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认知与实践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地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重要资源。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为两翼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的课程体系建构。面对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在教学环节要紧扣育人育才的“双育人”目标,立足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习得过程两大抓手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习得过程
  
  
  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举措、坚持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的提出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既是教育理念的呈现,也是囊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1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思想的传播渗透,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迫切需要高校发挥主体优势,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深度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育才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索“课程思政+”视角下“非遗”课程体系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传统文化育人的功能耦合,对于引领大学生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一维两阈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关键环节。以课程思政为指导理念,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教材建设及课程开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体现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及独特的创造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应坚持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和实践创新内容一体两翼有机融合,形成与高校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一)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的耦合
  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运动高潮,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价值得以彰显,社会成员之间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将民间个体的文化行为上升至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意识,为文化自觉的实现提供了技术路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奠定了基础。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战略举措,其本质是打通传统教育各学科之间各自为阵的局面,最终实现思政课的育人性与通识课(或专业课)的育才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入课堂,就是要充分释放其凝练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实现“以文化人”之目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高校要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将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有机融合。文化传承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高校对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开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意义显著,不仅有利于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对话,而且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找到文化传承创新和立德树人之间的契合点?首先,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挖掘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遗产资源,以克服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铸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从而外化为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其次,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发挥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文化传承优势,整合地方优秀文化遗产进入课程体系,让教学实践成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
  (二)铸魂育人与实践创新的进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创造能力和技艺水平,如中国四大名绣艺术作品之中所展现出的精湛手工艺技巧是工业化时代机器生产所不能取代的。传统是一条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形成的文化瑰宝,其在历代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吐故纳新,充分凝聚并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高校建设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延续民族精神,创新文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发现本国文化的价值,是塑造文化自觉观的有效手段。文化自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由自知到自信再到自觉的一种文化体认变迁过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因此,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着力落实“课程思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有效发挥其人才培育浸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体系架构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的设置受制于教育模式的规定,而教育模式恰是社会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反映。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架构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核心理念,在“大思政”的格局和视野下,实现立德树人与文化修养的协同育人效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体系架构的理论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和革新,旨在推动“非遗”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理论维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设要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体系架构要把握“非遗”传承规律,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架构。
  一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的宗旨和规律而提炼出的价值宗旨和行动指南。基于课程思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目标要在明确定位本课程基础之上把握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和贡献。高校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习一门“非遗”相关课程,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类别,形成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二是课程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传统口头文学、传统艺术、传统节庆礼仪、传统技艺游艺等六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针对学科界限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的选择可以设计不同模块,以“通识教育+内容项目”为标准对课程进行开发设计。除了上述法律法规和遗产分布的整体推介,又可分门别类地开发如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等其他相关“非遗”模块,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兴趣点。
  三是课程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内容杂,活态性是其与其他类别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除了沿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外,还要注重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向民间学习。除了“非遗”课堂知识体系的学习以外,还要指导学生开展田野工作,融合、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传递再造,促进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
  四是课程评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本着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这一目标,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导向的工作评价,这既体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也是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立德树人成效的客观性要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真正使学生领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体系架构的发展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是以传承发展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既不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课程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评价等手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形成的文化资源,是濃缩的“历史”在当下的活态展示,承载着我们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与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内涵的一致性。
  其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为地方培养德才兼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同向互补,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文教结合”路径能够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非遗”课程实践的关键受众是学生,“非遗”保护的主阵地亦由民间口头传承向学校教育传承转移,有效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生生不息,永续发展。因此,“非遗”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浮于表面,而应将“非遗”蕴含的丰富内容挖掘出来,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上深刻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教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要牢牢紧扣育人育才的“双育人”目标,立足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整合教师、传承人、社会团体和各级保护传承主体,确保课程教学实现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的效果。根据教学活动主体的不同,可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习得过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教学不仅在于发掘出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传递给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合思政元素和文化知识,教师要进一步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观和整体性。师资是确保“非遗”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实施的根本,确保师资长期稳定是目前各高校在“非遗”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困难。考虑目前人员编制的限制,学校应创新传统人才引进模式,以“内培”“外引”“合作”1的模式打造更具活力的人才梯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重要地位,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门公共课进行设置,与其内容的丰富性相比其课程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非遗”保护声势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在不断酝酿成长。天津大学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这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学正式纳入到科学的学科体系中的有益尝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集合体,以毛南族肥套还愿仪式为例,该仪式蕴含了经书文本、音乐、美术、剪纸、舞蹈、历史记忆等多项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时要努力打破学科疆域,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解读。在课程大纲规定的情况下,根据“非遗”项目教学模块的设计,整合教师、传承人、企业家等多方面的力量打造团队精品课程,能够弥补单主体知识缺陷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非遗”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应摒弃单一的传统面授教学模式,采取由“点—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传统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为起点,引领学生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意蕴,同时依托双创项目和科研项目平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深入“非遗”流传地域展开实地调查,以实践反哺教学,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融合。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习得过程
  学生的学习成效是检验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是它既有理论的学习要求,又需要在民俗生活中进行实践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离不开技能的学习过程,为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大学生要合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与线下的“双课堂”体系进行习得性训练。在校生通过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课程掌握非物质文化这一概念谱系,了解国内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体验本民族或本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创新学习手段,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课程之间的融合,从多学科角度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精髓。其次,通过参加田野调查、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个人创新能力。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项目习得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拜师学艺的方式培养“双重语言能力”“双重音乐能力”,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蕴。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由国家文旅部牵头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亦是大学生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重要平台。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2016—2020年期间共承办了18期“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培训项目涉及广西织锦技艺、广西陶瓷烧制技艺、广西编织技艺、广西刺绣技艺、广西染织技艺、广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等7项,这些培训为在校生提供了熟悉“非遗”项目本体内容,了解相关地方语言、民俗文化、艺术创编等内容的机会,促进学生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全球化和在地化视角下“非遗”的保护传承进行思考研究,进而提高个人文化认同、社会责任感和“非遗”传承创新的实效。
  四、结语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方法是学校现代课程改革的指针,为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对于化解“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现代危机,挖掘传统文化的多重育人价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截至2020年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最新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有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以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依托,构建育人育才相融合的非物质文化课程体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保护传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当下,“非遗”进课堂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但理论与实践分离、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意识不强,重专业教学、轻人文素养培育的意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高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非遗”教育受众面狭窄、育人效果不佳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为此,教育部门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开发和体系构建提供科学的指导。学校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对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大学生情感态度的价值培养进行重新认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实现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发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外部灌输到自我建构的三重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紧扣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以推动文化传承与实踐创新为目标,融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的课程建构要素,构建具有育人育才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框架。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开始实现深度融合。为满足工程人才能力的培养需求,通过分析工程人才能力结构,构建对接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人才“能力树”。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对接课堂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行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在工程教育教学和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并依据“能力树”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
摘要:智能制造是当今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大量人才的输出产地,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国内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从培养目标和企业社会的需求出发,分析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新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认为新型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实施方案相比传统的学科交
摘要:科研素质的提升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生培养已与大数据发生了深度融合,海量科学数据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和信息来源。如何在大数据浪潮下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稳步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和科研素质,驾驭第四范式的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和科研方法的改变,从教学模式、科研方法两方面具体研究大数据对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产生的冲击,同时分
摘要:在深入分析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在高校采用“MOOC+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趋势,明确了其作为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定位,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性。“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州大学理论力学课程中的成功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对该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所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科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革新的主要方向,而大学生科技竞赛则是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达成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科技竞赛指导工作与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塑造为成果导向、坚持质量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紧密结合,引入“胜任力”经典判据构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胜任力的SEM结构方程模型,继而通过交通科技大赛的实证调查与分析,对SEM模型的理论假说加以求证并揭示
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多高层建筑结构。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法治精神、担当精神、人文素养,以更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教学团队充分依托“名师、名课、名专业”三方面优势,提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双核心”课程建设理念,重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工作,初步形成“三阶段”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四要素
摘要: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产学研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2009年至今的土木工程教学工作,探索并形成  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专业及技术需求。只有校企携手构建一套集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于一体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才能有力推动学校产学研一体化
摘要: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建设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防灾减灾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学素材与授课方法,提升课堂活跃度,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典型工程灾害案例,通过专业化解读与课堂小组的讨论分析,建立了“浸润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课程教师主讲与国际知名专家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课程的双语互动教学实践,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知识的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之本,在改革方向、体系构建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凝练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工程学科专业课程内涵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工程背景、工程实例、工程历史、工程哲学、治学传统、学科历史等作为层级式课程思政载体,通过阐析各层级课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引导学生胸怀大局、立鸿鹄志、探寻规律,达到提升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阐述课程思政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指出学校和学科的深厚历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