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和铁路成为了现今发展的焦点,因为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连接两地,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从多个方面对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铁路桥涵;施工;常见缺陷
一、前言
铁路桥涵工程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交通建设事业中的重点部分。所以说,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队必须要按照工程的相关规定以及标准进行施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施工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铁路桥涵建设的步骤
在一座铁路桥涵的建设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一下几个步骤:一是前期的细致规划,二是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三是勘测地形等环境因素,四是施工。
施工是最后要体现出来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的最终目的,建造出来一个既可以满足运营目的又可以体现出其空间艺术感的工程实体,所以说施工中所运用的技术在整个的建设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对于一些桥涵的建设来说,虽然在前期的规划、和可行性评估等方面已经可以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能否更好的在施工过程中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完善桥涵施工技术同样也可以为桥涵的设计带来更多灵活多变的形式提供了条件,也为在桥涵建设上应用新的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设计和施工是相互依存的,设计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完善,施工同样可以保证设计的完美实施,两者相互促进,才可以推动桥涵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施工技术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它包含如下几个过程:
1.施工设计计算;
2.施工的方法;
3.手段和工艺。
在整个桥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是施工所需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手段的先决条件,它甚至可以决定工程的进展。对于一个结构相对复杂的桥涵设计,必须配合良好的施工技术,才能制定出良好的设计方案和可行的施工方法,起到知道施工的作用。
三、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分析
1.线下铁路桥涵的软弱地基问题
在既有线下对铁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弱地基问题,这对于铁路桥涵的建设极为不利,而且在处理难度方面显得十分之大。当前时期下,既有线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的都是框架顶板上预埋反力梁的模式,那么这就使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静压力。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软土的厚度一般较厚,那么这就会使其受到桩的长度及桩与桩之间的间距的影响,进而导致接桩次数变得频繁,从而增加了成本,不能很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尤其是对于低净空的铁路桥涵,更是如此,其投入的成本会更高。因此,在既有线下铁路桥涵的软弱地基方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压入小方桩的方式与既有线下铁路桥涵结构的地基加固处理不能够很好地吻合。
2.基坑排水以及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在铁路桥涵建设的路段,基坑排水存在一定的问题,地基的承载力存在不均匀受力的现象,沉降的缝隙不顺直或者有脱落,桥涵的台身不直顺;由于盖板的底部不平整,容易出现横行或者纵向裂缝的情况,台背存在跳车的现象等。
3.关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
在铁路桥涵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最为普遍,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表比较美观,有比较稳定的受力结构。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关键是要把握好混凝土工艺的控制,如:对混凝土的设计和拌合等各项指标的控制;对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对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艺环节。任何一项工艺环节,都是混凝土工艺控制的重点,任何环节都疏忽不得。
四、解决桥涵施工缺陷的主要措施
1.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要想提高桥涵地基的承载能力,必须要使地基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较弱的压缩性。不过,这两个条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往往很难达到,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地基性质,几乎都不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想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就必须要针对桥涵的地基进行处理。对地基的处理工作主要包含对地基的改良或者加固,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涵地基的稳定性,最大限度上减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施工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换土垫层、振冲、挤密、砂桩、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
2.基坑排水
(一)在直接排水有困难时候,可采用井点法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对饱和粉细砂土质基抗,用汇水并抽水开挖,极易造成粉细砂流淌,除用板校支护坑壁外汇水并亦需安设套箱或打短板校防护。因此严重的流砂基坑宜采用井點法降低地下水位。也可采用在基坑四周设置无秒混凝土圆管(直径0.75m左右),从圆管中抽水降低基坑水位。
桥涵敞坑开挖深度多在7m~8m以内。表列降低水位深度应自水泵轴心高度起算,故采用一级或二级轻型并点降低地下水位,降水深度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如降水深度超过9m时,则可采用管井并点或喷射并点等排水方法。
另外,在普通地质的井点管可采用冲孔埋没,冲孔水压可为0.3MPa~0.4MPa(3kgf/cm2~4kgf/cm)冲孔间距为80cm~160cm井点管埋没后,应进行试验。将水注入管内,水能很快下降,或在向管四周溜粗砂时,管内水面向上升,均可认为该管埋设合格,否则应拨出重新造孔沉管。
(二)集水总管的安设高度,应尽量降低,可布置在地下水位1m以上,必要时可挖去水位以上的部分干土,以增加其吸程。在采用二级井点时,需待一级井点降低水位开挖4m~5m后,再在基境内安装第二级井点。
3.工程施工中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
提高桥涵的施工质量,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可以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了三种形式,分别为:在架设便梁的前提下,挖除厚度为2.5米的土,为钻孔注浆打好基础;如果个别线路的条件不允许的话,则需要采用偏斜的方向来对其进行注浆,等到浆液达到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顶进施工;第三种施工形式采用的是在进行预制箱身的时候,将底板上面预留出注浆的孔位,当箱身被顶进到标准位置时,才可以对其进行注浆。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才会确保整个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它在日后的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4.加强地基承载力
良好的地基都具备两个条件,即较高的强度与较低的压缩性,但往往现实施工中,工程地基的性质都不太尽人意,这时就需要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所谓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
(一)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m~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二)砂石桩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砂或砂卵(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进行铁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好施工重点问题,保障铁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浩杰.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6期第87页
[2]胡晓华.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10期第22页
[3]苏炜.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山西建筑—2012年1期第4页
[4]李华.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科技资讯—2013年13期第29页
【关键词】 铁路桥涵;施工;常见缺陷
一、前言
铁路桥涵工程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交通建设事业中的重点部分。所以说,在进行铁路桥涵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队必须要按照工程的相关规定以及标准进行施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施工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铁路桥涵建设的步骤
在一座铁路桥涵的建设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一下几个步骤:一是前期的细致规划,二是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三是勘测地形等环境因素,四是施工。
施工是最后要体现出来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的最终目的,建造出来一个既可以满足运营目的又可以体现出其空间艺术感的工程实体,所以说施工中所运用的技术在整个的建设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对于一些桥涵的建设来说,虽然在前期的规划、和可行性评估等方面已经可以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能否更好的在施工过程中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完善桥涵施工技术同样也可以为桥涵的设计带来更多灵活多变的形式提供了条件,也为在桥涵建设上应用新的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设计和施工是相互依存的,设计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完善,施工同样可以保证设计的完美实施,两者相互促进,才可以推动桥涵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施工技术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它包含如下几个过程:
1.施工设计计算;
2.施工的方法;
3.手段和工艺。
在整个桥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是施工所需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手段的先决条件,它甚至可以决定工程的进展。对于一个结构相对复杂的桥涵设计,必须配合良好的施工技术,才能制定出良好的设计方案和可行的施工方法,起到知道施工的作用。
三、铁路桥涵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分析
1.线下铁路桥涵的软弱地基问题
在既有线下对铁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弱地基问题,这对于铁路桥涵的建设极为不利,而且在处理难度方面显得十分之大。当前时期下,既有线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的都是框架顶板上预埋反力梁的模式,那么这就使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静压力。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软土的厚度一般较厚,那么这就会使其受到桩的长度及桩与桩之间的间距的影响,进而导致接桩次数变得频繁,从而增加了成本,不能很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尤其是对于低净空的铁路桥涵,更是如此,其投入的成本会更高。因此,在既有线下铁路桥涵的软弱地基方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压入小方桩的方式与既有线下铁路桥涵结构的地基加固处理不能够很好地吻合。
2.基坑排水以及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在铁路桥涵建设的路段,基坑排水存在一定的问题,地基的承载力存在不均匀受力的现象,沉降的缝隙不顺直或者有脱落,桥涵的台身不直顺;由于盖板的底部不平整,容易出现横行或者纵向裂缝的情况,台背存在跳车的现象等。
3.关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
在铁路桥涵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最为普遍,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表比较美观,有比较稳定的受力结构。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关键是要把握好混凝土工艺的控制,如:对混凝土的设计和拌合等各项指标的控制;对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对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艺环节。任何一项工艺环节,都是混凝土工艺控制的重点,任何环节都疏忽不得。
四、解决桥涵施工缺陷的主要措施
1.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要想提高桥涵地基的承载能力,必须要使地基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较弱的压缩性。不过,这两个条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往往很难达到,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地基性质,几乎都不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想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就必须要针对桥涵的地基进行处理。对地基的处理工作主要包含对地基的改良或者加固,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涵地基的稳定性,最大限度上减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施工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换土垫层、振冲、挤密、砂桩、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
2.基坑排水
(一)在直接排水有困难时候,可采用井点法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对饱和粉细砂土质基抗,用汇水并抽水开挖,极易造成粉细砂流淌,除用板校支护坑壁外汇水并亦需安设套箱或打短板校防护。因此严重的流砂基坑宜采用井點法降低地下水位。也可采用在基坑四周设置无秒混凝土圆管(直径0.75m左右),从圆管中抽水降低基坑水位。
桥涵敞坑开挖深度多在7m~8m以内。表列降低水位深度应自水泵轴心高度起算,故采用一级或二级轻型并点降低地下水位,降水深度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如降水深度超过9m时,则可采用管井并点或喷射并点等排水方法。
另外,在普通地质的井点管可采用冲孔埋没,冲孔水压可为0.3MPa~0.4MPa(3kgf/cm2~4kgf/cm)冲孔间距为80cm~160cm井点管埋没后,应进行试验。将水注入管内,水能很快下降,或在向管四周溜粗砂时,管内水面向上升,均可认为该管埋设合格,否则应拨出重新造孔沉管。
(二)集水总管的安设高度,应尽量降低,可布置在地下水位1m以上,必要时可挖去水位以上的部分干土,以增加其吸程。在采用二级井点时,需待一级井点降低水位开挖4m~5m后,再在基境内安装第二级井点。
3.工程施工中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
提高桥涵的施工质量,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可以采用注浆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了三种形式,分别为:在架设便梁的前提下,挖除厚度为2.5米的土,为钻孔注浆打好基础;如果个别线路的条件不允许的话,则需要采用偏斜的方向来对其进行注浆,等到浆液达到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顶进施工;第三种施工形式采用的是在进行预制箱身的时候,将底板上面预留出注浆的孔位,当箱身被顶进到标准位置时,才可以对其进行注浆。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才会确保整个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它在日后的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4.加强地基承载力
良好的地基都具备两个条件,即较高的强度与较低的压缩性,但往往现实施工中,工程地基的性质都不太尽人意,这时就需要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所谓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
(一)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m~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二)砂石桩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砂或砂卵(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进行铁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好施工重点问题,保障铁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浩杰.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6期第87页
[2]胡晓华.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10期第22页
[3]苏炜.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山西建筑—2012年1期第4页
[4]李华.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科技资讯—2013年13期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