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在落实具体教学活动时同样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立足于学生发展,落实分层教学。下文笔者主要以此观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288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巧和教给学生体育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科,其价值不仅在于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强身健体,更在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但无论我们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这一课程的哪一价值,首先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角度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理念就是在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教学进程中应运而生的。
一、按照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保障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有效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是重要前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看问卷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将素质好、能力强、基础优秀、活动热情突出的一类学生分到A级别层次。将学生有运动潜力、运动能力一般但是有一定学习兴趣的学生分到B级别层次。最后将本身对于体育学习不感兴趣且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差的划分到C级别层次。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别需要,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了S级别层次,主要指拥有特长的学生,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几类特长生,用针对性训练的方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特长。除此之外,还特别关注了分层的比例,重点突出与体现A级别层次与C级别层次的特殊性。通过合理划分每个层次学生的数量关系,使班级分层保持稳定状态,这对后续的分层教育活动推进有着突出的帮助效果。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分层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培养模式的关键一步。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进行正确化、合理化的分层并予以实施。以“跳跃”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之前,笔者将跳跃划分为下蹲、预备、起跳、落地四个层次。并且每一个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例如预备划分为起身和踮脚两个层次。在课堂教学前,首先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讲清楚了自己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以此有目标和方向的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有条不紊地实践分层授课
同样以上文的“跳跃”为例,在上课时,笔者并未直接将需要联系的次数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根据原来的要求跳跃几下,然后针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指导,接着才是动作示范,边示范边强调这一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尤其突出学生先前动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项。最后才是让学生独立训练,在训练中观察学生动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且充分掌握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身体状况。对于接受能力或身体状况相对较弱的学生,一开始就不会安排其进行全套层次的教学,而是在所有的层次中选择那些相对较简单的部分,等学生适应后,再逐步进入较难层次的教学。对于正处于生理期的女生,必要时应对其暂停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动作的训练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我们在训练时也应该对下蹲、预备、起跳、落地等每一个层次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学生动作到位了,再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避免学生对同一个动作的反复操练。每个动作的练习原則上不超过三次,次数多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要在恰当的时机即刻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层次的教学。当学生出现了厌倦的情绪时,要及时给予疏导和化解。当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总结回顾,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对于那些态度积极、能够主动配合教学的学生,即使其教学效果不是太好,也要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及时准确地落实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公平化教育方式,公平化教育模式下,所有学生所收到的教育指导都是一样的,看似合理的教评方式实际上无法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无法对体育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比如很多学习能力差、素质不强的学生在统一教学评价的指导下,没有办法与能力形成学习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对不同级别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肯定与挖掘学生的小进步,使学生能够收获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C级别学生来说,学生更需要得到肯定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活动减少抵触情绪。对于B级别学生要用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根本,使学生得到更出众的素质成长与进步。对于A级别学生来说,需要设立更严格、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认真公平的评价学生能力与表现,发挥体育分层教育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歧视”划分,而是真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教学。其根本原则是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教学“两极分化”,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就近发展区”,让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保证每一层次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上学有所得,习有所获,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7,13(1):21.
[2]孔健.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J].未来英才,2015,22(2):14.
[3]孙建国,房晓红.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0(10):80.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288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巧和教给学生体育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科,其价值不仅在于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强身健体,更在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但无论我们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这一课程的哪一价值,首先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角度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理念就是在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教学进程中应运而生的。
一、按照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保障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有效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是重要前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看问卷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将素质好、能力强、基础优秀、活动热情突出的一类学生分到A级别层次。将学生有运动潜力、运动能力一般但是有一定学习兴趣的学生分到B级别层次。最后将本身对于体育学习不感兴趣且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差的划分到C级别层次。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别需要,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了S级别层次,主要指拥有特长的学生,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几类特长生,用针对性训练的方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特长。除此之外,还特别关注了分层的比例,重点突出与体现A级别层次与C级别层次的特殊性。通过合理划分每个层次学生的数量关系,使班级分层保持稳定状态,这对后续的分层教育活动推进有着突出的帮助效果。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分层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培养模式的关键一步。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进行正确化、合理化的分层并予以实施。以“跳跃”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之前,笔者将跳跃划分为下蹲、预备、起跳、落地四个层次。并且每一个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例如预备划分为起身和踮脚两个层次。在课堂教学前,首先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讲清楚了自己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以此有目标和方向的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有条不紊地实践分层授课
同样以上文的“跳跃”为例,在上课时,笔者并未直接将需要联系的次数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根据原来的要求跳跃几下,然后针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指导,接着才是动作示范,边示范边强调这一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尤其突出学生先前动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项。最后才是让学生独立训练,在训练中观察学生动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且充分掌握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身体状况。对于接受能力或身体状况相对较弱的学生,一开始就不会安排其进行全套层次的教学,而是在所有的层次中选择那些相对较简单的部分,等学生适应后,再逐步进入较难层次的教学。对于正处于生理期的女生,必要时应对其暂停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动作的训练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我们在训练时也应该对下蹲、预备、起跳、落地等每一个层次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学生动作到位了,再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避免学生对同一个动作的反复操练。每个动作的练习原則上不超过三次,次数多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要在恰当的时机即刻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层次的教学。当学生出现了厌倦的情绪时,要及时给予疏导和化解。当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总结回顾,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对于那些态度积极、能够主动配合教学的学生,即使其教学效果不是太好,也要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及时准确地落实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公平化教育方式,公平化教育模式下,所有学生所收到的教育指导都是一样的,看似合理的教评方式实际上无法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无法对体育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比如很多学习能力差、素质不强的学生在统一教学评价的指导下,没有办法与能力形成学习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对不同级别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肯定与挖掘学生的小进步,使学生能够收获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C级别学生来说,学生更需要得到肯定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活动减少抵触情绪。对于B级别学生要用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根本,使学生得到更出众的素质成长与进步。对于A级别学生来说,需要设立更严格、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认真公平的评价学生能力与表现,发挥体育分层教育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歧视”划分,而是真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教学。其根本原则是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教学“两极分化”,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就近发展区”,让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保证每一层次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上学有所得,习有所获,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7,13(1):21.
[2]孔健.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J].未来英才,2015,22(2):14.
[3]孙建国,房晓红.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