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及探究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作为百科之母,语文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有序及长远的发展。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力;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分析
为什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语文需要创造力。人们常说“语文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答案、固定答案”,但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途径却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为此,在学习语文时候,也只有良好的创造力能高效的将两者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其次,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之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学习语文这一门课程,但语文与任何一门课程均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测,倘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具备创造力,则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时,也难以拥有创造力,而缺乏创造力的学习,不仅效率低下,且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所学知识的运用均没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换言之,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良好的创造力,才能将其辐射至其他课程中,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一)学习兴趣
古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即指代对某一事物或学科拥有浓厚学习兴趣,并能从所喜欢的事物中获得快乐体验。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产生求知、探索的动力,而在不断的琢磨过程中,越能收获快乐和成就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其首要关键就是激发并持续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不难想象,学生如果不喜欢语文,甚至对语文课程怀有抵触的心理情绪,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的前提,必然是在某种甜蜜力量的牵引之下,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浑然不知疲倦。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小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程。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而大量的语文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事实上,小学语文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反复训练,加大练习量原是正常不过。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切入。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喜动厌静,极为活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以“压制”为主,而应利用学生的天性,营造活泼、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小学生天性好玩,对游戏乐此不疲。为此,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开展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动态。释放魅力吸引学生,关爱学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状态。
(二)阅读拓展
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阅读是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言而喻,学生阅读越多,积累就越多,在后续的语文学习时越能做到游刃有余,驾轻就熟。阅读使人受益匪浅,而就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而言,拓展阅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其一,词汇基础。通过阅读,学生从中潜移默化的积累了大量词汇,在写作、交流、表达过程中即可较为轻松的驾驭文字,从而达到文从字顺的良好状态。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小学生不喜欢,究其根源,是学生想写而“未能写”。阅读量少,不能有效掌握文字,写作过程磕磕碰碰,词不达意,断断续续。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学生难以通过写作提升自我,也无法从过程中产生快乐因素。其二,增广见闻。拓展阅读,学生从中丰富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与课堂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相互印证、融合、补充,这对学生的大有裨益。个体主观情感的抒发,是内心活动的反应,而这无疑需要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否则极易在过程中“无话可说”。拓展阅读,可组织开展阅读主题班会,如“我爱读书”、“阅读好书”等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或一周开展一次阅读主题班会。在阅读主题班会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读书心得,相互推荐好书,加强阅读交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贯穿到语文学习的每个角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充实自我,厚积而薄发,不断提升自我的创造力。
(三)学会观察
当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候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主题模糊和脱离主题等问题。观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至关重要。深刻、细致的观察,是触发学习动机,获得真实感悟,引导思维发散,从而发现学习价值的重要手段。可是,当前的小学生群体,观察能力整体不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关系,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其一,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重视与高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不经意间提出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格外关注,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横向、纵向拓展。以学生产出的生成性资源,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间接给予学生鼓励,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多观察和多发现。其二,巧妙向学生布置观察任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观察任务,如校园的变化、社区的变迁等等。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其三,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观察技巧。世事洞明皆学问。语文学习切记不可一味的寻章摘句,不能总是死读书。语文学习需要提升灵活性,因而教师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观察的技巧。比如说,对于学生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应从哪些角度选择和发现观察的角度,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不常见的事物,容易忘记的事物,应从哪些方面找寻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新颖之处?等等。
三、结語
语文来源于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接触、尝试及研究,正是在人们孜孜不倦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知,才能针对性、指向性的进行思考,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漫长且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多元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给予学生立体化、系统化的学习体验。以阅读为主导,驱动学生从文本书籍中积累知识,充实自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合而为一。此外,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事物与学生们的学习相互贯穿起来。拓展课堂,让教学与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们学有所得而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文超. 读写算.2019(2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策略探析[J].孔维清. 读写算.2018(20)
[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J].贾海红. 祖国.2018(07)
(作者单位: 浦北县龙门镇平黄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力;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分析
为什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语文需要创造力。人们常说“语文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答案、固定答案”,但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途径却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为此,在学习语文时候,也只有良好的创造力能高效的将两者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其次,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之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学习语文这一门课程,但语文与任何一门课程均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测,倘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具备创造力,则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时,也难以拥有创造力,而缺乏创造力的学习,不仅效率低下,且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所学知识的运用均没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换言之,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良好的创造力,才能将其辐射至其他课程中,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一)学习兴趣
古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即指代对某一事物或学科拥有浓厚学习兴趣,并能从所喜欢的事物中获得快乐体验。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产生求知、探索的动力,而在不断的琢磨过程中,越能收获快乐和成就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其首要关键就是激发并持续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不难想象,学生如果不喜欢语文,甚至对语文课程怀有抵触的心理情绪,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的前提,必然是在某种甜蜜力量的牵引之下,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浑然不知疲倦。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小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程。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而大量的语文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事实上,小学语文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反复训练,加大练习量原是正常不过。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切入。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喜动厌静,极为活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以“压制”为主,而应利用学生的天性,营造活泼、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小学生天性好玩,对游戏乐此不疲。为此,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开展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动态。释放魅力吸引学生,关爱学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状态。
(二)阅读拓展
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阅读是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言而喻,学生阅读越多,积累就越多,在后续的语文学习时越能做到游刃有余,驾轻就熟。阅读使人受益匪浅,而就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而言,拓展阅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其一,词汇基础。通过阅读,学生从中潜移默化的积累了大量词汇,在写作、交流、表达过程中即可较为轻松的驾驭文字,从而达到文从字顺的良好状态。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小学生不喜欢,究其根源,是学生想写而“未能写”。阅读量少,不能有效掌握文字,写作过程磕磕碰碰,词不达意,断断续续。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学生难以通过写作提升自我,也无法从过程中产生快乐因素。其二,增广见闻。拓展阅读,学生从中丰富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与课堂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相互印证、融合、补充,这对学生的大有裨益。个体主观情感的抒发,是内心活动的反应,而这无疑需要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否则极易在过程中“无话可说”。拓展阅读,可组织开展阅读主题班会,如“我爱读书”、“阅读好书”等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或一周开展一次阅读主题班会。在阅读主题班会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读书心得,相互推荐好书,加强阅读交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贯穿到语文学习的每个角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充实自我,厚积而薄发,不断提升自我的创造力。
(三)学会观察
当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候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主题模糊和脱离主题等问题。观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至关重要。深刻、细致的观察,是触发学习动机,获得真实感悟,引导思维发散,从而发现学习价值的重要手段。可是,当前的小学生群体,观察能力整体不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关系,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其一,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重视与高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不经意间提出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格外关注,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横向、纵向拓展。以学生产出的生成性资源,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间接给予学生鼓励,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多观察和多发现。其二,巧妙向学生布置观察任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观察任务,如校园的变化、社区的变迁等等。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其三,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观察技巧。世事洞明皆学问。语文学习切记不可一味的寻章摘句,不能总是死读书。语文学习需要提升灵活性,因而教师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观察的技巧。比如说,对于学生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应从哪些角度选择和发现观察的角度,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不常见的事物,容易忘记的事物,应从哪些方面找寻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新颖之处?等等。
三、结語
语文来源于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接触、尝试及研究,正是在人们孜孜不倦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知,才能针对性、指向性的进行思考,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漫长且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多元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给予学生立体化、系统化的学习体验。以阅读为主导,驱动学生从文本书籍中积累知识,充实自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合而为一。此外,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事物与学生们的学习相互贯穿起来。拓展课堂,让教学与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们学有所得而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文超. 读写算.2019(2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策略探析[J].孔维清. 读写算.2018(20)
[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J].贾海红. 祖国.2018(07)
(作者单位: 浦北县龙门镇平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