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的术式特点,并探讨应用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于术前、术后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析,并于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15个月.结果 经B超检查后,所选患者前列腺质量46~215 g;手术操作时间30~180 min,平均(63.5±41.0) min.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3.1±1.2)分,术后3个月(7.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大尿流率(7.6±1.8) ml/s,术后3个月(19.4±3.4)m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症状缓解明显,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4例(94颗)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时间段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内封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封药治疗次数、窦道闭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根充率情况.结果 封药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痊愈43例,有效6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妊娠结局.方法 人选先兆流产并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绒毛膜下出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入选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先兆流产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保胎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时年龄、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29.7±4.1)岁、(27.9±10.3)d、(17.4 ±7.6)d,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与脉络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 (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 (31/40) (P< 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舒张压(DBP)
目的 探讨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97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病变16例,右半结肠病变8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病理分型、分期情况.结果 左右半结肠癌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5岁以上,右半结肠癌主要以腹痛为主,左半结肠癌以大便带血临床特征为主,大体分型以溃疡型为主,右半结肠多是中低分化腺癌,而左半结肠癌为高分化腺癌,临床分期比较均匀.结论 右半结肠癌较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特点.方法 对9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9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普通导管增生(UDH) 20例,导管上皮内瘤变(DIN) 1A 16例、18 15例、1C 14例,DIN2 17例、DIN 38例.随着DIN级别的增高,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异型性逐渐明显.结论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分类主要根据细胞核的间变程度,同时考虑病变大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1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口服缬沙坦80~160 mg/d,观察组71例口服缬沙坦80~160 mg/d,同时联合应用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血压改善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