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以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当前,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纳河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6160个,从业人员74000人;私营企业达181户,雇工1888人;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金3500万元,占市税收收入的53%。非公有制经济在讷河市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工商户多,私营企业少;流通型企业多,加工型企业少;传统企业多,高科技产业少,发展很不平衡,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生产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生产加工型企业和粮食贩运大户在资金需求方面尤为明显。
在过去的几年里,讷河市金融部门在为工商业户抵押贷款及支农、发展畜牧贷款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按照齐齐哈尔市县区经济民营化、骨干企业集团化的要求,从讷河市近几年城乡居民储蓄与企业授信数额及比率的实际情况看,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还存在差距,一些企业中短期资金需求从银行还难以得到满足。为此,我们深入非公有制会员企业和金融部门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一些值得重视并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感到非公有制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贷款、放贷两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缺憾。由于县域非公有制企业生产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慢,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不过硬,服务相对落后,经济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其发展前景不被金融部门看好;加之缺乏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有些企业达到一定生产经营规模,产品适销对路,信誉良好,但由于缺少金融部门放贷必要的担保条件,最终使企业贷款成为泡影。还有的企业改制行为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运行起来,企业经营管理粗放,使银行对其信贷支持不托底,难下决心。同时,不排除个别企业存在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银行的正当合理维权要求久拖不决,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形象,损害了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使有些银行产生了“恐贷”、“惧贷”心理。加之银行系统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使县区的金融部门与信贷人员因怕担风险,宁可资金上存(上级行),也不情愿为本地企业轻易放贷。
第二方面,金融部门条条框框和行业基准束缚了手脚。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信贷管理重罚轻奖,影响放贷的积极性。由于银行的各种信贷管理规定重罚轻奖,尤其新增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就要追究责任,直到终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因此,信贷人员倾向于追求风险较小、具有一定规模、担保条件完备的企业。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却十分谨慎,有的怕担嫌疑,运作被动,使有些骨干企业生产旺季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以较快解决,束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县区专业银行授信额度有限,影响规模企业的发展。由于金融部门现行的信贷原则与作法忽视县、区非公制企业,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业务权限上收,收缩县区信贷资金,授信额度有限(最高限额为5万至10万元),致使一些够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无法得到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三是贷款手续繁杂,费用高。私营企业向银行贷款除提交贷款申请、验资报告、三年财务报表、效益分析等书面报告外,还需提供贷款担保或物资抵押等有关材料,并接受银行方面(有时上级行)多次审查和实地调查。即使是够规模的企业也得专人跑上较多时日;而且每笔贷款手续、资料需一定数量的费用,县域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对申办贷款信心不足。有时权衡利弊,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这样时间快,手续简便,借贷费用相差无几。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从银行难以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四是金融部门服务观念有待加强。由于银行经营观念迟缓于市场营销机制的转换,致使贷款营销意识不浓,有些外地成型的经验作法还没能够有效借鉴。有的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对当前企业发展状况和信贷业务发展方向把握不够,对国家宏观调控和继续执行稳健的贷币政策理解不全面,对优化信贷结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消极避险、市场保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贷款需求。
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也就无从谈起。银行贷款放不出去,就发挥不出金融部门的杠杆作用,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属于信贷支持型经济,信贷适度增长,既是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支撑,也是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解决银企互动互利的难题,须从多方努力。
一.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信贷资质
企业良好的资质信誉是赢得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必要前提。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首先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树立艰苦创业意识、诚信责任意识和报效祖国意识。做到经营中讲信誉、重承诺,以企业的优质产品和热情服务赢得顾客与市场。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构建企业可靠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努力打造赢利、创汇、还贷的业绩亮点。再次,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规范可信的账目和财务制度,为银行贷前考察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数据,积极营造良好的经营信誉和信贷资质。参照外地的经验作法,工商联可配合金融、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开展有经济实力和经营信誉的个体私营骨干企业排名评比活动。把那些需要资金扶持、企业信誉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荐给金融部门,以便争得各专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帮助,从而使银企之间通过业务合作形成诚信、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金融部门要对非公有制企业所需信贷资金给予政策倾斜
对非公有制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既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部门发展的需要。一是金融部门要确立服务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意识。各专业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要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本地政策制定得适用,运用得灵活,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查和风险管理机制。对那些潜质性大、产品适销对路、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看好的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可与上级金融部门积极联系争得同意,允许骨干生产加工企业利用自有厂房、设备、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抵押、质押取得贷款。最近,拉哈才子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市农发 行的支持下,利用自有厂房(61本房照、非楼房)做不动产抵押,办理了新上生产项目米稻加工政策贷款1000万元,就是较好的例证。农村信用联社要充分利用支农支牧资金,借鉴虎林农村信用社的经验,以村民土地使用权、发包权作抵押,对养牛、养猪、养鸡等项目大力扶持,使其形成规模,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市政府借鉴《龙江县境内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发放贷款表彰奖励办法》,在讷河市金融系统开展扶持县域经济表彰评比活动,年末对筹措资金、发放贷款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从而激发金融部门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建议成立非公有制企业信贷管理机构。目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管理工作,依然按照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没有单独设置机构进行细化管理。而县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到银行贷款一般单笔金额不多,却要履行较为繁琐的程序,等到贷款全部手续办完,又有可能错过生产经营的良机。因此,建议金融部门成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管理机构,尽力减少不必要的复杂程序,适当延长贷款及评估有效期限,降低信贷成本并给予金融基层分支机构一定授信权限,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三是拟定符合实际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等级标准。长期以来,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工作中,非公有制企业信用状况明显偏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着力发展县域经济而言,缺乏符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的评估标准,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因此,要适当放宽对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担保条件,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状况,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信用记录,明确信用等级;对有一定经济实力、信用状况一贯优良的企业,可凭其签发的商业票据进行抵押,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目前,贷款担保难已成为非公有制企业长足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按照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黑办发[2002]25号文件)中有关要求,依据哈尔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自2002年开展县域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24笔、担保金额5665万元(2004年8月13日黑龙江日报三版)的实际,建议由有关方面牵头协调工商、财政、银行及骨干企业成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可用资金,开展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服务,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需要加大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对符合国家支持企业发展条件的私营企业项目,各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申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要用好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多种行业投资。政府应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或办法。由地方政府对民间借贷做出指导性的规定,使民间资本顺利转化为商务投资,发挥民间借贷的应有作用,促进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要通过政府、金融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帮助,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健康、跨越发展,从而使银企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局面,为市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讷河市金融部门在为工商业户抵押贷款及支农、发展畜牧贷款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按照齐齐哈尔市县区经济民营化、骨干企业集团化的要求,从讷河市近几年城乡居民储蓄与企业授信数额及比率的实际情况看,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还存在差距,一些企业中短期资金需求从银行还难以得到满足。为此,我们深入非公有制会员企业和金融部门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一些值得重视并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感到非公有制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贷款、放贷两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缺憾。由于县域非公有制企业生产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慢,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不过硬,服务相对落后,经济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其发展前景不被金融部门看好;加之缺乏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有些企业达到一定生产经营规模,产品适销对路,信誉良好,但由于缺少金融部门放贷必要的担保条件,最终使企业贷款成为泡影。还有的企业改制行为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运行起来,企业经营管理粗放,使银行对其信贷支持不托底,难下决心。同时,不排除个别企业存在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银行的正当合理维权要求久拖不决,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形象,损害了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使有些银行产生了“恐贷”、“惧贷”心理。加之银行系统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使县区的金融部门与信贷人员因怕担风险,宁可资金上存(上级行),也不情愿为本地企业轻易放贷。
第二方面,金融部门条条框框和行业基准束缚了手脚。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信贷管理重罚轻奖,影响放贷的积极性。由于银行的各种信贷管理规定重罚轻奖,尤其新增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就要追究责任,直到终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因此,信贷人员倾向于追求风险较小、具有一定规模、担保条件完备的企业。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却十分谨慎,有的怕担嫌疑,运作被动,使有些骨干企业生产旺季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以较快解决,束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县区专业银行授信额度有限,影响规模企业的发展。由于金融部门现行的信贷原则与作法忽视县、区非公制企业,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业务权限上收,收缩县区信贷资金,授信额度有限(最高限额为5万至10万元),致使一些够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无法得到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三是贷款手续繁杂,费用高。私营企业向银行贷款除提交贷款申请、验资报告、三年财务报表、效益分析等书面报告外,还需提供贷款担保或物资抵押等有关材料,并接受银行方面(有时上级行)多次审查和实地调查。即使是够规模的企业也得专人跑上较多时日;而且每笔贷款手续、资料需一定数量的费用,县域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对申办贷款信心不足。有时权衡利弊,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这样时间快,手续简便,借贷费用相差无几。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从银行难以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四是金融部门服务观念有待加强。由于银行经营观念迟缓于市场营销机制的转换,致使贷款营销意识不浓,有些外地成型的经验作法还没能够有效借鉴。有的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对当前企业发展状况和信贷业务发展方向把握不够,对国家宏观调控和继续执行稳健的贷币政策理解不全面,对优化信贷结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消极避险、市场保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贷款需求。
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也就无从谈起。银行贷款放不出去,就发挥不出金融部门的杠杆作用,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属于信贷支持型经济,信贷适度增长,既是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支撑,也是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解决银企互动互利的难题,须从多方努力。
一.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信贷资质
企业良好的资质信誉是赢得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必要前提。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首先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树立艰苦创业意识、诚信责任意识和报效祖国意识。做到经营中讲信誉、重承诺,以企业的优质产品和热情服务赢得顾客与市场。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构建企业可靠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努力打造赢利、创汇、还贷的业绩亮点。再次,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规范可信的账目和财务制度,为银行贷前考察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数据,积极营造良好的经营信誉和信贷资质。参照外地的经验作法,工商联可配合金融、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开展有经济实力和经营信誉的个体私营骨干企业排名评比活动。把那些需要资金扶持、企业信誉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荐给金融部门,以便争得各专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帮助,从而使银企之间通过业务合作形成诚信、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金融部门要对非公有制企业所需信贷资金给予政策倾斜
对非公有制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既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部门发展的需要。一是金融部门要确立服务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意识。各专业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要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本地政策制定得适用,运用得灵活,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查和风险管理机制。对那些潜质性大、产品适销对路、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看好的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可与上级金融部门积极联系争得同意,允许骨干生产加工企业利用自有厂房、设备、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抵押、质押取得贷款。最近,拉哈才子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市农发 行的支持下,利用自有厂房(61本房照、非楼房)做不动产抵押,办理了新上生产项目米稻加工政策贷款1000万元,就是较好的例证。农村信用联社要充分利用支农支牧资金,借鉴虎林农村信用社的经验,以村民土地使用权、发包权作抵押,对养牛、养猪、养鸡等项目大力扶持,使其形成规模,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市政府借鉴《龙江县境内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发放贷款表彰奖励办法》,在讷河市金融系统开展扶持县域经济表彰评比活动,年末对筹措资金、发放贷款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从而激发金融部门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建议成立非公有制企业信贷管理机构。目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管理工作,依然按照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没有单独设置机构进行细化管理。而县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到银行贷款一般单笔金额不多,却要履行较为繁琐的程序,等到贷款全部手续办完,又有可能错过生产经营的良机。因此,建议金融部门成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管理机构,尽力减少不必要的复杂程序,适当延长贷款及评估有效期限,降低信贷成本并给予金融基层分支机构一定授信权限,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三是拟定符合实际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等级标准。长期以来,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工作中,非公有制企业信用状况明显偏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着力发展县域经济而言,缺乏符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的评估标准,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因此,要适当放宽对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担保条件,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状况,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信用记录,明确信用等级;对有一定经济实力、信用状况一贯优良的企业,可凭其签发的商业票据进行抵押,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目前,贷款担保难已成为非公有制企业长足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按照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黑办发[2002]25号文件)中有关要求,依据哈尔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自2002年开展县域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24笔、担保金额5665万元(2004年8月13日黑龙江日报三版)的实际,建议由有关方面牵头协调工商、财政、银行及骨干企业成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可用资金,开展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服务,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需要加大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对符合国家支持企业发展条件的私营企业项目,各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申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要用好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多种行业投资。政府应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或办法。由地方政府对民间借贷做出指导性的规定,使民间资本顺利转化为商务投资,发挥民间借贷的应有作用,促进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要通过政府、金融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帮助,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健康、跨越发展,从而使银企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局面,为市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