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旅游。泰国北部美斯乐地区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文章以美斯乐华人为例,通过对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本族文化认同强化的。文章试图要证明以下观点,即: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关键词】:民族旅游;美斯乐;文化认同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旅游带来了人员、信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流动,这使得地方族群文化的边界己经不可能仅仅以地理疆界来加以规约。资讯和人员的流动给人们带来了对不同生活式、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的了解。在旅游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之间的交往接触引起地方民族对我者和他者的文化判别。“我们是谁?来自何处?”成为了地方民族界定自我身份的思量问题,进而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认同的实践问题。
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又名和平村,位于著名的“金三角”的腹地,为原中国国民党残军第93 师及其后代的聚居地。早期居住着人数稀少的山地民族。在美斯乐的泰北义民史馆《泰北义民文史馆志》中有关于美斯乐华人历史的真实记载。据资料记载,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在云南省留下两支残余部队,分别是李弥的第8 军和26军,共两万多人进入缅甸境内。在联合国斡旋之下,美国、泰国协助安排国民党残部先后进行两次撤台迁移。祖籍云南省宜良的原国民党残军第五军军长段希文“看到美斯乐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于1962年转到此地定居”,[1]一直等待机会重回家乡。之后,“泰、缅政府只好与93师言和。泰国政府表示愿意提供一片地区供93师定居,但不得离开圈地,93师必须作为雇佣军帮泰国政府攻打游击队,以消除内乱。1971——1980年,由于泰国局势的需要,泰国陆军联合国民党残军93师共同征剿盘踞在清莱府及碧武里府的反政府武装,平息了泰北的社会动乱。鉴于“平乱”有功,泰国政府重新出台文件确认国民党残军余部及其眷属的合法公民身份,随之也收缴了当地的枪支。1971年在国民党残军归顺后,泰国政府就在美斯乐设立自治区,行政级别为乡,下辖13个村庄,乡公所和乡议会位于美斯乐村,即为乡行政中心。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任职期间(1977——1980年)正式改名为和平村。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深入渗透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地方文化都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巨大语境之中,在中国广大边疆版图之外,那些相对自足的边远的华人村寨,也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洗礼,影响着地方文化的选择性重构。旅游通过调动政府、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力量将现代性的影响推进到边远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其纳入到现代性的进程之中。正如现代性存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一样,作为现代性的旅游也具有爱恨交织的矛盾性,即一方面要配套先进的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现代舒适的休闲娱乐享受,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地方文化的异域性和传统性,为游客提供一种神秘原始的地方风情体验。
美斯乐华人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族群,其社会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中也同样经历着巨大的文化变迁。现代性在不断将其文化同化的同时,又反过来促使着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族群文化复兴,以及伴随着这种复兴所引起的文化认同的强化。正是由于以上的矛盾性,使得旅游开发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多因素干扰下充满了动态性与复杂性。
本文以美斯乐作为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研究个案,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旅游开发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在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以及试图要证明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二、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一) 民族旅游
对民族旅游的界定,首先涉及到对“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一个基本分析。虽然“民族”与“族群”都强调在接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化将自己与他人区分,但由于不同学者对文化和世系的理解不同,导致兩个术语在内涵上是有所区别的。民族旅游与以下几个概念密切相关:一般包含着两个以上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大多来自于现代化都市;而旅游目的地则位于边缘民族聚居区,与主体民族相比较,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文化和自然景观上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2]。而本文所采用的定义与学界保持一致。美斯乐虽然是华人为主的社区,但其地理位置在泰国境内,受到泰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文化上与中国境内的传统文化有所差异。每年来此游玩的游客大多来自于台湾和大陆,也有一部分是泰国人。但从购买力以及消费能力来说,大陆游客消费能力最强,为本地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最相对较高。美斯乐处于泰北山地,位置相对偏远与边缘,与泰国主题民族相比,人口数处于少数,经济在泰国境内相对滞后。而当地貌属于高山密地区,是泰国主要的茶叶盛产地,所以茶山也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综上所述,美斯乐旅游属于民族旅游。
(二)文化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3]。认同分为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其内涵都是指个体对其所归属的群体或类属的认知和信念。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关系紧密,周大鸣指出任何族群离开文化都不能存在,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4]。族群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族群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族群身份的承认,包括自我认同、归属感、对参照群体的认知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价值分享等。因此,对文化认同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涉及到族群认同的研究。
三、结论及进一步探讨的意义
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技术、生产与生活方式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口少,文化影响力小的族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但如果出现一种对地方族群文化特别强调,而且这种强调能够给地方族群带来经济效应,地方族群为了保持这种经济效应而有意识的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从而促使地方文化得以复苏和认同得到强化。对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美斯乐来说,其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渗透下,也出现了地方文化在不同程度上被泰国文化同化的现实,但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外来力量开始进入当地社会,掀起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民众在旅游发展中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特色,通过民俗节庆、当地特产,有意识的向外界展示,表现出对本族传统文化的前所未有的珍视,并在与外来文化发生接触的过程中,经过解读、吸收、消化、转换等过程,完成了自己的文化转型,在坚持自身文化本土化基础上,建构起了新的文化认同。也就是说,旅游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美斯乐的文化认同。
本文通过对美斯乐旅游的个案研究,试图形成以下一些基本观点:
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旅游开发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旅游被誉为支柱产业,它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对于村民的脱贫致富有显著功效。民族地区最能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是本族群文化,这就需要地方族群必须强化对本族文化的认同,自觉传承本族文化,有选择的吸纳其他文化而不被同化,通过不断保持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民族旅游长久不衰。
注释:
[1]黄昏章.宽容与融合:泰国华人争取生存发展问题的思考[J].八桂侨刊.2007(9):14
[2]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 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13- 515.
[3]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07:1-9.
[4]周大鸣.族群与文化散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16- 23.
【关键词】:民族旅游;美斯乐;文化认同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旅游带来了人员、信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流动,这使得地方族群文化的边界己经不可能仅仅以地理疆界来加以规约。资讯和人员的流动给人们带来了对不同生活式、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的了解。在旅游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之间的交往接触引起地方民族对我者和他者的文化判别。“我们是谁?来自何处?”成为了地方民族界定自我身份的思量问题,进而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认同的实践问题。
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又名和平村,位于著名的“金三角”的腹地,为原中国国民党残军第93 师及其后代的聚居地。早期居住着人数稀少的山地民族。在美斯乐的泰北义民史馆《泰北义民文史馆志》中有关于美斯乐华人历史的真实记载。据资料记载,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在云南省留下两支残余部队,分别是李弥的第8 军和26军,共两万多人进入缅甸境内。在联合国斡旋之下,美国、泰国协助安排国民党残部先后进行两次撤台迁移。祖籍云南省宜良的原国民党残军第五军军长段希文“看到美斯乐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于1962年转到此地定居”,[1]一直等待机会重回家乡。之后,“泰、缅政府只好与93师言和。泰国政府表示愿意提供一片地区供93师定居,但不得离开圈地,93师必须作为雇佣军帮泰国政府攻打游击队,以消除内乱。1971——1980年,由于泰国局势的需要,泰国陆军联合国民党残军93师共同征剿盘踞在清莱府及碧武里府的反政府武装,平息了泰北的社会动乱。鉴于“平乱”有功,泰国政府重新出台文件确认国民党残军余部及其眷属的合法公民身份,随之也收缴了当地的枪支。1971年在国民党残军归顺后,泰国政府就在美斯乐设立自治区,行政级别为乡,下辖13个村庄,乡公所和乡议会位于美斯乐村,即为乡行政中心。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任职期间(1977——1980年)正式改名为和平村。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深入渗透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地方文化都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巨大语境之中,在中国广大边疆版图之外,那些相对自足的边远的华人村寨,也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洗礼,影响着地方文化的选择性重构。旅游通过调动政府、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力量将现代性的影响推进到边远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其纳入到现代性的进程之中。正如现代性存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一样,作为现代性的旅游也具有爱恨交织的矛盾性,即一方面要配套先进的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现代舒适的休闲娱乐享受,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地方文化的异域性和传统性,为游客提供一种神秘原始的地方风情体验。
美斯乐华人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族群,其社会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中也同样经历着巨大的文化变迁。现代性在不断将其文化同化的同时,又反过来促使着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族群文化复兴,以及伴随着这种复兴所引起的文化认同的强化。正是由于以上的矛盾性,使得旅游开发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多因素干扰下充满了动态性与复杂性。
本文以美斯乐作为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研究个案,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旅游开发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在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以及试图要证明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二、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一) 民族旅游
对民族旅游的界定,首先涉及到对“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一个基本分析。虽然“民族”与“族群”都强调在接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化将自己与他人区分,但由于不同学者对文化和世系的理解不同,导致兩个术语在内涵上是有所区别的。民族旅游与以下几个概念密切相关:一般包含着两个以上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大多来自于现代化都市;而旅游目的地则位于边缘民族聚居区,与主体民族相比较,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文化和自然景观上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2]。而本文所采用的定义与学界保持一致。美斯乐虽然是华人为主的社区,但其地理位置在泰国境内,受到泰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文化上与中国境内的传统文化有所差异。每年来此游玩的游客大多来自于台湾和大陆,也有一部分是泰国人。但从购买力以及消费能力来说,大陆游客消费能力最强,为本地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最相对较高。美斯乐处于泰北山地,位置相对偏远与边缘,与泰国主题民族相比,人口数处于少数,经济在泰国境内相对滞后。而当地貌属于高山密地区,是泰国主要的茶叶盛产地,所以茶山也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综上所述,美斯乐旅游属于民族旅游。
(二)文化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3]。认同分为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其内涵都是指个体对其所归属的群体或类属的认知和信念。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关系紧密,周大鸣指出任何族群离开文化都不能存在,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4]。族群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族群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族群身份的承认,包括自我认同、归属感、对参照群体的认知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价值分享等。因此,对文化认同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涉及到族群认同的研究。
三、结论及进一步探讨的意义
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技术、生产与生活方式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口少,文化影响力小的族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但如果出现一种对地方族群文化特别强调,而且这种强调能够给地方族群带来经济效应,地方族群为了保持这种经济效应而有意识的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从而促使地方文化得以复苏和认同得到强化。对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美斯乐来说,其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渗透下,也出现了地方文化在不同程度上被泰国文化同化的现实,但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外来力量开始进入当地社会,掀起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民众在旅游发展中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特色,通过民俗节庆、当地特产,有意识的向外界展示,表现出对本族传统文化的前所未有的珍视,并在与外来文化发生接触的过程中,经过解读、吸收、消化、转换等过程,完成了自己的文化转型,在坚持自身文化本土化基础上,建构起了新的文化认同。也就是说,旅游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美斯乐的文化认同。
本文通过对美斯乐旅游的个案研究,试图形成以下一些基本观点:
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旅游开发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旅游被誉为支柱产业,它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对于村民的脱贫致富有显著功效。民族地区最能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是本族群文化,这就需要地方族群必须强化对本族文化的认同,自觉传承本族文化,有选择的吸纳其他文化而不被同化,通过不断保持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民族旅游长久不衰。
注释:
[1]黄昏章.宽容与融合:泰国华人争取生存发展问题的思考[J].八桂侨刊.2007(9):14
[2]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 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13- 515.
[3]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07:1-9.
[4]周大鸣.族群与文化散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1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