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螳螂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至今约有二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末,王郎与人比武落败后,返回途中于树下仰卧休息,忽见树上一螳螂用前腿快速准确地将一只鸣蝉捕获,顿有所悟。回家之后细心揣摩,苦修三年。再与旧敌较量,从容获胜。各种传说虽有差异,然大致相同,但有关王郎的生平事迹、创拳经过已无稽可考。
据《莱阳县志》(1935年版)卷三记载:“习螳螂术先是小赫山李秉霄。乾隆时随父亲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机潜遁。越数月,秉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秉霄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秉霄亦英敏,艺成而盗不复至。”至于大盗是哪方人,从师何人,姓甚名谁,均不得而知。
李秉霄,清乾隆年间莱阳赤山史家河人,外号“李二钩”(因其双钩出色),又称“二钩爷”,是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子后代。家谱记载,李姓是从福建迁至海阳风城西关,其十八个子女分布莱阳、海阳各地。秉霄初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再考不第而弃文从武,苦练数十年,终成螳螂拳一代宗师。
《莱阳县志》又载:“大赤山赵珠(字起禄)其(秉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尝跌坐床上,剧盗卫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赵珠传艺于海阳榆山夼梁学乡。梁学乡(1810年~?),字书圃,外号“梁一眼”,是螳螂拳主要传播人。从师赵起禄,尽得其要。艺成后曾出外寻师访友,在北京教过拳,并任过七品官。45岁后返乡教拳,足至胶东各县。所著螳螂拳谱,为螳螂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虽体形削瘦,但武艺过人。据其扣人梁振照讲,他们现在住的六间房子是姜化龙给盖的。当时,姜问梁房子盖的是否结实。梁讲:“结实是结实,不过经不起我三腚(臀)肘。”于是,梁学乡在东墙上靠了一腚肘,结果东墙上从上到下裂了一道缝。众多弟子当中能传承其技艺且有一定社会声望者,主要有姜化龙、梁敬川、郝宏、修坤善、孙等人,而尤以姜化龙最为出众。
姜化龙(1855年~1924年),字云生,烟台莱阳人。《莱阳县志》载:“化龙身不满五尺,又痴肥,若无能者,及试其技则灵巧若猿。”化龙不仅武高艺精,而且授艺面广,足迹遍及胶东半岛,据说还在张作霖手下授过拳脚。姜化龙与弟子宋子德关系甚笃,两人合作共同研究螳螂拳技,对该拳种的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其心得著成拳谱,留与后人。姜化龙艺高徒众,尤以宋子德、李坤山、刘祖源、姜东洋、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最为出色。
梁学乡之子梁敬川做过保镖,在北京比过武,考过顶子(清朝官员的泛称)。曾在莱阳、烟台、北京等地传播技艺。郝宏(1864年~?),字连玉,烟台初家庙后人,初习罗汉。在北京时,因其枪术出色,人称“神枪郝”。后从师梁学乡,与梁学乡结拜兄弟。梁学乡离京后,郝宏与梁敬川相互切磋技艺,三十多岁时返烟台授拳,四十余岁去世。其子郝恒仪、郝恒禄、郝恒信、郝恒坡得父身传,各有造诣。恒禄之子郝斌子承父业,辗转各地传业授道,终生不辍。
修善坤(1861年~1946年),海阳东村西河人,是梁学乡晚期弟子之一。修善坤除在本县传艺外,还在栖霞等地择徒授艺。
孙,栖霞铁口宋家埠人,清武秀才。梁学乡晚年时,孙将梁请到家中授拳三年。
宋子德(1855年~?),字耀坤,莱阳赵格庄人。家境富裕,人称宋二爷,年龄与化龙相同,卒于化龙之后。早年习猴拳、长拳,后遇姜化龙,崇尚其功德,从习螳螂拳。宋子德自幼习文,且有长拳功底,演习螳螂拳文理清晰,深得姜化龙赏识。又因年龄相仿,志趣相近,遂有金兰之契。协助姜化龙对梁学乡所传拳谱、技艺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螳螂拳谱,对螳螂拳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他先后在莱阳、烟台等地授拳,培养出一批有名望的螳螂拳师,如王玉山、崔寿山、赵石亭、宋环亭、姜吉和、纪春亭、姜玉龙等。
李坤山(1890年~1982年),原随父习长拳、三合功,后跟姜化龙习练螳螂拳,曾任莱阳国术馆副馆长。1933年,代表山东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国术国考。莱阳国术馆解散后,任过乡校校长等职。后去他乡,惜无归期。
在梅花螳螂拳的传播史上还留下“三山”、“两亭”的美誉,“三山”即李坤山、王玉山、崔寿山,“两亭”是指宋环亭、赵师亭,以及铁胳膊姜玉龙。他们都为梅花螳螂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梅花螳螂拳这块园地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早已花香四溢、蜚声海外。后世发展繁荣昌盛,师承关系难以缕数。
据《莱阳县志》(1935年版)卷三记载:“习螳螂术先是小赫山李秉霄。乾隆时随父亲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机潜遁。越数月,秉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秉霄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秉霄亦英敏,艺成而盗不复至。”至于大盗是哪方人,从师何人,姓甚名谁,均不得而知。
李秉霄,清乾隆年间莱阳赤山史家河人,外号“李二钩”(因其双钩出色),又称“二钩爷”,是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子后代。家谱记载,李姓是从福建迁至海阳风城西关,其十八个子女分布莱阳、海阳各地。秉霄初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再考不第而弃文从武,苦练数十年,终成螳螂拳一代宗师。
《莱阳县志》又载:“大赤山赵珠(字起禄)其(秉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尝跌坐床上,剧盗卫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赵珠传艺于海阳榆山夼梁学乡。梁学乡(1810年~?),字书圃,外号“梁一眼”,是螳螂拳主要传播人。从师赵起禄,尽得其要。艺成后曾出外寻师访友,在北京教过拳,并任过七品官。45岁后返乡教拳,足至胶东各县。所著螳螂拳谱,为螳螂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虽体形削瘦,但武艺过人。据其扣人梁振照讲,他们现在住的六间房子是姜化龙给盖的。当时,姜问梁房子盖的是否结实。梁讲:“结实是结实,不过经不起我三腚(臀)肘。”于是,梁学乡在东墙上靠了一腚肘,结果东墙上从上到下裂了一道缝。众多弟子当中能传承其技艺且有一定社会声望者,主要有姜化龙、梁敬川、郝宏、修坤善、孙等人,而尤以姜化龙最为出众。
姜化龙(1855年~1924年),字云生,烟台莱阳人。《莱阳县志》载:“化龙身不满五尺,又痴肥,若无能者,及试其技则灵巧若猿。”化龙不仅武高艺精,而且授艺面广,足迹遍及胶东半岛,据说还在张作霖手下授过拳脚。姜化龙与弟子宋子德关系甚笃,两人合作共同研究螳螂拳技,对该拳种的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其心得著成拳谱,留与后人。姜化龙艺高徒众,尤以宋子德、李坤山、刘祖源、姜东洋、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最为出色。
梁学乡之子梁敬川做过保镖,在北京比过武,考过顶子(清朝官员的泛称)。曾在莱阳、烟台、北京等地传播技艺。郝宏(1864年~?),字连玉,烟台初家庙后人,初习罗汉。在北京时,因其枪术出色,人称“神枪郝”。后从师梁学乡,与梁学乡结拜兄弟。梁学乡离京后,郝宏与梁敬川相互切磋技艺,三十多岁时返烟台授拳,四十余岁去世。其子郝恒仪、郝恒禄、郝恒信、郝恒坡得父身传,各有造诣。恒禄之子郝斌子承父业,辗转各地传业授道,终生不辍。
修善坤(1861年~1946年),海阳东村西河人,是梁学乡晚期弟子之一。修善坤除在本县传艺外,还在栖霞等地择徒授艺。
孙,栖霞铁口宋家埠人,清武秀才。梁学乡晚年时,孙将梁请到家中授拳三年。
宋子德(1855年~?),字耀坤,莱阳赵格庄人。家境富裕,人称宋二爷,年龄与化龙相同,卒于化龙之后。早年习猴拳、长拳,后遇姜化龙,崇尚其功德,从习螳螂拳。宋子德自幼习文,且有长拳功底,演习螳螂拳文理清晰,深得姜化龙赏识。又因年龄相仿,志趣相近,遂有金兰之契。协助姜化龙对梁学乡所传拳谱、技艺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螳螂拳谱,对螳螂拳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他先后在莱阳、烟台等地授拳,培养出一批有名望的螳螂拳师,如王玉山、崔寿山、赵石亭、宋环亭、姜吉和、纪春亭、姜玉龙等。
李坤山(1890年~1982年),原随父习长拳、三合功,后跟姜化龙习练螳螂拳,曾任莱阳国术馆副馆长。1933年,代表山东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国术国考。莱阳国术馆解散后,任过乡校校长等职。后去他乡,惜无归期。
在梅花螳螂拳的传播史上还留下“三山”、“两亭”的美誉,“三山”即李坤山、王玉山、崔寿山,“两亭”是指宋环亭、赵师亭,以及铁胳膊姜玉龙。他们都为梅花螳螂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梅花螳螂拳这块园地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早已花香四溢、蜚声海外。后世发展繁荣昌盛,师承关系难以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