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可这样做的效果却也不见得好,学生往往只是注意了分数,而并不在乎老师的评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让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便是一种尝试。开始时,我心里直打鼓:学生喜欢这样做吗?他们会不会埋怨老师偷懒?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参与评改作文活动。
当初我问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真实的回答有些可笑但却让我陷入了沉思:“写作文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作文就是给老师改的”。我告诉学生,写作就是为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可作文不给别人看怎能交流思想?于是,我鼓励学生把作文拿给别人看。“别人”不只是老师,还包括父母、同学、朋友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所以,学生互改作文是当今语文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的具体做法是:四人一小组,共改四篇作文,四人交换着改,每人改三篇。每一次作文批改前我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第一次重在文章的细节描写方面的批改,第二次注重选材方面的评改……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眉批和总批。批改完毕交上来,我审阅之后再进行总结讲评。几次互改实践之后,学生们也发现互改作文事实上就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的过程,自己不仅在写作技巧上有了提高,而且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更真诚,更深入,更融洽了。
一、平等交流,提高写作兴趣
平时教师一个人改几十篇作文,现在是几个人改一篇,自己就是小老师,大家顿觉新鲜,兴趣很浓,于是改得很认真,很投入,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眉批、总批都写得很详细。学生读到的评语不是以往老师那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是同学之间平等的交流。例如:陈靖升同学性格孤僻,写了一篇格调低沉的作文《寂寞等待》,批改的学生评语是这样写的:
“文章很优美,也近乎凄美,作者用他那懒懒的语调悠悠地诉说着心中的两个‘等待’,一个指日可待,一个可望而不可即,语句将人带入一种空灵的境界。作者若能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人生,学会解放自己,相信会过得更轻松。”
“语言真实自然,毫无半点矫饰,读了让人回味无穷,下次想看到你阳光的一面。”
看了这样的评语,陈靖升很感动,逐渐改变厌世情绪,这个改变在后来的一篇文章《天堂路》中也得到了体现。学生在评语中写道:
“作者有着丰富的想像力,细致描述了作者登上天堂的过程中复杂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我为你的改变而高兴,因为你并未自暴自弃,而是重拾了希望。”
批改者如此认真,写作的人岂能敷衍了事?于是下次写作文时会更有动力,写作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把以前那种被动作文、痛苦作文变为主动作文、愉快作文,对作文消极应付的现状也得到了大大改观。
二、师生沟通,激发写作热情
作文批改者不仅要评价所改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使习作者和批改者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素质。受学生评语的感染,我也加入到交流评改的行列。我仔细检查了学生的评改,对评改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对评改有误的地方予以纠正,还把自己对这篇作文的看法真诚地写出来。这时,我不再觉得批改作文是一种负担,而是与学生的轻松交谈。
看了陈靖升的《天堂路》,我也给予他这样的鼓励:“好文章是会得到大家的好评的,同学们的批改准确中肯,望认真阅读。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学生,老师真诚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正确展现你的个性,正确对待你的人生,无论是写文章或是做人,老师期盼看到一个‘重生’的你。”
一名写作功底较好的学生凌子燕写了一篇散文《旧文重拾》,细腻表达了她翻阅自己的旧书稿时独特的感受,其佳作也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好一篇优美清新的散文。动人的细节片段,出自真实的生活记忆,酿造一种深远、韵味十足的感动,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我想如此秀美的文字一定出自一个热爱生活、美丽大方的女孩子之手,相比之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消极和颓废,我要用满分来表达我对这篇文章的喜爱和感动。”
我也写下自己的评语:“在字里行间老师读出的是你对写作的严谨和认真: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的真谛,拓展写作思维。望坚持写下去,老师相信你在写作上会有更大的突破。”后来,她写作的热情更大了,不断进步,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对学生写作中的不足,我不再像往常那样用寥寥数语就“判死刑”,而是努力追求评语的民主性和启发性。如不写“此文无新意”,而写“我觉得这篇作文的选材和立意尚欠新颖之感,请反复斟酌,是不是这样?”不写“文章主题不突出”,而写“此文只叙欠议,能否加些画龙点睛的议论,以点明题意,深化主旨?”批语采用商量的口气,丢掉居高临下的架势,学生觉得亲切,同时又可让学生去反复揣摩、体会。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揣摩作文的规律,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鼓励创新,促进写作能力
经过几次的交流批改,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且觉得与老师的距离在缩短,也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崇尚本性,所以写作文不喜欢写虚假的东西,昧着良心去写的作文即使是满分也不舒服,我们希望能‘以我手写我心’”,梁洁露同学的话让我醒悟:不要总强调学生写迎合高考的套路作文,否则写作主体原有的那份个性与灵气也被规范殆尽了。作文不单是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为此,作文教学应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以激发其解放自我,展示个性,直奔写作创新的自由王国。于是,我在评改中做到尊重学生的创见,鼓励标新立异,对于新颖的结构或独特的表达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例如陈磊同学的作文就很有个性,他爱写小说。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题为《第一滴泪》的文章,文中从“我”的角度描写了一个众人眼中的“坏学生”得到关爱的故事,呼吁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们评价道:“这篇作文不错,有一定的感染力”“故事情节和结局的安排都有独特之处,建议拿去投稿”。我也写上自己的评语:“老师也认为这是本学期以来你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构思独特,主题鲜明,心理剖析极为细腻、深刻。望保持创作个性,加强练笔,不断进步。”
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坚持用“作文就是做人”“写作文就是写人生”的价值观来指导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净化人生、优化人生和美化人生的过程。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然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批改者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他们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所以,互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就是真情的流露。评语中几句赞美、鼓励的话,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增强其写作的自信心;那些诚挚的希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许将会伴随学生一生,成为其做人的导航灯。
当初我问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真实的回答有些可笑但却让我陷入了沉思:“写作文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作文就是给老师改的”。我告诉学生,写作就是为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可作文不给别人看怎能交流思想?于是,我鼓励学生把作文拿给别人看。“别人”不只是老师,还包括父母、同学、朋友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所以,学生互改作文是当今语文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的具体做法是:四人一小组,共改四篇作文,四人交换着改,每人改三篇。每一次作文批改前我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第一次重在文章的细节描写方面的批改,第二次注重选材方面的评改……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眉批和总批。批改完毕交上来,我审阅之后再进行总结讲评。几次互改实践之后,学生们也发现互改作文事实上就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的过程,自己不仅在写作技巧上有了提高,而且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更真诚,更深入,更融洽了。
一、平等交流,提高写作兴趣
平时教师一个人改几十篇作文,现在是几个人改一篇,自己就是小老师,大家顿觉新鲜,兴趣很浓,于是改得很认真,很投入,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眉批、总批都写得很详细。学生读到的评语不是以往老师那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是同学之间平等的交流。例如:陈靖升同学性格孤僻,写了一篇格调低沉的作文《寂寞等待》,批改的学生评语是这样写的:
“文章很优美,也近乎凄美,作者用他那懒懒的语调悠悠地诉说着心中的两个‘等待’,一个指日可待,一个可望而不可即,语句将人带入一种空灵的境界。作者若能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人生,学会解放自己,相信会过得更轻松。”
“语言真实自然,毫无半点矫饰,读了让人回味无穷,下次想看到你阳光的一面。”
看了这样的评语,陈靖升很感动,逐渐改变厌世情绪,这个改变在后来的一篇文章《天堂路》中也得到了体现。学生在评语中写道:
“作者有着丰富的想像力,细致描述了作者登上天堂的过程中复杂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我为你的改变而高兴,因为你并未自暴自弃,而是重拾了希望。”
批改者如此认真,写作的人岂能敷衍了事?于是下次写作文时会更有动力,写作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把以前那种被动作文、痛苦作文变为主动作文、愉快作文,对作文消极应付的现状也得到了大大改观。
二、师生沟通,激发写作热情
作文批改者不仅要评价所改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使习作者和批改者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素质。受学生评语的感染,我也加入到交流评改的行列。我仔细检查了学生的评改,对评改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对评改有误的地方予以纠正,还把自己对这篇作文的看法真诚地写出来。这时,我不再觉得批改作文是一种负担,而是与学生的轻松交谈。
看了陈靖升的《天堂路》,我也给予他这样的鼓励:“好文章是会得到大家的好评的,同学们的批改准确中肯,望认真阅读。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学生,老师真诚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正确展现你的个性,正确对待你的人生,无论是写文章或是做人,老师期盼看到一个‘重生’的你。”
一名写作功底较好的学生凌子燕写了一篇散文《旧文重拾》,细腻表达了她翻阅自己的旧书稿时独特的感受,其佳作也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好一篇优美清新的散文。动人的细节片段,出自真实的生活记忆,酿造一种深远、韵味十足的感动,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我想如此秀美的文字一定出自一个热爱生活、美丽大方的女孩子之手,相比之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消极和颓废,我要用满分来表达我对这篇文章的喜爱和感动。”
我也写下自己的评语:“在字里行间老师读出的是你对写作的严谨和认真: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的真谛,拓展写作思维。望坚持写下去,老师相信你在写作上会有更大的突破。”后来,她写作的热情更大了,不断进步,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对学生写作中的不足,我不再像往常那样用寥寥数语就“判死刑”,而是努力追求评语的民主性和启发性。如不写“此文无新意”,而写“我觉得这篇作文的选材和立意尚欠新颖之感,请反复斟酌,是不是这样?”不写“文章主题不突出”,而写“此文只叙欠议,能否加些画龙点睛的议论,以点明题意,深化主旨?”批语采用商量的口气,丢掉居高临下的架势,学生觉得亲切,同时又可让学生去反复揣摩、体会。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揣摩作文的规律,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鼓励创新,促进写作能力
经过几次的交流批改,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且觉得与老师的距离在缩短,也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崇尚本性,所以写作文不喜欢写虚假的东西,昧着良心去写的作文即使是满分也不舒服,我们希望能‘以我手写我心’”,梁洁露同学的话让我醒悟:不要总强调学生写迎合高考的套路作文,否则写作主体原有的那份个性与灵气也被规范殆尽了。作文不单是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为此,作文教学应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以激发其解放自我,展示个性,直奔写作创新的自由王国。于是,我在评改中做到尊重学生的创见,鼓励标新立异,对于新颖的结构或独特的表达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例如陈磊同学的作文就很有个性,他爱写小说。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题为《第一滴泪》的文章,文中从“我”的角度描写了一个众人眼中的“坏学生”得到关爱的故事,呼吁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们评价道:“这篇作文不错,有一定的感染力”“故事情节和结局的安排都有独特之处,建议拿去投稿”。我也写上自己的评语:“老师也认为这是本学期以来你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构思独特,主题鲜明,心理剖析极为细腻、深刻。望保持创作个性,加强练笔,不断进步。”
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坚持用“作文就是做人”“写作文就是写人生”的价值观来指导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净化人生、优化人生和美化人生的过程。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然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批改者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他们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所以,互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就是真情的流露。评语中几句赞美、鼓励的话,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增强其写作的自信心;那些诚挚的希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许将会伴随学生一生,成为其做人的导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