群体无从消费场所。其三创作队伍和演员流失严重,创作队伍断崖式的断裂,导致近年来鲜有好作品问世。演员改行,后备力量薄弱,曾经的专业队伍和业余队伍遥相呼应局面不在,现阶段专业院团相声演员既缺乏新生代的加入,也缺少领军人物,百余年形成的观众群体被分散瓦解,难以形成相声观众群。缺乏正面的专场演出,沈阳相声的演出仍需要依附于其他综合艺术演出之内,致使欣赏相声的观众人为分流。
⒉实现“准产业化”的对策
扶持沈阳相声不仅是市场需要,也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重振沈阳相声雄风固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好的作品和好的演员建立好的观众基础。因此,沈阳相声要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为重现市场生命力双管齐下,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保护发展基金,建立专门的演出场所,恢复沈阳相声剧场演出,为沈阳相声演出搭建平台,注入新鲜的市场活力。笔者建议:对沈阳相声给予政策支持,建立保护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采取优先倾斜政策给予支持和鼓励。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文化发展基金为沈阳相声走向“产业化”铺设一条专项资金通道。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生硬”,沈阳相声要进入“准产业化”保护,首先要建立过硬的创作班子和演员队伍,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普及率高的特点,鼓励和培植民间业余相声演出队,使之恢复形成专业和业余相声演出队相结合,培养观众,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提升沈阳相声的影响力,共同进入市场,使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⒊加快挖掘整理工作,把搜集整理的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结集出版,建立沈阳相声艺术馆,面向社会开放,复原沈阳相声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沈阳为召集地,通过召开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或国家级的相声新作品笔会,推出新作品,打造过硬的作品创作队伍,以此吸引并建立相声观众新群体,为开启走向“产业化”道路做好作品资源储备。要在沈阳举办全国相声大赛或汇演,以及更多形式的拜师会和老演员的舞台生涯纪念展演活动,组织挖掘新人,发现新人,为年轻演员提供舞台,定期举办相声公益演出和个人作品专场演出,培养大师级的艺术家,扩大社会影响力。
⒋沈阳相声曾经的辉煌主要来源于拥有强大的专业创作和演出队伍,还有在全国叫响的相声大师杨振华和金炳昶等领军人物。此外,专业和业余相声队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培养了大批相声观众,使沈阳相声与北京、天津形成“鼎足之势”。因此,要展沈阳相声雄风和霸气,就必须在人才挖掘和培养上下功夫,建立一支经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不败的演出队伍,要挖掘培养沈阳相声传承人,创造名人效应。建立过硬的创作队伍和好的演出队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断增加新节目,锻炼提高演员业务能力,要在专业院团和艺术学校,开设曲艺表演专业,吸纳和培养相声新人。
非遗项目实行“准产业化”保护,是焕发非遗青春,实现“活态”传承的最佳选择。对沈阳相声实施“准产业化”保护,不仅活跃了市场,丰富演出内容,而且是以积极的态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寻求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冯静晓,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