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等功效,本文检索最近10年有关白术的文献报道,系统分析白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白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黏膜溃疡和伤口愈合、抗癌、保护神经、抗炎、抑菌、改善糖代谢等多重药理作用,对免疫力低下、慢性胃炎、腹泻、癌症、焦虑、脑缺血、抑郁、细菌感染、炎症、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为临床用药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妇女绝经后的常见疾病之一,以全身骨痛及易发生骨折为临床特点,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远期寿命。目前以雌激素下降为主的内分泌改变常被认为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本文围绕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基础特点,从骨代谢、肠道菌群和氧化应激等方面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并探讨作中医药在干预本病中的具体机制,总结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如意金黄散源自明代陈实功编著的《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的经典名方之一,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打损伤等外科一切顽恶肿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本文从“方”和“剂”两个方法,系统叙述如意金黄散古代和现代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及现代相关文献,对其有详细记载的九本古医籍中处方组成做对比研究,明确处方的历史脉络,并对现代药理研究做一综述,为如意金黄散这一传统方剂的现代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十年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处方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所有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对针灸处方进行穴位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49篇文献,159个针灸处方。穴位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中脘。经脉使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胃经、任脉、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核心穴位组合为