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石,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的出发点.因此,从化学概念出发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揭示一类反应的内涵建构模型;从化学基本理论出发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辩证思考的观点去认知、分析与推理化学反应在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由此可知,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是水乳交融的.以氧化还原反应课堂教学为例,剖析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去落实构建学生的化学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概念;基本理论;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6-0088-02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简介:黄云鹏(1972.9-),男,福建省莆田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学习进阶视角下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406)的研究成果
  高中化学有五项核心素养,深刻反映了化学思维品质的五个维度的功能和导向,其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石,也是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思维品质和推理应用能力.因此,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发展化学核心能力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建构化学核心价值观,是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融为一体的.
  一、从已有的知识情景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认知
  情景1 用媒体播放初中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让学生思考该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接下来再思考实验名称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这里所说的“还原”是什么道理呢?实验最后的重要环节是持续通入氢气,待反应管的温度降为室温后再停止,目的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单质铜,这里所说的“氧化”又是什么意思?
  导学1 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铜被氧气氧化的两个反应认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1)建构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铜被氧气氧化过程“2Cu+O22CuO”,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特征是由0价变为+2价,说明了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铜元素的价态升高了,建构氧化反应的概念模型认知,强调铜元素化合价升高,物质Cu发生了氧化反应.
  (2)建构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特征是由+2价变为0价,说明了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铜元素的价态降低了,建构还原反应的概念模型认知,强调铜元素化合价降低,物质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3)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具体分析化学反应2KBr+Cl22KCl+Br2是否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判断理由.
  (4)建构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反思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基本依据,学会应用证据进行推理.
  [设置目的]通过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实验的视频唤醒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记忆,同时产生新的质疑,在实验过程中应用的的两个化学概念“氧化”与“还原”.然后通过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的分析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模型认知,并通过以反应2KBr+Cl22KCl+Br2为例让学生应用模型进行证据收集和分析推理,从而达成建构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新的角度的分类的目的.
  二、用化学基本理论挖掘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内涵
  情景2 通过反应2KBr+Cl22KCl+Br2的分析,你们能否从外观粒子的角度解读这个反应真正的内涵吗?
  用媒体展示反应过程中氯原子:,然后通过提问分析在Cl→Cl-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的关系.
  导学1 通过反应2KBr+Cl22KCl+Br2实例分析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的模型认知:
  (1)建构氧化反应的概念:如反应2KBr+Cl22KCl+Br2中KBr失去电子,就可以说是KBr发生氧化反应.
  (2)建构还原反应的概念:如反应2KBr+Cl22KCl+Br2中Cl2得到电子,说明Cl2发生还原反应.
  (3)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强调电子转移的概念具有的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得失(就是得到与失去),二是电子偏移(即偏向与偏离).
  [设置目的]通过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的宏观辨识上升的化学基本理论的微观探析层面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收集宏观的证据,运用化学基本理论探析了化学反应的微观世界,在推理过程中形成了解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丰富了化学反应的内涵.
  三、在熟知的知识框架中丰满化学概念体系
  情景3 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热水和冷水是用什么样的生活体验证明的.在学生回答用手触摸感觉温度后抓住关键词“相对温度”,然后提出氧化、还原的能力强弱有没有一个方法进行度量呢?
  导学3 帮助学生氧化剂和还原剂这对化学概念.
  (1)建构氧化剂的模型认知:(由教师讲解)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氧化性特征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从宏观角度理解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征在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建构还原剂的模型认知:让学生模仿建构氧化剂的模型认知来思考得出本概念的内涵.
  [设置目的]通过新课新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抽丝剥茧得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这对化学概念,教师引导与学生模仿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在熟知的知识框架中丰满化学概念体系的目的.
  情景4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合价变化的方法体验电子转移的本质.这种体验在化学术语中是如何用文字画图来表达呢?   导学4 感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化学术语的表达方式.
  (1)结构双线桥法的模型认知:从反应中的同一元素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进行说明.
  (2)建构单线桥法的模型认知:通过反应物间的元素原子间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来说明的表达方式.强调线桥上只有电子转移的数目,勿标“得到”、“失去”.同样给出示例.
  (3)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化学术语的表达步骤:①变成变价元素的化合价、②画出线桥(注意箭头)、③标出转移电子的数目.然后练习用所学方法表达CH4+2O2CO2+2H2O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设置目的]通过挖掘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内涵建构氧化剂、还原剂的模型认知,让学生在认知层面再次发展,表达丰满了化学知识体系,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疑的思维能力,是形成学科素养必须亲历的过程.
  四、用科学实验证明收集证据来体验化学理论的源头
  情景4 有一类非金属单质Cl2、Br2、I2,被称为卤素单质,实验证明它们都具有氧化,但强弱是不相同的.化学原理认为“性强可以生成性弱”.
  导学4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来证明Cl2、Br2、I2氧化性的强弱.
  给出试剂: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等.
  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完成下列几项任务: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③单质的氧化性比较.
  [思考]在一个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由什么决定?
  电子白板展示 (用所学概念来表达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性质强弱都是:××剂(反应物)强于××产物(××指的是氧化或还原).
  [设置目的]通过实验解除学生学习过程的疲劳感,让课堂充满一种合作探究的活跃氛围,可以燃烧学生求知的激情,让智慧在合作中迸发,让能力在探究中成长.学生的操作设计可以不同,但结果是异曲同工了,这一分组实验环节可以达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层面的建构之效了.
  总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上好一节新课,如氧化还原反应课堂教学的主心骨.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发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课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它贯穿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过程,是学生的情感、態度、价值观在学科素养上整合的产物.笔者相信在课堂上只要做到从已有的知识情景建构新知的模型认知;用化学基本理论挖掘新知的本质内涵;在熟知的知识框架中丰满化学概念体系;用科学实验证明收集证据来体验化学理论的源头,那么,帮助学生建构化学核心素养一定是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参考文献:
  [1]倪霞.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视角下的教学实践——以“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7):21-23.
  [2]孙宇红.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实录及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4(12):66-67.
  [3]周玉娟.《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14):81.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是对学生的神经系统实施的良性刺激,加强学生对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提升对知识结构的建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学习中,作业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科学习的效果.从高中生物的作业设计原则,和真正实施的策略这两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联结;学科素养;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3-0103-02  自从
期刊
摘 要:数学解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更是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反馈.本文依托稚化思维理念,以与圆有关的动态问题为载体,例谈数学解题教学策略,揭开圆中动态问题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稚化思维;有效教学;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6-0023-02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
期刊
摘 要: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缺陷,老师只是把自身的认知灌输给同学们,使得原本轻松愉悅的环境变得枯燥无味,本来富有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变得因循守旧,无法实现迅速成长.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作为主体,也就是以全体同学作为本质.基于新课改,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应当使用开放式教学形式,支持同学们勇敢提问,从疑问到思考,从思考到解决,使得更多同学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他们的潜在能力.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以“圆周运动”这节内容为例,深入探究学习进阶中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为全面提升高中物理的单元教学效率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学习进阶;高中物理;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6-0065-02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简介:余冬冬(1980.12-),男,江苏省宜兴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教师经常以学生“太粗心”、“下次多注意”就轻易“放过”.其实,这种现象已经早就存在并被心理学称为“数学障碍”,这是产生数学学习不会不问现象的原因之一.产生数学障碍的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能力不协调、情绪困惑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解题“粗心”问题,进而消除不会不问现象.  關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教师应在知识教育中对学生展开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提升综合素质.高中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不仅面对着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而且在知识上、思维上、能力上都具有教学难度,学生对知识的不理解会导致赶不上教学进度,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全面审视教学内容,结合对青少年的教学标准,展开高效的数学教学计划.本人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让教育教学更具有信息时代性.随着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基于大数据思维,拓展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精准教学的一种引领方向.学校倡导并推行了极课大数据教学系统,通过极课大数据常态化的采集过程及数据的精细化分析过程,使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的学习过程变成可能,构建了适合不同班级的化学习题库平台,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介绍了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
期刊
摘 要:对目前的生物课堂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项目式学习引入生物课堂,对符合生物课堂的STEM教育模式进行了实践,尝试对传统课堂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结合STEM教育的项目式学习生物课堂模式.并从“渗透前沿科技,拓展视野”、“开辟校园专栏,积极展示”、“组织实践活动,学以致用”等角度肯定了新的理念加上可操作性的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STEM教育的项目式学习方式.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守恒思想已经得到了普遍运用,这通常对抽象的化学习题解答有着显著促进意义.基于此,主要对守恒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守恒法在化学试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守恒思想;解题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99-02  守恒法不仅是高中化学解题中的重要技巧与方法,而且还是高考解题中常用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多选题是种新的题型,本文剖析多道多选题,提供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法、逆推验证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等解题策略.  关键词:数学;多选题;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2-0053-03  收稿日期:2021-05-05  作者简介:蔡海涛(1975-),男,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