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剧《妙警贼探》主角尼尔的象征主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象征主义源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满社会现状,却又不敢直接抨击权贵,从而用虚构的艺术形象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常常创作出各种与现实事物相近的意象来比喻现实。美国电视剧《妙警贼探》中的主角尼尔是个极为狡猾却又机智,并有着深厚欧洲古典文化素养的雅贼,虽为贼,盗亦有道,他的学识修养,他的古典气质,他的自由不羁,他的诸多象征让他决然不同于其他盗贼,本剧也因这个亦正亦邪又迷人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观众。
  关键词:妙警贼探;尼尔卡夫瑞;象征主义;文艺复兴
  作者简介:陈萱农(1989-),女,汉,广东化州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一、美国电视剧《妙警贼探》
  《妙警贼探》(White Collar)是美国USA Network电视台于2009年首度播出的刑侦电视喜剧,目前已播完全六季,于2014年剧中。本剧讲的是机智狡猾的艺术品大盗尼尔卡夫瑞(Neal Caffrey)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精英探员皮特·博尔克(Peter Burke)逮捕归案,却因尼尔有着高超破案技能得以监外保释,协助探员皮特以及FBI破案的故事。主角尼尔的狡黠灵动与皮特的古板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人警贼身份对立,配合默契,谈笑调侃又相互防备,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二、象征主义
  “象征”(Symbol)即用于表达某种观念以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象征主义(Symbolism)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文学家,艺术家对社会现实不满,寄情于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用各种幻想出来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象征主义反对现实,认为现实就是痛苦的,快乐只存在于幻想之中,追求个人自由,反对规则与权威,用虚构的事物指代现实中的事物是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手法,象征及其隐含的意义引发读者或观众的思考,耐人寻味,更添作品的欣赏价值。本文要论述的美剧《妙警贼探》主角尼尔·卡夫瑞是多重形象的象征,也正是这多重象征让这个虚构人物更生動。这个角色追求自由,反对条框与规则的特点更能体现当代艺术的新的“象征主义”。
  三、《妙警贼探》中尼尔的形象
  “尼尔卡夫瑞是个传奇”,是剧中所有人物对主角尼尔的评价。他是个专门偷窃以及造假高档艺术品和银行债券的雅贼,外表极其英俊潇洒,常常穿着上个世纪50年代经典款西服,有着不下20个不同背景下使用的化名,有着神乎其神的偷盗、造假以及反侦察技能,又精通八国语言,对服饰,珠宝,艺术,酒类甚至烹饪等了如指掌,撬锁撬手铐的速度比一般的盗贼都快,随手可仿制出任意一幅任何年代的传统油画,摇身一变即可带着化名捧着红酒杯在上流社会晚宴中如鱼得水,常常利用自己魅力四射的外表及王子般的气质迷惑女性以盗取与其相关的财物,但他只有盗窃或造假,从不进行人身伤害,对妇孺老幼等弱势群体抱有真切的同情。他的形象很难不让人想起英国中世纪传说中的绿林好汉罗宾汉以及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笔下的侠盗《亚森罗平》。虽然他的盗贼身份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鄙视,甚至打压,但他仍然保持自己个性优雅迷人,狡黠不羁的一面,甚至有时他的人文精神比联邦探员的官僚阴暗更得人心,所以许多观众仍会被这个亦正亦邪又优雅迷人的雅贼形象吸引。
  四、尼尔人物形象的象征
  (一)外表谈吐之复古的象征
  尼尔有着英俊标致的脸庞,以及额头上方宛如古希腊雕塑男子般的卷发,戴着经典款Fedora男帽,常以西装革履的着装示人,而且穿的是房东太太琼的已故丈夫的上世纪50年代的西服,仿佛与当代美国警局古板,充满都市现代化的气息格格不入,这也是这个人物的复古象征与魅力所在。他,就是如此与众不同;他就像误入了现代都市的象征力与美的古希腊神祗;又像仍未衰老的上个世纪流行音乐家鼠帮乐队成员,更如法国小说《亚森罗平探案集》中活跃于19世纪的塞纳河畔,同样穿西服戴礼帽的雅贼侠盗亚森罗平。
  剧中尼尔常常凭借一口流利的法语和出众的口才赢得他人的好感。早在1066年英国诺曼征服之后,由于法国贵族进驻英国宫廷,从而法语在英语社会中成了贵族的象征,且至今影响深远。不难看出每当尼尔用法语跟人交谈,旁边刻板的美国探员无所适从,这是想刻画突出尼尔欧洲贵族般的优雅形象,与周围的21世纪钢筋水泥及普通白领上班生活似乎不处在同一个时代。
  (二)修养学识之人文的象征
  早在19世纪中期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有云,文艺复兴时期,以“自我”作为一个自主个体,即“个性”的出现,能促使一种理想化、多才多艺的“文艺复兴人”,也就是“全才”。
  细看剧中的尼尔,他通晓八国语言,绘画文学历史地质无所不知,对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作品有着不可割舍的执念,既能在几个小时内仿制一幅欧洲古典绘画作品,又能利用人脉与现代科技随意潜入任何当代建筑(包括监狱和各个公检法机构)。他,虽然亦正亦邪,但以他的才能,不得不让人想起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大师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复兴式人物”。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理念,主张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尼尔不但有着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艺术修养,还是个一心追求自由,追求现世幸福的人物。他为女友越狱,执着于爱情,以及看到别人夫妻恩爱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些描写无疑让这个人物倍具人文主义色彩。
  (三)行为风格之自由的象征
  尼尔作为一个监外保释协助调查局破案的雅贼,追求自由,藐视权威是他最重要的人物性格特点。他魅力无限,女友无数,追求爱情;他随口吟诵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戈登·拜伦的诗句并自信于他的离经叛道是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特性;他又喜爱“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理念,想要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在蓝色苍穹下漫无目的地驱车行进,永远期待下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参考文献:
  [1]李行远 著. 西方美术史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利国 著. 希腊罗马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20世纪美国三大戏剧家之一,阿瑟·密勒将古希腊时期的悲剧精神与现代悲剧意识有效衔接在一起、融会贯通,创造了其独特的悲剧形态。  关键词:20世纪美国戏剧;阿瑟·密勒;悲剧观  作者简介:宋正元(1982.1-),男,湖南会同人,苗族,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
摘 要:《帕丁顿熊》与《剪刀手爱德华》是相隔24年诞生的两部电影,均在大荧幕上获得成功。从影视现实主义表达和异种生物适应陌生文化两个角度看,《帕丁顿熊》与《剪刀手爱德华》在情节和主题方面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而其结局反差可从题材、创作者和故事设置背景几个因素追溯,时代的进步与宽容使帕丁顿摆脱了爱德华的悲凉宿命,最终迎来幸福的归宿。  关键词:《帕丁顿熊》;《剪刀手爱德华》;现实主义;结局反差  作者
摘 要:电影《战争之王》讲述了美国移民尤里如何从事军火生意并成为全球最大军火商的故事。尤里因为战争和人家逃亡美国。目睹了帮派的火并后,尤里转变了人生的方向,开始了军火的买卖和贩运。尤里善于结交政客,整合各种资源,准确定位市场,通过军火发家。但随之而来的种种生活危机和自己良心的审判也在同时拷问着尤里。本文将分析电影中体现的商业元素,从商业活动中商人所应具备的全球眼光,市场定位和商业活动中相关部门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