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研究主题。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英语作为学生与世界直接交流的工具,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而许多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忽略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长期和全面发展的考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能力、思维品质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性格特点,摒弃讲解和说教的教学方式,灵活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学习知识,促进语言能力逐步提升。
设计游戏教学环节或者运用多媒體辅助教学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适当采用这两种教学方式。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真实的动物图片,或者播放一些动画片片段,如《Peppa Pig》《Tom and Jerry》《Crazy Zoo》《Kung Fu Panda》等,以视听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图片和影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我表演你猜”“我画你猜”等游戏环节,例如,推选出一位同学用简笔画来描绘动物或者用肢体表演动物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猜出的动物最多。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互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提升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策略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感。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小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为学生未来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感知,掌握语言的发展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选择小组讨论和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设置“My life after school”讨论主题,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和感受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课后生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培养学生文化品质
随着社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频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既要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又要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作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还应重视对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有机渗透,促进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应深挖教材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外国文化,体会中外文化差异,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为例,教师可以先拓展圣诞节的背景知识,如饮食特点、庆祝方式等,还可以由Christmas引入国外的复活节、感恩节等其他重要节日,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庆祝活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此外,在介绍外国文化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习俗,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文化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贯穿英语课堂教学。为此,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式等形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性格特点,摒弃讲解和说教的教学方式,灵活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学习知识,促进语言能力逐步提升。
设计游戏教学环节或者运用多媒體辅助教学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适当采用这两种教学方式。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真实的动物图片,或者播放一些动画片片段,如《Peppa Pig》《Tom and Jerry》《Crazy Zoo》《Kung Fu Panda》等,以视听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图片和影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我表演你猜”“我画你猜”等游戏环节,例如,推选出一位同学用简笔画来描绘动物或者用肢体表演动物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猜出的动物最多。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互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提升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策略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感。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小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为学生未来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感知,掌握语言的发展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选择小组讨论和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设置“My life after school”讨论主题,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和感受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课后生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培养学生文化品质
随着社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频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既要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又要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作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还应重视对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有机渗透,促进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应深挖教材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外国文化,体会中外文化差异,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为例,教师可以先拓展圣诞节的背景知识,如饮食特点、庆祝方式等,还可以由Christmas引入国外的复活节、感恩节等其他重要节日,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庆祝活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此外,在介绍外国文化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习俗,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文化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贯穿英语课堂教学。为此,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式等形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