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象、质疑和创新,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师的指导不应是满堂灌,而是要落在学生思维的“卡壳”处。教师在作文中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应是创设各种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所见所闻,这样做,学生就能真正地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同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新意,有创意。
【关键词】作文指导;开放课堂;培养兴趣;自主创新
语文新课标要求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那么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到底应该把位置放在何种角色上呢?是“事前的诸葛亮”还是“事后的马后炮”?依照惯例,很多教师的作文课几乎是一节用来指导,一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课上必然是苦口婆心,从开头的预设到中间的具体事例,以及结尾的呼应和点题,必然是念念不忘地唠叨几句,恨不得是要手把手地写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事前诸葛亮”的角色上。但往往结果事与愿违,还是有部分学生写的文章与老师所期待的相去甚远。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案例:
师:同学们,这节作文课我们来写写见闻。平常在学校、在家里你曾经看到或听到什么新鲜事吗?
生:我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
师:这事不够新鲜。(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生:我们前几天出去看电影了。
师没表态,请生坐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在耍猴子。
师请坐下。(此时,学生多么渴望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啊!)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什么新鲜事?
生:有很多领导来我们学校参观。
生:我们学校举行办学成果汇报会。
师:这就是一件新鲜事,它不但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有很多同学参加了铜管乐队、绶带队。
师:这不是主要的。
生:那天学校放了很多气球。
师:是呀!
生:校长和领导在主席台上讲了很长时间的话。
师:当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听领导讲话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们当时脚都站酸了,后来老师叫我们坐下。
师:这件事不能写在作文上。(学生的真情流露,就这样被老师一棒打死!)
生:我们觉得很惊奇。
师:是的。
生:我们觉得很激动。
师:对呀,这么多客人来我们学校参观,真是难得啊!这一点同学们可要好好写。那你们在操场上还看见了什么?
生:有我们五年级的手抄报、读书笔记。
生:还有手工作品,我们都没看仔细,就被老师收回去了。
师:你作文中这样写就不新鲜了。
生:操场上有很多客人在观看作品。
……
师:请同学们抓住学校办学成果汇报会上听领导讲话和客人参观作品展览这两点,加上人们的心情和学校的变化,写成一篇文章。(相同的题材,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是千篇一律的。)
反思:
在这堂作文教学课上,这位老师是彻底垄断了学生的思想和本真,成了指导孩子们写作中无可争议的“事前诸葛亮”。新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能写得活,有作文的自由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想象,而应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通过引导巧妙地勾起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新奇处,从而达到茅塞顿开、文思泉涌的境界。正如第思多惠所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
其实,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要转换自己“事前诸葛亮”的角色,注重指导孩子修改自己的作文,充当“马后炮”的角色,让自己成为作文教学的引导者,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习作的真正主人。
一、开放课堂
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确定学生为主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信任和尊重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以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各具特色,具有真情实感。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自主审题,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行作文。也许这些作文是幼稚的,是粗糙的,是失败的,但它毕竟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老师要全面巡视,大体掌握学生在自主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處,并重点选择一两篇有特色、有创新的文章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别的学生习作之中的长处,以此来修改自己的短处,让学生明白选材立意、过渡与照应等写作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在巡视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发现写作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选取问题突出的文章,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教师的指导不应是满堂灌,而是要落在学生思维的“卡壳”处。这样做,学生既有文可循,不空洞,不盲目,也有利于写作知识的落实和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
二、培养兴趣
笔者觉得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教师在作文中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应是创设各种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所见所闻。“为什么写”这一问题直面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是我们的习作课一开始就必须解决的问题!所谓“情动辞发”,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另外,教师不断地给学生评价和激励,也可采用同学之间互批激励、“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指导精当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无不面面俱到,一一板书,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不是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只是用学生的手写老师的心。精当的指导需要教师当好习作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语文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引导时一定要注重这几点: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2.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作文指导;开放课堂;培养兴趣;自主创新
语文新课标要求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那么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到底应该把位置放在何种角色上呢?是“事前的诸葛亮”还是“事后的马后炮”?依照惯例,很多教师的作文课几乎是一节用来指导,一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课上必然是苦口婆心,从开头的预设到中间的具体事例,以及结尾的呼应和点题,必然是念念不忘地唠叨几句,恨不得是要手把手地写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事前诸葛亮”的角色上。但往往结果事与愿违,还是有部分学生写的文章与老师所期待的相去甚远。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案例:
师:同学们,这节作文课我们来写写见闻。平常在学校、在家里你曾经看到或听到什么新鲜事吗?
生:我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
师:这事不够新鲜。(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生:我们前几天出去看电影了。
师没表态,请生坐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在耍猴子。
师请坐下。(此时,学生多么渴望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啊!)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什么新鲜事?
生:有很多领导来我们学校参观。
生:我们学校举行办学成果汇报会。
师:这就是一件新鲜事,它不但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有很多同学参加了铜管乐队、绶带队。
师:这不是主要的。
生:那天学校放了很多气球。
师:是呀!
生:校长和领导在主席台上讲了很长时间的话。
师:当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听领导讲话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们当时脚都站酸了,后来老师叫我们坐下。
师:这件事不能写在作文上。(学生的真情流露,就这样被老师一棒打死!)
生:我们觉得很惊奇。
师:是的。
生:我们觉得很激动。
师:对呀,这么多客人来我们学校参观,真是难得啊!这一点同学们可要好好写。那你们在操场上还看见了什么?
生:有我们五年级的手抄报、读书笔记。
生:还有手工作品,我们都没看仔细,就被老师收回去了。
师:你作文中这样写就不新鲜了。
生:操场上有很多客人在观看作品。
……
师:请同学们抓住学校办学成果汇报会上听领导讲话和客人参观作品展览这两点,加上人们的心情和学校的变化,写成一篇文章。(相同的题材,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是千篇一律的。)
反思:
在这堂作文教学课上,这位老师是彻底垄断了学生的思想和本真,成了指导孩子们写作中无可争议的“事前诸葛亮”。新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能写得活,有作文的自由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想象,而应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通过引导巧妙地勾起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新奇处,从而达到茅塞顿开、文思泉涌的境界。正如第思多惠所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
其实,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要转换自己“事前诸葛亮”的角色,注重指导孩子修改自己的作文,充当“马后炮”的角色,让自己成为作文教学的引导者,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习作的真正主人。
一、开放课堂
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确定学生为主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信任和尊重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以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各具特色,具有真情实感。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自主审题,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行作文。也许这些作文是幼稚的,是粗糙的,是失败的,但它毕竟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老师要全面巡视,大体掌握学生在自主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處,并重点选择一两篇有特色、有创新的文章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别的学生习作之中的长处,以此来修改自己的短处,让学生明白选材立意、过渡与照应等写作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在巡视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发现写作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选取问题突出的文章,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教师的指导不应是满堂灌,而是要落在学生思维的“卡壳”处。这样做,学生既有文可循,不空洞,不盲目,也有利于写作知识的落实和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
二、培养兴趣
笔者觉得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教师在作文中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应是创设各种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所见所闻。“为什么写”这一问题直面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是我们的习作课一开始就必须解决的问题!所谓“情动辞发”,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另外,教师不断地给学生评价和激励,也可采用同学之间互批激励、“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指导精当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无不面面俱到,一一板书,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不是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只是用学生的手写老师的心。精当的指导需要教师当好习作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语文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引导时一定要注重这几点: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2.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