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路面破损,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公路路面破损的原因,提出防止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措施。
【关键词】路面破损;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工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路交通建设的高速、安全、舒适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代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减少汽车机件和轮胎破坏、降低油耗。由于施工水平及交通荷载,还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公路破损现现象经常发生,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路面破损原因
1.1路面结构设计
我国现行规范中可供设计人员选择的结构单一,而且级配范围较宽,如AC、AK结构都具有很强的优缺点:AC结构具有良好的密水性,但表面较细,抗滑指标难以保证,而且矿料组成中往往是粗骨料悬浮于细集料之中,在行车荷作用下,容易出现材料重分配,因此容易出现车辙现象;AK结构具有很好的骨架,抗车辙能力强,粗糙的表面满足了抗滑要求,但空隙率偏大,透水严重,这是造成近几年水损破坏普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
如某二级公路穿过土基过湿地段,但设计方面却按一般正常情况设计,全部利用挖方和就地借方填筑路基,采取逐层晾晒法施工,造成极大的窝工,影响了工期。施工单位只好申报监理工程师并经业主同意,远运借土填筑,仅此一顶就较原设计增加费用数百万元。沥青路面(特别是挖方路段)破坏较为严重,已多次修补。这说明正确区划路基干湿类型极为重要。
1.3气候因素
这是造成高速公路出现车辙和推移的原因。
1.4人为因素
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千斤顶引起的路面破坏。
1.5施工与养护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省高速公路建设部门非常注重沥青的选择,大部分选用优质进口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在调研中发现,有些省份的高速公路建设部门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在进行招标时将指标值定得过高,以至于有些沥青供应商为了迎合主管部门的需要,在沥青中加入某种成分以提高指标值,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寿命。除此之外,砂石料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造成了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下降。
施工配合比的控制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地方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但这种方法生产的混合料往往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出现较大偏差,出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不相符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我国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集料密度采用的是视密度,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国为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生产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出入很大。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中加大抽检力度,通过试验路段确定生产配合比,加强现场监理,实行跟踪行业,定点、定量取样,取得试验数据后,指导生产,切实把质量标准落实到施工过程中。
2.防止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措施
2.1加强路基施工控制
2.1.1路面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忽视此过程的检查验收,将可能会导致路面结构层的严重缺陷。因此必须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处理。在路基施工时,应对路基认真检查,如有沉陷、裂缝等病害必须进行彻底处理。否则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甚至产生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2.1.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无上述条件时,可以用河水进行养护产,并应严格控制行车。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3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也可用贫混凝土填平振实后,上面摊一层油毛毡再进行路面施工。
2.1.3严格控制基层平整,而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还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透层沥青或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认真抄平放线,确保基层标高和基准线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许范围时,高处必须铲平,低处可用下面层补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2.2加强路面施工控制
2.2.1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力摊铺两项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摊铺质量不好往往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摊铺过程中除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着重控制摊铺温度、供料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协调、防止大料滚动离析等环节。
2.2.2碾压过程应遵循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迭进的原则。决不能片面追求平整度,进行低温碾压,降低压实度标准;低温碾压易造成空隙率过大,压实度不足,使路面渗水,导致早期破坏;过度碾压易造成构造深度偏小,甚至出现泛油病害,影响行车安全。
2.2.3重视并协调公路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均匀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指标,特别处理好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平整度而牺牲压实度,而是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追求平整度,否则通车后的路面极易发生水破坏以及松散、车辙等早期病害。碾压过程要及时、迅速,并要保持碾压要求,绝对不允许压路机中途急停、转向,一面发生拥挤现象,从而影响平整度。压实措施好坏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防止水损坏和提高抗车辙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2.3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
保证现场实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特别是沥青材料、砂石料的实验数据,必须做到抽样合理,数据真实,保证沥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对高路堤、软基处理、填挖结合处、结构物两端填土等重点部位的施工重点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4不过分追求某些结构
例如透水面层,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沿线以及路面灰尘较多,更容易发生早期破坏。重视公路的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养护,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2.5大力打击超载运输
交通执法部门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在当前不能杜绝超载行驶的情况下,加强养护管理,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引进动态称重技术,改变现有收费方式,按实际吨位进行收费,将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超载车对公路的恶性行驶。
2.6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养护与管理路面养护措施不及时、不完善,会产生路面的早期破坏。道路建成后,养护是关键。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路面的养护管理。雨后要及时补洞,补洞要规范、整齐,严格按照《沥青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养护,把沥青路面的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经验表明,科学有效的养护不但保证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也是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节省养护资金的有效手段。
3.结语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道路交通是保证社会生产经营、商品流通、居民生活、社会生活最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只有有效地防止公路损坏,才能保证健全的质保体系,为国家节省费用,使沥青路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加快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J 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重庆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主编.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关键词】路面破损;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工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路交通建设的高速、安全、舒适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代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减少汽车机件和轮胎破坏、降低油耗。由于施工水平及交通荷载,还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公路破损现现象经常发生,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路面破损原因
1.1路面结构设计
我国现行规范中可供设计人员选择的结构单一,而且级配范围较宽,如AC、AK结构都具有很强的优缺点:AC结构具有良好的密水性,但表面较细,抗滑指标难以保证,而且矿料组成中往往是粗骨料悬浮于细集料之中,在行车荷作用下,容易出现材料重分配,因此容易出现车辙现象;AK结构具有很好的骨架,抗车辙能力强,粗糙的表面满足了抗滑要求,但空隙率偏大,透水严重,这是造成近几年水损破坏普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
如某二级公路穿过土基过湿地段,但设计方面却按一般正常情况设计,全部利用挖方和就地借方填筑路基,采取逐层晾晒法施工,造成极大的窝工,影响了工期。施工单位只好申报监理工程师并经业主同意,远运借土填筑,仅此一顶就较原设计增加费用数百万元。沥青路面(特别是挖方路段)破坏较为严重,已多次修补。这说明正确区划路基干湿类型极为重要。
1.3气候因素
这是造成高速公路出现车辙和推移的原因。
1.4人为因素
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交通事故及车辆漏油、千斤顶引起的路面破坏。
1.5施工与养护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省高速公路建设部门非常注重沥青的选择,大部分选用优质进口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在调研中发现,有些省份的高速公路建设部门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在进行招标时将指标值定得过高,以至于有些沥青供应商为了迎合主管部门的需要,在沥青中加入某种成分以提高指标值,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寿命。除此之外,砂石料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造成了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下降。
施工配合比的控制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地方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但这种方法生产的混合料往往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出现较大偏差,出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不相符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我国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集料密度采用的是视密度,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国为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生产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出入很大。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中加大抽检力度,通过试验路段确定生产配合比,加强现场监理,实行跟踪行业,定点、定量取样,取得试验数据后,指导生产,切实把质量标准落实到施工过程中。
2.防止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措施
2.1加强路基施工控制
2.1.1路面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忽视此过程的检查验收,将可能会导致路面结构层的严重缺陷。因此必须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处理。在路基施工时,应对路基认真检查,如有沉陷、裂缝等病害必须进行彻底处理。否则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甚至产生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2.1.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无上述条件时,可以用河水进行养护产,并应严格控制行车。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3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也可用贫混凝土填平振实后,上面摊一层油毛毡再进行路面施工。
2.1.3严格控制基层平整,而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还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透层沥青或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认真抄平放线,确保基层标高和基准线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许范围时,高处必须铲平,低处可用下面层补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2.2加强路面施工控制
2.2.1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力摊铺两项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摊铺质量不好往往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摊铺过程中除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着重控制摊铺温度、供料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协调、防止大料滚动离析等环节。
2.2.2碾压过程应遵循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迭进的原则。决不能片面追求平整度,进行低温碾压,降低压实度标准;低温碾压易造成空隙率过大,压实度不足,使路面渗水,导致早期破坏;过度碾压易造成构造深度偏小,甚至出现泛油病害,影响行车安全。
2.2.3重视并协调公路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均匀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指标,特别处理好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平整度而牺牲压实度,而是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追求平整度,否则通车后的路面极易发生水破坏以及松散、车辙等早期病害。碾压过程要及时、迅速,并要保持碾压要求,绝对不允许压路机中途急停、转向,一面发生拥挤现象,从而影响平整度。压实措施好坏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防止水损坏和提高抗车辙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2.3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
保证现场实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特别是沥青材料、砂石料的实验数据,必须做到抽样合理,数据真实,保证沥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对高路堤、软基处理、填挖结合处、结构物两端填土等重点部位的施工重点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4不过分追求某些结构
例如透水面层,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沿线以及路面灰尘较多,更容易发生早期破坏。重视公路的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养护,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2.5大力打击超载运输
交通执法部门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在当前不能杜绝超载行驶的情况下,加强养护管理,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引进动态称重技术,改变现有收费方式,按实际吨位进行收费,将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超载车对公路的恶性行驶。
2.6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养护与管理路面养护措施不及时、不完善,会产生路面的早期破坏。道路建成后,养护是关键。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路面的养护管理。雨后要及时补洞,补洞要规范、整齐,严格按照《沥青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养护,把沥青路面的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经验表明,科学有效的养护不但保证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也是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节省养护资金的有效手段。
3.结语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道路交通是保证社会生产经营、商品流通、居民生活、社会生活最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只有有效地防止公路损坏,才能保证健全的质保体系,为国家节省费用,使沥青路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加快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J 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重庆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主编.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