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关村着眼于科技创新的完整生命周期,打造了“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
2014年,中关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抓住国家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的机遇,率先探索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半年以来,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中关村在聚集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和资本对接的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深入推进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
在这一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关村打造了“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覆盖了科技创新的完整生命周期。中关村找准了政策性金融的定位,激发各类金融资本的活力,整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最终形成了具有示范引领意义、易于复制推广的“中关村经验”。
建设信用体系,力推“信用首善之区”
“人无信则不立”。中关村将信用作为融资工作的基础,按照“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企业信用培育工程,打造“信用首善之区”。
中关村的具体做法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开展信用宣传和培育。2003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信用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鼓励企业使用信用产品,建立信用记录。在公共政策中叠加了对企业信用的要求,并鼓励银行、担保等在信贷评审中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实施企业信用星级评定计划,对于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比例越大;实施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和企业信用培育双百工程,引导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体现企业信用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在实施企业信用培育工程方面实现了六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建了一个信用工作组织体系;二是制定了一套信用制度;三是开发了一系列信用服务产品;四是培育了一批信用服务机构;五是建立了一套信用信息系统;六是形成了一套信用激励机制。目前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达到4500多家,累计有近万家次企业使用各类信用产品1.8万余份。
由于成绩卓著,中关村已被国家发改委誉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标间”。
聚集各方资源,打造融资服务平台
从政府引导角度出发,中关村政府机构花了不少心血打造了政府引导型的融资平台。中关村先后推动设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公司、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等。这些机构都能发挥投融资平台的引导作用,凝聚和整合创新型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在中关村集聚和发展。
作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银行纷纷在中关村设立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都特别派驻了机构。
更为重要是,中关村以海淀为中心,大力促进了创业投资机构的聚集和发展。在北京初步形成了科技金融机构在中关村聚集的发展态势。建立了与深交所、上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等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的合作机制。中关村还实施了科技金融伙伴工程,和全国主要的创投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形成了长期的沟通和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金融和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创业企业。
中关村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持续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中关村天使投资进一步组织化,出现了一批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和连续的创业者。新的创业服务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等多种创业服务模式。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几年中关村新上市的公司中75%以上都是获得过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与IDG、金沙江等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29支子基金,合作规模累计105亿元。中关村范围内注册登记的股权投资基金,均适用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的先行先试政策。
完善政策支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中关村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特点,出台了多项科技金融公共政策。在创业投资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科技信贷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展翼计划”工作方案》、《中关村企业担保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在融资租赁方面,出台了《中关村融资租赁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改制上市方面,出台了《中关村支持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并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在工作机制方面,制定了《中关村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中关村科技金融伙伴工程实施方案》;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出台了《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上政策在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中小微科技企业方面起到了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了促进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的工作机制。
中关村始终秉承“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1999年底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率先搭建担保融资服务平台;2000年中关村又率先开展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试点工作,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的创业投资企业、设立了第一支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2001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制度试点暂行办法》发布实施;2003年在全国首次发行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企业集合债券等;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2007年开始全面推动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并购贷款等各项科技信贷创新;2009年开始全国率先推动银行信贷专营机构发展;2010年推动开展QFLP试点;2011年,中国保监会在中关村开展首台套装备示范项目保险机制试点;2012年,启动融资租赁工作试点;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中关村开展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等。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符合科技企业需求的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不断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014年,中关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抓住国家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的机遇,率先探索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半年以来,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中关村在聚集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和资本对接的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深入推进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
在这一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关村打造了“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覆盖了科技创新的完整生命周期。中关村找准了政策性金融的定位,激发各类金融资本的活力,整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最终形成了具有示范引领意义、易于复制推广的“中关村经验”。
建设信用体系,力推“信用首善之区”
“人无信则不立”。中关村将信用作为融资工作的基础,按照“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企业信用培育工程,打造“信用首善之区”。
中关村的具体做法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开展信用宣传和培育。2003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信用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鼓励企业使用信用产品,建立信用记录。在公共政策中叠加了对企业信用的要求,并鼓励银行、担保等在信贷评审中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实施企业信用星级评定计划,对于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比例越大;实施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和企业信用培育双百工程,引导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体现企业信用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在实施企业信用培育工程方面实现了六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建了一个信用工作组织体系;二是制定了一套信用制度;三是开发了一系列信用服务产品;四是培育了一批信用服务机构;五是建立了一套信用信息系统;六是形成了一套信用激励机制。目前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达到4500多家,累计有近万家次企业使用各类信用产品1.8万余份。
由于成绩卓著,中关村已被国家发改委誉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标间”。
聚集各方资源,打造融资服务平台
从政府引导角度出发,中关村政府机构花了不少心血打造了政府引导型的融资平台。中关村先后推动设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公司、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等。这些机构都能发挥投融资平台的引导作用,凝聚和整合创新型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在中关村集聚和发展。
作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银行纷纷在中关村设立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都特别派驻了机构。
更为重要是,中关村以海淀为中心,大力促进了创业投资机构的聚集和发展。在北京初步形成了科技金融机构在中关村聚集的发展态势。建立了与深交所、上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等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的合作机制。中关村还实施了科技金融伙伴工程,和全国主要的创投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形成了长期的沟通和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金融和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创业企业。
中关村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持续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中关村天使投资进一步组织化,出现了一批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和连续的创业者。新的创业服务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等多种创业服务模式。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几年中关村新上市的公司中75%以上都是获得过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与IDG、金沙江等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29支子基金,合作规模累计105亿元。中关村范围内注册登记的股权投资基金,均适用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的先行先试政策。
完善政策支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中关村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特点,出台了多项科技金融公共政策。在创业投资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科技信贷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展翼计划”工作方案》、《中关村企业担保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在融资租赁方面,出台了《中关村融资租赁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改制上市方面,出台了《中关村支持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并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在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出台了《中关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在工作机制方面,制定了《中关村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中关村科技金融伙伴工程实施方案》;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出台了《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上政策在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中小微科技企业方面起到了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了促进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的工作机制。
中关村始终秉承“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1999年底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率先搭建担保融资服务平台;2000年中关村又率先开展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试点工作,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的创业投资企业、设立了第一支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2001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制度试点暂行办法》发布实施;2003年在全国首次发行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企业集合债券等;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2007年开始全面推动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并购贷款等各项科技信贷创新;2009年开始全国率先推动银行信贷专营机构发展;2010年推动开展QFLP试点;2011年,中国保监会在中关村开展首台套装备示范项目保险机制试点;2012年,启动融资租赁工作试点;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中关村开展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等。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符合科技企业需求的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不断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