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设计类/ 特别大奖
本次大赛的特别大奖得主是来自中德合资的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的设计团队。这是由一群有创新意识、有共同目标且有着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个团队中,没有曲高和寡,只有知己相伴;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创意都能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共同的努力中闪耀智慧的光芒。
其获奖作品“1000MW 内陆运输发电机整体数字化样机”的设计周期为10 个月,完成1000MW 内陆运输发电机所有部件的数字化设计,共创建近30000 个模型,静态模型文件数据量超过3GB。
王晶:首先,我想说参与这次大赛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比赛主办方和组委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机会。这次大赛是我们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自我检验的考场。不仅让领导、评委和其他选手看到了我们的实力,也让我们自己认清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参与大赛,通过与其他选手的交流,我们了解和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在一些软件功能应用上的差距,这次宝贵的经历将敦促我们继续努力前进。
彭勃:NX 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企业的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这种大赛,通过三维设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促使让我们的设计成为有“创新”的设计,这样才能有进步。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西门子PLM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我们公司在NX 软件的实施过程中,西门子PLM 的工程师不仅进行了全程的跟踪,对我们团队的成员进行了大量NX 软件的相关培训,包括建模、装配、二维制图和渲染等。同时,他们还和我们一起参照产品的组成框架,在NX 的环境中帮助我们搭建架构,理清了设计分工,促进了团队协作。
写在最后
NX卓越应用大赛历时半年之久,群雄角逐,多项大奖,各归其主,简单而隆重的颁奖仪式也落下了帷幕,大赛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整个赛事开展的过程中,从选手提交的数百幅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选手们的务实低调和谦逊内敛,也能够领略选手们张扬的个性和充满灵气的设计思维;既有展现个人超强实力的佳作,也有团队协作、多专业协同的优秀作品;既有来自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深入应用,也有高校教师和莘莘学子的心血之作;选手既有来着汽车、造船、模具和家电等应用数字化技术较早的行业,也有玩具、五金、零部件等相对后发的行业。NX卓越应用大赛竞赛充分展现了整个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应用的多样化和阶梯性。
早在 2006年,CAD杂志和智造网携手相关单位,在国内企业界和院校界开展三维设计竞赛活动,此后历年的设计主题虽有更迭,规模不等,但“设计创新”的核心主题从未改变。通过这一届届赛事,一批批选手和作品,我们见证了中国工程师数字化设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提高不仅仅体现在 CAD软件应用能力的增强,更体现在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仿真、数字加工等多领域、多专业范畴的协同应用能力。2006年,很多企业将三维CAD系统定义为三维建模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体地、可视化地展现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动态特征。时隔 8年,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基于数字化的三维产品数据,综合利用 CAD/CAE/CAM等各种技术子系统,开展产品性能、功能的多领域、多目标优化设计,向全流程的数字化制造发展。NX卓越应用大赛竞赛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具体工程实践中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趋势。
此外可喜的是,除了来自企业工程团队的选手外,工程教育界的学子们表现出不俗实力。尽管在设计的工程化方面,尚有不足,但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在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功能创新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其表现不逊于企业一线的优秀工程师。这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代表着“中国创造”的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靠我们,也要靠你们,但终究还是要靠你们!
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努力吧。
本次大赛的特别大奖得主是来自中德合资的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的设计团队。这是由一群有创新意识、有共同目标且有着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个团队中,没有曲高和寡,只有知己相伴;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创意都能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共同的努力中闪耀智慧的光芒。
其获奖作品“1000MW 内陆运输发电机整体数字化样机”的设计周期为10 个月,完成1000MW 内陆运输发电机所有部件的数字化设计,共创建近30000 个模型,静态模型文件数据量超过3GB。
王晶:首先,我想说参与这次大赛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比赛主办方和组委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机会。这次大赛是我们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自我检验的考场。不仅让领导、评委和其他选手看到了我们的实力,也让我们自己认清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参与大赛,通过与其他选手的交流,我们了解和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在一些软件功能应用上的差距,这次宝贵的经历将敦促我们继续努力前进。
彭勃:NX 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企业的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这种大赛,通过三维设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促使让我们的设计成为有“创新”的设计,这样才能有进步。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西门子PLM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我们公司在NX 软件的实施过程中,西门子PLM 的工程师不仅进行了全程的跟踪,对我们团队的成员进行了大量NX 软件的相关培训,包括建模、装配、二维制图和渲染等。同时,他们还和我们一起参照产品的组成框架,在NX 的环境中帮助我们搭建架构,理清了设计分工,促进了团队协作。
写在最后
NX卓越应用大赛历时半年之久,群雄角逐,多项大奖,各归其主,简单而隆重的颁奖仪式也落下了帷幕,大赛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整个赛事开展的过程中,从选手提交的数百幅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选手们的务实低调和谦逊内敛,也能够领略选手们张扬的个性和充满灵气的设计思维;既有展现个人超强实力的佳作,也有团队协作、多专业协同的优秀作品;既有来自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深入应用,也有高校教师和莘莘学子的心血之作;选手既有来着汽车、造船、模具和家电等应用数字化技术较早的行业,也有玩具、五金、零部件等相对后发的行业。NX卓越应用大赛竞赛充分展现了整个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应用的多样化和阶梯性。
早在 2006年,CAD杂志和智造网携手相关单位,在国内企业界和院校界开展三维设计竞赛活动,此后历年的设计主题虽有更迭,规模不等,但“设计创新”的核心主题从未改变。通过这一届届赛事,一批批选手和作品,我们见证了中国工程师数字化设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提高不仅仅体现在 CAD软件应用能力的增强,更体现在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仿真、数字加工等多领域、多专业范畴的协同应用能力。2006年,很多企业将三维CAD系统定义为三维建模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体地、可视化地展现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动态特征。时隔 8年,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基于数字化的三维产品数据,综合利用 CAD/CAE/CAM等各种技术子系统,开展产品性能、功能的多领域、多目标优化设计,向全流程的数字化制造发展。NX卓越应用大赛竞赛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具体工程实践中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趋势。
此外可喜的是,除了来自企业工程团队的选手外,工程教育界的学子们表现出不俗实力。尽管在设计的工程化方面,尚有不足,但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在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功能创新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其表现不逊于企业一线的优秀工程师。这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代表着“中国创造”的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靠我们,也要靠你们,但终究还是要靠你们!
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