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舌冠音+u]序列增减音规则的对立与统一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冠音+u]是两个发音位置相距较远的成分组成的语音序列.语言社团基于连音便利需要,会对此序列做出各种音变调整.汉语方言中与该序列有关的[(a)]增音、[u]减音现象,体现了汉语的调整策略.借助SPE语音规则描写形式以及特征几何(feature geometry)的语音特征分析模式,可知:增、减音不仅具有对立性更具有统一性,本质上是同一条规则、同一动因的不同表现.相较于汉语,该序列在英语、荷兰语等印欧语中的表现,体现了增减音规则的跨语言共性,也反映了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等方面的类型差异.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语言研究较侧重应用研究,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以应用为导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 ,为特定现实需要服务;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时代热点,参与热点问题的探讨,从热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学术发展,对其他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朝廷对于语言文字问题的重视,也促使传统语言研究始终以服务封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教育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为己任.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应用研究虽然存在很多历史局限性,但其应用性特征,对于当代的汉语研究及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具有
比限作为明清催课之法的核心,合理的分限有利于赋役征收,而设限过密则会成为赋役征收的百病之源.面对制度带来的危害,明清百姓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试图将危害降到最低.其应对的手段(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诡寄、花分、飞洒、影射、虚悬等来避役避比,这些手段带来的问题是田亩不实、户甲不实,迫使政府不断进行变法和赋役册籍创新.二是通过土地市场将赋役负担转移给他户等方式来避役避比,这造成了税粮拖欠,包揽盛行,土地市场进一步复杂化.三是通过户的整合来应对比限中的各类问题,户的整合类型有“甲首户”“股头制”“总户子户”“
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对口帮扶是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科学寻找广州—梅州和深圳—汕尾对口帮扶工作中行动者、情境和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产业扶贫的“脱嵌—传播—再镶嵌”模型.对行动者与情境互动下的产业扶贫模式生成机理及效果的故事线进行理论阐释,研究发现:两对帮扶关系中由于政府力量与市场参与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参与式扶贫与整合式扶贫两种典型模式.广州—梅州扶贫中,以政府行动者为主的行政资源在对口帮扶中发挥了绝对主导作用,其他行动者有限参与;深圳—汕
清代漕运年复一年,带来了繁复的运粮事务和巨量的货物流转,由此各色人群汇聚运河沿线,从事体力、商业以及其他各种服务性的活动.运丁和水手是漕粮运输的主力,倚食漕粮运输以及附载的货物;纤夫和脚夫维持运河船只往来,以廉价劳动力获取生计;浅夫和泉夫等济运群体依赖漕事为生;商人与贩夫既包括各大商帮,也包括贩夫走卒,既包括坐贾行商,也包括各种服务性从业者.不少人群从传统生活秩序中“溢出”并结成新的生活共同体,倚食漕河,极大地推动了运河区域的消费市场和商业繁荣.清代漕运极大地影响了运河区域的大众生计和社会生活.
政治参与是维持和促进政府合法性的有效手段,是民众表达意见和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且与民众的政治信任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政治信任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机制,及主观绩效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对6579份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政治信任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民众的政治信任度越高,就越倾向于进行制度化政治参与,反之则越倾向于进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在政治信任与制度化政治参与
劳动教育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效仿与异化、恢复与重建、深化与拓展的演进过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呼唤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一种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 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发生的逻辑理路经历了以身心参与为必备前提的创造性潜能激发阶段、以深度体验为酝酿过程的创造性思维萌发阶段、以知行转换为关键环节的创造性能力锤炼阶段和以融会贯通为终极奥义的创造性智慧提升阶段.创造性劳动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实践路径,可通过建构集自然体验式劳动和探究造物式劳动于一体的劳动课程群,构筑纵深化的课程目标
武当山五龙宫本来是一处用于求雨的民间神祠,南宋时期随着真武信仰的广泛传播,武当山的紫虚鸾坛开始创制道书以建立真武与武当山的密切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五龙神祠也被安排进了与真武有关的神圣故事中,从而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元代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信仰有增无减,五龙宫的道士主动将该宫设置成真武的专属道场.从此,该宫开始得到元皇室的青睐,并一跃变成为国祝祷的国家宫观.五龙宫的崛起,与真武信仰在宋代以后的传扬有着重要关系,也与武当山被塑造为真武信仰圣地的过程基本同步.
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需要学界从规划理论、政策路径层面上明确回答促进乡村文旅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国家政策设计的理论依据.乡村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集中载体,为快速城市化的社会大众(文旅消费者)提供了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之地”,广泛存在于社会意识中的农耕文化印象是促进乡村文旅融合的动力源泉.基于乡村文旅融合目标的乡村规划设计,需要从特定空间结构中的多个维度体现农耕文化符号,并形成乡村旅游中的特定文化场景.体现在国家政策设计上,就要求政府从宏观政策上协调理论研究、文
社会关系“泛”契约化是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方向,夫妻忠诚协议的出现和流行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社会文化运动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具体化.限于相关规范的欠缺和传统形式主义观点的束缚,相关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忠诚协议的对内效力多持保守态度.通过考察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法哲学的基本观点,将其用于对不同类型忠诚协议效力的考量,作出体现社会文化变迁而又不违反基本婚姻伦理和法律制度的解释.无论是财产型还是人身型忠诚协议,只要不具有显然违法和侵犯人身权的情形,法律就应认可其效力并为其寻求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合理的生存空间,这本质
公办教育单位是教育行政权的重要行使主体.《监察法》第十五条将公办教育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纳入监察对象范围,以实现对所有行使教育公权力的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由于法条规定过于笼统,规范内涵不甚明了且认定标准缺失,使得监察对象的外延划定和类型化难以实现.为此,应从监察全覆盖的立法目的 出发,从规范分析角度明确公办教育单位监察对象认定中核心要素的内涵,解析立法背后教育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和制度逻辑,搭建以“身份十职位/职责”和“公职行为”为内容的多层次认定标准体系,以化解监察对象认定中的理论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