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件陶刻作品如果太过着重刀功的要求,应当通过刀的表现,体现出作品浑厚而有深度的内涵,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感到一种美的感性满足。
关键词:陶刻;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06-1
任何形式的艺术品,包括紫砂陶工艺品,技术和艺术都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通过技术来表达体现设计意图和效果。凡是工艺品,都必须通过某种技术,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形成。紫砂陶工艺品,如微雕技术能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全文,和花鸟人物,这种绝技只能使人赞叹不已,但终不能列为艺术品,又如高超的溜冰技术和体操技术,动作惊险感人。
技术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技术是受艺术意识制约的,它有特定的工艺技术,它是通过坭料加工,造型制作,干燥烧成,才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可以说,技术是基础、是保证,但是单纯的技术形不成工艺品,它只有实用价值,工艺品主要在于它有艺术欣赏价值,缺乏艺术的技术美和制作美,只能使产品加工成精确、细致、光洁、平整的机械式的成品,没有艺术活力,可以使人赞不绝口,但缺乏一种艺术魅力,当艺术品和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结合后,使人观后感到轻松愉快,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紫砂泥制成坯,易于刻划。因此紫砂陶刻一般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视坯之干湿,可用竹刀,艺人们尝试过,然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而紫砂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是弧面,刻石印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且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用捻管转刀法最适于在紫砂上表现出微妙的书画,能保持紫砂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出紫砂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捻管转刀法是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的,是最具紫砂陶刻特点的。但仅能继承其规律、原则,艺术偏重于创造,以主观为主,艺术也可以继承,而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徒弟不能用师傅的思想观念和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判断来代替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判断,如何进行艺术表现,反映了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提高技术的根本在于实践、勤学苦练,不仅要从师傅那里学,还得博采众家之家,不断探索新技术。基本功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勤学苦练才可取。
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一代代艺人摸索、探究而形成的,是紫砂陶刻最佳的表达方式,也是紫砂陶刻审美和价值的体现。由于文人的直接作用,陶刻艺术形成了具有明鲜的文人特点的完整的自身艺术体系,她融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书画金石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且具有记事、寓意、言志、寄情、简练、含蓄、变形等浓厚的“文人味”特点。中国文学艺术, 当然不排斥对石刻、木刻等语言的借鉴和融合为我所用,但必须保持紫砂陶刻语言纯度,这才是紫砂陶刻之大道和生命力所在。书画金石艺术, 同时欣赏到各种艺术不同的美感。同时,当陶刻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一件作品时,充分利用陶刻艺术特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中国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的艺术形式和特点,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把这几种艺术融于一体,可结合作品的造型进行整体构思,使之与造型融为一体,表达一个主题(或抒发一种思想感情),表现一种艺术感受,使欣赏者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情趣,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得到丰富的美感享受。
陶刻并不难,难在使之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陶刻风格追求文雅和情趣,并通过诗、书、画的装饰来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具有高超的技巧才能使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作品巧夺天工,妙超自然。同时也达到了壶与书画美的高度统一。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必须要有高超的技巧,因为技巧是实现艺术美的必然条件,也是影响艺术自然美的重要因素。从事陶刻艺术,要求从业者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篆刻、绘画、雕塑、诗词等等,这些因素对陶刻艺术的创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技巧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强调表现技巧,而影響了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整性。
如没有艺术在先进行构思设计,而单从技术着眼盲目就干,艺术是灵魂,是先导,而技术是基础,是保证。就一件紫砂壶来说,虽然茶壶是有嘴,有把地做成了,很光洁,通过烧制,茶壶一样可以泡茶品饮,出水也很爽,又不影响使用,但形体不美,没有艺术欣赏价值,是不会受人喜爱的。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曰“以刀代笔”,这不是简单的“以刀代笔”。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相当高度的艺术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紫砂泥性,加上用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锤炼、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一件好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着、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
[2]刘汝醴.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M].南京艺术学院印行
[3]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关键词:陶刻;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06-1
任何形式的艺术品,包括紫砂陶工艺品,技术和艺术都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通过技术来表达体现设计意图和效果。凡是工艺品,都必须通过某种技术,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形成。紫砂陶工艺品,如微雕技术能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全文,和花鸟人物,这种绝技只能使人赞叹不已,但终不能列为艺术品,又如高超的溜冰技术和体操技术,动作惊险感人。
技术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技术是受艺术意识制约的,它有特定的工艺技术,它是通过坭料加工,造型制作,干燥烧成,才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可以说,技术是基础、是保证,但是单纯的技术形不成工艺品,它只有实用价值,工艺品主要在于它有艺术欣赏价值,缺乏艺术的技术美和制作美,只能使产品加工成精确、细致、光洁、平整的机械式的成品,没有艺术活力,可以使人赞不绝口,但缺乏一种艺术魅力,当艺术品和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结合后,使人观后感到轻松愉快,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紫砂泥制成坯,易于刻划。因此紫砂陶刻一般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视坯之干湿,可用竹刀,艺人们尝试过,然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而紫砂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是弧面,刻石印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且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用捻管转刀法最适于在紫砂上表现出微妙的书画,能保持紫砂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出紫砂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捻管转刀法是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的,是最具紫砂陶刻特点的。但仅能继承其规律、原则,艺术偏重于创造,以主观为主,艺术也可以继承,而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徒弟不能用师傅的思想观念和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判断来代替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判断,如何进行艺术表现,反映了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提高技术的根本在于实践、勤学苦练,不仅要从师傅那里学,还得博采众家之家,不断探索新技术。基本功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勤学苦练才可取。
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一代代艺人摸索、探究而形成的,是紫砂陶刻最佳的表达方式,也是紫砂陶刻审美和价值的体现。由于文人的直接作用,陶刻艺术形成了具有明鲜的文人特点的完整的自身艺术体系,她融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书画金石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且具有记事、寓意、言志、寄情、简练、含蓄、变形等浓厚的“文人味”特点。中国文学艺术, 当然不排斥对石刻、木刻等语言的借鉴和融合为我所用,但必须保持紫砂陶刻语言纯度,这才是紫砂陶刻之大道和生命力所在。书画金石艺术, 同时欣赏到各种艺术不同的美感。同时,当陶刻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一件作品时,充分利用陶刻艺术特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中国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的艺术形式和特点,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把这几种艺术融于一体,可结合作品的造型进行整体构思,使之与造型融为一体,表达一个主题(或抒发一种思想感情),表现一种艺术感受,使欣赏者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情趣,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得到丰富的美感享受。
陶刻并不难,难在使之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陶刻风格追求文雅和情趣,并通过诗、书、画的装饰来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具有高超的技巧才能使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作品巧夺天工,妙超自然。同时也达到了壶与书画美的高度统一。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必须要有高超的技巧,因为技巧是实现艺术美的必然条件,也是影响艺术自然美的重要因素。从事陶刻艺术,要求从业者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篆刻、绘画、雕塑、诗词等等,这些因素对陶刻艺术的创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技巧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强调表现技巧,而影響了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整性。
如没有艺术在先进行构思设计,而单从技术着眼盲目就干,艺术是灵魂,是先导,而技术是基础,是保证。就一件紫砂壶来说,虽然茶壶是有嘴,有把地做成了,很光洁,通过烧制,茶壶一样可以泡茶品饮,出水也很爽,又不影响使用,但形体不美,没有艺术欣赏价值,是不会受人喜爱的。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曰“以刀代笔”,这不是简单的“以刀代笔”。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相当高度的艺术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紫砂泥性,加上用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锤炼、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一件好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着、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
[2]刘汝醴.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M].南京艺术学院印行
[3]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