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物理教学要依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宗旨,培育社会需求的技术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可以引入支架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较好地促进学生高效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特点,探索高职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智力、物理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职物理;应用
高职物理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学科课程内容,要面对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采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高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起点之上获取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物理科学素养和能力,增强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一、 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职物理教学中的要点把握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框架,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更为深入地探究物理知识中的复杂内容,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物理学习。
高职物理教學过程中的支架式教学法要注重对脚手架的搭建,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使学生能够在脚手架的帮助和引领之下,进入到高职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之中,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自主独立探索和小组协作式的学习,从而较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解决物理知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新的知识火花,更好地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体悟,掌握物理知识相关技能和方法,提升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二、 高职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探索
1.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知识层次和水平,依循公平原则、以学定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层次搭建脚手架,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可以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高职物理知识“欧姆定律”一课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层次,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知识学习目标只要能够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对于中等生而言,则要求他们能够按照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对数据进行两个变量之间的定性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对于优等生而言,则要能够对测量电路进行设计,并能够从实验操作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
2. 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教师还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物理知识探索,较好地进入到物理知识的问题情境之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并且还可以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从而更为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和作用。例如:在学习力的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力是如何表现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为什么必须在两个物体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产生哪些影响?(4)力可以对物体的形状产生哪些改变性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适当指导和点拨之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使自己在既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3.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独立主动性的探究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交互式教学,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和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独立自主的物理知识探究和学习,在依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开展精讲多练的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在学习电源和电压的教学之中,设计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干电池的电压为什么通常都是1.5伏,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在学习电能表的知识时,可以提出问题:“如何使用秒表和电能表测白炽灯、电熨斗等家用电器的功率?如何测照明电路的实际电压?它们分别应当如何计算呢?”在学习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利用定值电阻可以测出待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吗?”,学生在悬念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公式的推导计算之中,并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测量,更好地增进了对电功、电功率的理解和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开展对学生的评价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和反馈,具体包括学生在物理学习实践中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注重考核的多样性和层次化,从而全面提升高职物理评价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物理教学是重要的学科基础内容,要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和能力,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独立主动性的探究;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等等这些方法进一步加强支架式教学在高职物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独立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协同的意识和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建构,提升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工科大学生物理自主学习培养的实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2]刘丽莉.高职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3]张思扬.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韦娟,江苏省溧阳市,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职物理;应用
高职物理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学科课程内容,要面对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采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高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起点之上获取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物理科学素养和能力,增强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一、 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职物理教学中的要点把握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框架,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更为深入地探究物理知识中的复杂内容,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物理学习。
高职物理教學过程中的支架式教学法要注重对脚手架的搭建,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使学生能够在脚手架的帮助和引领之下,进入到高职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之中,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自主独立探索和小组协作式的学习,从而较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解决物理知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新的知识火花,更好地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体悟,掌握物理知识相关技能和方法,提升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二、 高职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探索
1.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知识层次和水平,依循公平原则、以学定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层次搭建脚手架,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可以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高职物理知识“欧姆定律”一课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层次,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知识学习目标只要能够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对于中等生而言,则要求他们能够按照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对数据进行两个变量之间的定性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对于优等生而言,则要能够对测量电路进行设计,并能够从实验操作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
2. 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教师还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物理知识探索,较好地进入到物理知识的问题情境之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并且还可以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从而更为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和作用。例如:在学习力的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力是如何表现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为什么必须在两个物体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产生哪些影响?(4)力可以对物体的形状产生哪些改变性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适当指导和点拨之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使自己在既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3.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独立主动性的探究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交互式教学,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和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独立自主的物理知识探究和学习,在依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开展精讲多练的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在学习电源和电压的教学之中,设计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干电池的电压为什么通常都是1.5伏,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在学习电能表的知识时,可以提出问题:“如何使用秒表和电能表测白炽灯、电熨斗等家用电器的功率?如何测照明电路的实际电压?它们分别应当如何计算呢?”在学习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利用定值电阻可以测出待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吗?”,学生在悬念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公式的推导计算之中,并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测量,更好地增进了对电功、电功率的理解和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开展对学生的评价
在高职物理教学之中,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和反馈,具体包括学生在物理学习实践中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注重考核的多样性和层次化,从而全面提升高职物理评价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物理教学是重要的学科基础内容,要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和能力,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搭建脚手架;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独立主动性的探究;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等等这些方法进一步加强支架式教学在高职物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独立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协同的意识和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建构,提升高职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工科大学生物理自主学习培养的实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2]刘丽莉.高职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3]张思扬.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韦娟,江苏省溧阳市,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