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静脉穿刺在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血液净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未能及时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CKD5期患者只能依靠中心静脉置管开始透析,对患者预后存在不良影响。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双静脉穿刺作为初始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替代选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初始透析患者6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静脉穿刺组33例及长期管组33例。入组后安排内瘘手术,由开始测试至内瘘成熟期间对2组患者间的透析充分性、通路再循环阳性率及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2个月的随访比较。结果 2组患者入组
其他文献
在数据融合系统中,传感器自身系统误差造成其上报融合中心的目标位置状态出现系统性偏差,若得不到有效估计与补偿,融合系统难以实现预期的性能优势。然而,基于目标关联配对关系而构造的超定方程组是系统误差估计的出发点。复杂环境下,受随机噪声、系统误差、虚警、漏报等因素的干扰,数据关联模块的输出结果常常包含错误关联。针对非理想关联下多传感器系统误差的稳健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最小截平方的系统误差稳健估计方法,
针对目标区域不存在图像匹配基准点如对海面目标、草原目标等定位时,基于图像匹配的目标定位方法失效问题,该文提出基于R-D原理的双基前视SAR几何定位方法。首先,在相邻合成孔径中心时刻,利用收发平台与目标的几何关系进行数学建模;再结合地距SAR图像中的目标与场景中心点的关系,解算目标相对接收平台的位置信息;最终,根据双基地前视SAR系统的特点,建立空时频同步误差模型,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给出其对定位精度
本文详细分析了跨膜压变化的原因与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重点对透析机进行跨膜压监测的原理进行论证,尤其强调对医护人员进行跨膜压监测重要性的教育,使其掌握相关预防措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